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晋中期的两大文学集团 |
柯镇昌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
|
文学集团与永明新体诗篇制的确立 |
何诗海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3
|
萧氏父子文学集团的小说思想观念 |
王汝梅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4
|
“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形成及其特点 |
聂大受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5
|
汉代将军幕府文学集团形成的深层原因探析 |
韦春喜
赵永江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6
|
研究六朝文学的一部力作──读《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 |
杨海明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7
|
试论“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特点——“竟陵八友”论之二 |
聂大受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8
|
“长安十子”别名考论 |
朱则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9
|
《艺文类聚》征引南梁大细言诗蠡测 |
阳清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0
|
“前后七子” |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5 |
0 |
|
11
|
李攀龙及其诗歌简论 |
李伯齐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