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影像下传统文学题材纪录片叙事艺术探析
1
作者 王紫研 李晓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45-49,共5页
虚拟制作技术的引入开拓了影像技术语言范畴,从服务于影视效果扩展到增进纪录片的真实感。在纪录片拍摄与制作中,虚拟影像主要指为区别于实景拍摄,采用CG、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虚拟数字特效来模拟、还原或增强现实的媒体系统。它的出... 虚拟制作技术的引入开拓了影像技术语言范畴,从服务于影视效果扩展到增进纪录片的真实感。在纪录片拍摄与制作中,虚拟影像主要指为区别于实景拍摄,采用CG、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虚拟数字特效来模拟、还原或增强现实的媒体系统。它的出现优化了纪录片的观感,增强了趣味性和传播效果,为纪录片“破圈”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作为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一个分支,传统文学纪录片伴随着“传统文化热”,以独有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传统文学题材纪录片是人文纪录片中的一种,围绕传统文学作品与作家展开叙事,以人物故事为载体来引出作品、关注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纪录片 虚拟影像 文学题材 增强现实 三维动画 二维动画 人物故事 语言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工业文学题材创作研究
2
作者 张祖立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60-65,共6页
辽宁当代工业文学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的重要"想象",辽宁作家在多年创作流变中与全国的创作互为表征,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尊重辽宁作家的较强现实主义精神和"工业"... 辽宁当代工业文学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的重要"想象",辽宁作家在多年创作流变中与全国的创作互为表征,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尊重辽宁作家的较强现实主义精神和"工业"情结的同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应倡导作家避免工业环境对人性的遮蔽,扩大工业文学叙述里的场景、空间,深刻领悟"工业题材"概念的意识形态化特点以及这种文学在对当代中国"想象"的特殊作用,增强创作工业文学的史诗意识与叙事艺术的变革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工业题材文学 想象 空间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人民性话语
3
作者 温德朝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8期81-90,I0003,共11页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遵循。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人民性话语实践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在创作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表现对象上,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遵循。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人民性话语实践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在创作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表现对象上,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故事;在价值指向上,聚力塑造时代新人、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形式上,广泛运用重生、穿越、“金手指”、硬核叙事等爽文技巧,推动主旋律文学的青春化、时尚化、趣味化表达。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人民性话语实践要自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找准主旋律与艺术性、思想深度与网文“爽感”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向新时代文学高峰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 人民性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凤奇缘》题材的文学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功清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8期111-112,共2页
《双凤奇缘》又名《昭君传》,全书共八十回,但容纳了讲史、才子佳人、宫廷斗争、战争、传奇、志怪等多种文学题材。历代研究者对于这部小说多有忽略,只在论述昭君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发展演变时才有所提及,其书的文学性有待研究者进一步... 《双凤奇缘》又名《昭君传》,全书共八十回,但容纳了讲史、才子佳人、宫廷斗争、战争、传奇、志怪等多种文学题材。历代研究者对于这部小说多有忽略,只在论述昭君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发展演变时才有所提及,其书的文学性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题材 文学 昭君故事 才子佳人 文学作品 研究者 讲史 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创作概述及其价值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朝全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7-31,共5页
近年来,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备受瞩目,其原因在于此类作品运用了新内容、新视角,作出了新思考与新发现,具有实录、史志、史传及史鉴等独特价值,指向现实和当下社会生活,对今日之人们富于启示意义。
关键词 历史题材报告文学 价值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的文学遗产及其俄文翻译
6
作者 高玉海(译)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1期46-63,共18页
今天,蒲松龄(1640-1715)的名字不仅为古代小说爱好者所熟知,而且可能绝对是中国所有人最熟知的--广泛流行的改编的小说、改编自他的小说的戏剧、电影和电视剧,有的尽管与原著相距甚远,但仍然在解说和广告上提到蒲松龄。大众文化和数字... 今天,蒲松龄(1640-1715)的名字不仅为古代小说爱好者所熟知,而且可能绝对是中国所有人最熟知的--广泛流行的改编的小说、改编自他的小说的戏剧、电影和电视剧,有的尽管与原著相距甚远,但仍然在解说和广告上提到蒲松龄。大众文化和数字产业的多样性使得这个名字早已家喻户晓。同样,我们也很难跳出把蒲松龄与描述狐鬼文学题材之间联系起来的刻板印象。寻求更详细地了解作家的作品只是文学研究者中的一小部分,而对其作品深层意义的探究则在专家学者中更是凤毛麟角。最普遍的说法是,蒲松龄是利用过去时代的作品,特别是唐代的中篇小说(传奇)的传统,将古典题材与现代性联系起来,并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讽刺手法融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者 文学题材 狐鬼 蒲松龄 文学遗产 讽刺手法 古代小说 深层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究竟何为?
7
作者 牛学智 《北方论丛》 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及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质的变化当然比较直观,通过眼睛和数据分析即可大致了解。关键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题材文学的叙事,是个不错的分析观察切入口。从意识形态化表现到诗意...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及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质的变化当然比较直观,通过眼睛和数据分析即可大致了解。关键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题材文学的叙事,是个不错的分析观察切入口。从意识形态化表现到诗意象征化表达,再到新的意识形态呈现,是这40多年来我国农村题材文学所走过的粗略发展轨迹,特别是新的意识形态化呈现阶段的今天,农村题材文学叙事,又似乎普遍性地走向了与现实错位或者脱节的误区。无论故事题材、故事讲法和价值模式,均显得依附政策有余而独立判断不足,都急需文化现代性的转型升级,方可回答时代迫切追问的精神和价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题材文学 文化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工业题材文学对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之书写
8
作者 刘中顼 《城市学刊》 2019年第2期70-75,共6页
中国20世纪50-60年代产生的红色工业题材文学,不仅充分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初期的艰难历程和火热场景;也反映了当时白手起家,勤俭创业,无私奉献等时代精神。其中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精神,更是这类作品突出彰显的时代主题。这些精神... 中国20世纪50-60年代产生的红色工业题材文学,不仅充分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初期的艰难历程和火热场景;也反映了当时白手起家,勤俭创业,无私奉献等时代精神。其中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精神,更是这类作品突出彰显的时代主题。这些精神财富不仅对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历史启示,对我国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工业题材文学 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大省的工业题材文学为何贫弱?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黎 林建法 +2 位作者 傅汝新 女真 李铁 《艺术广角》 2009年第3期22-27,共6页
李黎:辽宁作为工业大省是不争之事实,但辽宁的工业题材文学为何贫弱呢?这个问题长久以来困惑着我,不知道是否也困惑着各位作家、评论家。诚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业题材长篇小说都出在辽宁,但作家除了李... 李黎:辽宁作为工业大省是不争之事实,但辽宁的工业题材文学为何贫弱呢?这个问题长久以来困惑着我,不知道是否也困惑着各位作家、评论家。诚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业题材长篇小说都出在辽宁,但作家除了李云德是本土的,其他都是外来的。新时期以来,本应代表辽宁特色的工业题材文学在全国文坛的声音非但不响亮,甚至有些微弱,作为辽宁的文学工作者,忧虑和企盼似乎理所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题材文学 文学工作者 六十年代 长篇小说 辽宁 评论家 作家 李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域外题材文学的主题倾向
10
作者 王恒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5-49,共5页
20年代初期,郁达夫以一曲深沉悲壮的《沉沦》显示了域外题材文学作为一种独有风韵的文学形式的最初的萌芽和发展。六七十年后的今天,因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扩大和涌动不止的出国热潮,域外题材文学,又称留学生文学或新移民文学,再一次... 20年代初期,郁达夫以一曲深沉悲壮的《沉沦》显示了域外题材文学作为一种独有风韵的文学形式的最初的萌芽和发展。六七十年后的今天,因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扩大和涌动不止的出国热潮,域外题材文学,又称留学生文学或新移民文学,再一次猛烈地爆发出来,构成了近年来十分耀目的文学风景之一。虽然时过境迁,域外题材文学不再以《沉沦》式的控诉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内受封建势力统治的罪恶社会为创作主题,也不再刻意抒写弱国子民在异邦所受到的屈辱冷遇,以及渴望纯真的友谊与爱情而又终不可得的失望与苦闷,但是,字里行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题材文学 新时期 文化矛盾 《沉沦》 留学生文学 淘金者 文化因素 乡愁情怀 文化观念 郁达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作品普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阳友权 袁玉雯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5期73-78,共6页
网络作品五花八门,浩如烟海,这里选择网络小说为代表,以文学网站作品存贮为依据,重点考察近五年(2009-2013)来汉语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类型、特征等基本状况。近5年来,由于商业模式、技术市场和读者消费族群的催生,网络文学迎来了商... 网络作品五花八门,浩如烟海,这里选择网络小说为代表,以文学网站作品存贮为依据,重点考察近五年(2009-2013)来汉语网络文学作品的数量、类型、特征等基本状况。近5年来,由于商业模式、技术市场和读者消费族群的催生,网络文学迎来了商业化生产的高峰期,层出不穷的作品创造出了一片巨大的数据海洋,而这一片海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阅读空间的丰富、选择的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作品 网络作品 网络小说 文学网站 阅读空间 http 超文本文学 文学题材 唐家三少 言情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地方性”与“乡土文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斌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第4期90-92,共3页
有关现代文学中的“地方性”和“乡土文学”的研究其实已有不少。比如对“民族形式”等相关理论的探讨.对现代文学和“区域文化”关系的研究等等。但与以往研究不同,李松睿的《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既... 有关现代文学中的“地方性”和“乡土文学”的研究其实已有不少。比如对“民族形式”等相关理论的探讨.对现代文学和“区域文化”关系的研究等等。但与以往研究不同,李松睿的《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既不是从文学题材和主题学的角度探讨“地方性”问题,也不是将这类作品“看作是一个按照某种逻辑不断发展的特殊文类”。本书所讨论的“地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地方性 现代文学 区域文化 民族形式 文学题材 中国小说 4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科幻题材缺失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黎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科幻题材在中国文学题材中的缺失 ,背后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在“科技就是生产力”的今 天 ,这种现象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应该从民族文化和价值取向入手追根溯源 ,弘扬有利于民族发展 的先进文化 。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汉语教学 科幻题材 文学题材 民族文化 价值取向 科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文学发展进程的完整阐述——评《明代文学与文化》
14
作者 顾瑞雪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明代文学与文化》是吴志达先生以79岁高龄奉献给学术界的一部新著①。这部关于明代文学史的著述立足于文化,从深层的社会层面论述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对各个时期文学观念的变迁、文学题材的选择、审美情趣的嬗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 《明代文学与文化》是吴志达先生以79岁高龄奉献给学术界的一部新著①。这部关于明代文学史的著述立足于文化,从深层的社会层面论述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对各个时期文学观念的变迁、文学题材的选择、审美情趣的嬗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观照。在"绪论"中,吴先生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文化 文学发展 进程 社会层面 文学观念 文学题材 审美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宏观微观研究结合的重要成果
15
作者 王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面世了,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件大事。照我看来,其建树主要有三个方面: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流派 丛书 文学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著名文学奖漫步(3)
16
作者 朱琳 《日语知识》 2004年第6期28-28,共1页
读卖文学奖 「読売文学賞」(读卖文学奖),由读卖新闻社于1949年创设,以同帮助复兴战后文艺.与芥川奖和直木奖单纯在小说领域进行评奖不同,读卖文学奖设立之初就涵盖了小说、戏曲、评论传记、诗歌俳句、研究翻译5个领域.从第19期开始又... 读卖文学奖 「読売文学賞」(读卖文学奖),由读卖新闻社于1949年创设,以同帮助复兴战后文艺.与芥川奖和直木奖单纯在小说领域进行评奖不同,读卖文学奖设立之初就涵盖了小说、戏曲、评论传记、诗歌俳句、研究翻译5个领域.从第19期开始又增加了随笔纪行领域,共6大领域,第46期时将戏曲奖改称为戏曲剧本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卖文学 日本 文学题材 评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文学奖漫步(7)
17
作者 朱琳 《日语知识》 2004年第10期33-33,共1页
日本SF大奖及日本SF新人奖 SF是英文[space fantasy]的缩写,含义为以宇宙为舞台的幻想故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科幻小说.「に日ほん本SFたぃ大しょぅ賞」以及「に日ほん本SFしん新じん人しょぅ賞」均由「日本SFクラブ」创立,是在日本... 日本SF大奖及日本SF新人奖 SF是英文[space fantasy]的缩写,含义为以宇宙为舞台的幻想故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科幻小说.「に日ほん本SFたぃ大しょぅ賞」以及「に日ほん本SFしん新じん人しょぅ賞」均由「日本SFクラブ」创立,是在日本文坛上颇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文学奖项 SF大奖 SF新人奖 文学作品 文学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文学审美趋向辨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雷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3-154,共2页
近年来,在创作上呈现出几条大的审美走向,它们往往与文学功能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起伏相联系。从现象上看,它最先从题材层面上反映出来,但根子却在审美意识的取向上,对此有必要加以梳理和审视。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 审美趋向 文学创作 文学题材 价值观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官场文学的经典之作——评周大新长篇小说《曲终人在》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73,共8页
一个作家的创作计划是常常不对外宣布的,所以作家有时能给人带来惊喜。对于周大新来说更是这样,你无法预测他正在写什么,但几乎可以肯定,他只要在写,就会是全新的探索。这一次,他给人带来的惊喜是分外的:长篇小说《曲终人在》的出版激... 一个作家的创作计划是常常不对外宣布的,所以作家有时能给人带来惊喜。对于周大新来说更是这样,你无法预测他正在写什么,但几乎可以肯定,他只要在写,就会是全新的探索。这一次,他给人带来的惊喜是分外的:长篇小说《曲终人在》的出版激动了新闻界,网上以“周大新小说《曲终人在》首次涉足官场”、“《曲终人在》:拆解中国官场的奥秘”等标题热烈回应了作品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大新 文学题材 曲终 官场小说 中国官场 小韫 政治抱负 主流文学 谴责小说 王跃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萨谈文学的出路 被引量:1
20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8-18,共1页
略萨谈文学的出路李昌珂在1997年10月21日《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文学的出路首先在于作家不言放弃,坚持写作,马里奥·略萨去年十月在德国接受“德国图书行业和平奖”授奖仪式上所作的答谢辞中如是说。这位在七十年代曾担... 略萨谈文学的出路李昌珂在1997年10月21日《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文学的出路首先在于作家不言放弃,坚持写作,马里奥·略萨去年十月在德国接受“德国图书行业和平奖”授奖仪式上所作的答谢辞中如是说。这位在七十年代曾担任过国际笔会主席的西班牙籍秘鲁作家,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略萨 文学生存 危险性 大众媒体传播 传统人文精神 现实责任感 文化冲击 西班牙 图书行业 文学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