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以易别:文明书写的子学范式
1
作者 李建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227,228,共9页
“兼以易别”出自《墨子·兼爱》,“兼”“别”“易”三个关键词皆关乎文明书写的兼性智慧。兼者通也、和也、道也;别者体也、分也、方也;易者不易、易简、变易也。如果说“兼”先“别”后是道术裂变为方术的子学生成和流变,那么由... “兼以易别”出自《墨子·兼爱》,“兼”“别”“易”三个关键词皆关乎文明书写的兼性智慧。兼者通也、和也、道也;别者体也、分也、方也;易者不易、易简、变易也。如果说“兼”先“别”后是道术裂变为方术的子学生成和流变,那么由“别”返“兼”则是文明书写之子学范式的本体追求和价值重构,而“兼以易别”则在“易”之三重义的不同层面完成文明书写之子学范式的整体性构建:兼“不易”别,形塑文明书写之子学范式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宁作我”主体;兼“易简(一统)”别,是经学之道对子学之方的矩式和沾溉;兼“变易”别,则是文明书写之子学范式在自身通变中的参古定法、望今制奇乃至生生不息。先秦诸子有“天地一指”之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系谱之中,“兼”为经学之指,“别”为子学之指,“易”为史学之指,“兼以易别”则为文明书写的子学范式之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以易别 文明书写 子学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照片》的读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炜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2-83,共2页
《老照片》的读解吴炜华在《老照片》第一辑的书末感言中,编者以“怀旧”这一极具情感理由的词语来宣告“老照片”对现实的具有的哲学意涵,“照相术”使一段段历史定格,成为永恒而真实的瞬间……现在是用词语来阐释一幅幅老照片的时... 《老照片》的读解吴炜华在《老照片》第一辑的书末感言中,编者以“怀旧”这一极具情感理由的词语来宣告“老照片”对现实的具有的哲学意涵,“照相术”使一段段历史定格,成为永恒而真实的瞬间……现在是用词语来阐释一幅幅老照片的时候了。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照片》 纪实摄影 影像符号 文字 书写文明 摄影术 罗兰·巴特 语言表达能力 传媒工作者 像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以载道”到“影以载道”——“中国精神”的内涵与影视文学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兆寿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共11页
近年来,不仅中国文学界一直在谈“中国精神”“中国故事”,艺术界其他领域也在聚焦这些关键词。“中国精神”成为今天中国文化艺术追求的时代精神,不仅面向自我,同时也面向世界,或者说,更多地是以面向世界的姿态来面向自我。但正如评论... 近年来,不仅中国文学界一直在谈“中国精神”“中国故事”,艺术界其他领域也在聚焦这些关键词。“中国精神”成为今天中国文化艺术追求的时代精神,不仅面向自我,同时也面向世界,或者说,更多地是以面向世界的姿态来面向自我。但正如评论家陈晓明所言:“今天的文学艺术可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就是视听艺术已经开始占据当代文化的主流……如果考虑到‘书写’这种记录世界的文字形式对于人类一个时期的文明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以至于我们可以称之为‘书写文明’,那么,我们也可以尝试把即将到来的以视听形式记录、保存和构造文明的形式,称之为‘视听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界 影视文学 中国文化艺术 文以载道 陈晓明 视听艺术 时代精神 书写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