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探究错项设计方法 突破文意理解误区
1
作者
姜有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高考
文言文
阅读试题
试题设计
文意理解
错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手持十幅大彩旗”
2
作者
黄仲舒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3,共2页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该文选自南宋周密的笔记小说《武林旧事·卷三》,反映了南宋时每年八月十八日前后,钱塘潮到来时,杭州人弄潮观潮的旧俗,文意较为浅显,不难理解。但是文中“手持十幅大彩旗...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该文选自南宋周密的笔记小说《武林旧事·卷三》,反映了南宋时每年八月十八日前后,钱塘潮到来时,杭州人弄潮观潮的旧俗,文意较为浅显,不难理解。但是文中“手持十幅大彩旗”一句,教材既没有给出必要的注释,也没有相关的译文,编者似乎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可恰恰因为编者的疏漏,导致读者在阅读该句时。会出现文意理解上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意理解
《语文》
《观潮》
笔记小说
文言文
八年级
人教版
钱塘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究错项设计方法 突破文意理解误区
1
作者
姜有荣
机构
江苏阜宁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高考
文言文
阅读试题
试题设计
文意理解
错项设计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手持十幅大彩旗”
2
作者
黄仲舒
机构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3,共2页
文摘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该文选自南宋周密的笔记小说《武林旧事·卷三》,反映了南宋时每年八月十八日前后,钱塘潮到来时,杭州人弄潮观潮的旧俗,文意较为浅显,不难理解。但是文中“手持十幅大彩旗”一句,教材既没有给出必要的注释,也没有相关的译文,编者似乎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可恰恰因为编者的疏漏,导致读者在阅读该句时。会出现文意理解上的混乱。
关键词
文意理解
《语文》
《观潮》
笔记小说
文言文
八年级
人教版
钱塘潮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探究错项设计方法 突破文意理解误区
姜有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也谈“手持十幅大彩旗”
黄仲舒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