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文学课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1
作者 刘小姣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9期141-144,163,共5页
如何在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是当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需要探讨的问题。融入新的教育理念,跳出固定思维,实现知识讲授与思想传递并举的教学目的,从而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水平。故而,本研究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分析文学... 如何在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是当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需要探讨的问题。融入新的教育理念,跳出固定思维,实现知识讲授与思想传递并举的教学目的,从而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水平。故而,本研究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分析文学课在高职院校所面临的瓶颈,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文学课教师、教材与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思政 高职院校文学课 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现代文学课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成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中国现代文学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该课程的独特性缺乏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又限制了它的意义的实现。该课程与国内高校中文系的中国现代文学课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在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时间安排... 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中国现代文学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该课程的独特性缺乏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又限制了它的意义的实现。该课程与国内高校中文系的中国现代文学课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在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时间安排、课堂教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则有赖于它的独特性能在观念上得到重视、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课 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提高成教古代文学课教学质量 被引量:2
3
作者 阳建雄 赵新云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 教学质量 成教 古代文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课堂辅助下的日本文学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连永平 孙立春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日本文学课的教学面临诸如课时较少、教学手法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等一系列难题,在日本文学课的教学中引入网络课堂进行辅助性教学,有助于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日本文学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网络 日本文学课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代文学课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古代文学课和语言课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一是以古代文学知识为核心的文化教学,二是语言技能的培养。如何建设古代文学教材,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首先明确古代文学学科的性质,其次对教材的编写要有针对性和系统... 对外汉语教学中,古代文学课和语言课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一是以古代文学知识为核心的文化教学,二是语言技能的培养。如何建设古代文学教材,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首先明确古代文学学科的性质,其次对教材的编写要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另外,教材实施应该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古代文学课生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 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反应理论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小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本文以文学研究的接受反应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优化教学问题。本文通过分组讨论、情景演示和模拟讲授等相关教学实验的数据证明,加强学生的读者身份意识、增加学生与文学文本之间互动沟通可以提高英美文学课程的... 本文以文学研究的接受反应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优化教学问题。本文通过分组讨论、情景演示和模拟讲授等相关教学实验的数据证明,加强学生的读者身份意识、增加学生与文学文本之间互动沟通可以提高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研究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反应理论 英美文学课 教学质量 高校 英语专业 文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的选择与接受——论高校日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肖霞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5期54-56,共3页
在高校日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突破文学本身的研究,将日本文学课的教学活动上升到文化层面,探寻文学背后的文化意义,从而对文学本身获得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以全面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也只有如此,才... 在高校日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突破文学本身的研究,将日本文学课的教学活动上升到文化层面,探寻文学背后的文化意义,从而对文学本身获得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以全面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也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文学课的学习增强判断能力,在跨文化的选择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教学 文学课 方式方法 选择与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现代文学课规范化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吴成年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3期81-85,共5页
通过对国内24家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的开设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该课程的开设在整体上存在规范化不足的问题,应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与使用这三个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课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不是文学课也不是语言课——访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 被引量:7
9
作者 桑哲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4年第11期2-5,共4页
王宁,女,1936年7月出生,浙江海宁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语... 王宁,女,1936年7月出生,浙江海宁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曾在青海师范学院、青海省文艺创作研究室和国家文化部任职。担任过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王宁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文字训诂学、辞书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与主编教材、丛书20余种,发表论文及评论文章150多篇,还主持国家及部委项目14项,主持与港、台及国际合作横向项目7项。其论文《汉语文字学科建设与博士生培养》、《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专著《训诂与训诂学》、《<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分别获全国高校社科研究成果二、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语言 北京师范大学 语文教学 老师 最大 文学课 王宁 语言学家 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女性主义教学法——以唐宋时期女性的文学书写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小华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的女性主义教学法强调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和立场作为基本教学方法,还原古代社会女性的文学书写状况,修正过去那种忽视女性经历和女性经验的理论,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主要以文学形式来描绘的关于女性的实践生活和心灵发展的... 中国古代文学的女性主义教学法强调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和立场作为基本教学方法,还原古代社会女性的文学书写状况,修正过去那种忽视女性经历和女性经验的理论,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主要以文学形式来描绘的关于女性的实践生活和心灵发展的历史。对唐宋时期女性文学书写的教学应在基础资料和文学史实的澄清、女性作家作品的“特质”、女性文学书写的定位以及女性文学书写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等四个方面贯彻女性主义的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 女性主义 教学法 唐宋时期 女性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文学课教学的现状与思考——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俊国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文学课的境遇颇为尴尬。教学改革的滞后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文学教学的现状切入,从文学课的功能和目的的定位、作品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作出思考,认为文学课必须走出固执顽悖的旧模式,具有开放的、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文学课的境遇颇为尴尬。教学改革的滞后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文学教学的现状切入,从文学课的功能和目的的定位、作品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作出思考,认为文学课必须走出固执顽悖的旧模式,具有开放的、与时代同步的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课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文本的俄罗斯文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季明举 《中国俄语教学》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本文认为,俄语专业俄罗斯文学课教学应当实现传统文学史与文学选读课程的有机整合,构建基于文本的俄罗斯文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即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由最基本的文本语言理解层次引导到艺术文本鉴赏、分析层次以及更高的文学理论... 本文认为,俄语专业俄罗斯文学课教学应当实现传统文学史与文学选读课程的有机整合,构建基于文本的俄罗斯文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即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由最基本的文本语言理解层次引导到艺术文本鉴赏、分析层次以及更高的文学理论认知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课 专业俄语教学 文学文本 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课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六盘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敏 《语文学刊》 2016年第21期146-147,150,共3页
六盘水师范学院正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院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 六盘水师范学院正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院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大一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课从中国现代诗歌朗诵、课内外小论文写作训练和实践课方法多样化方面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课 实践能力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4
作者 辛珏如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7-68,77,共3页
英美文学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和良好文化修养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学习英美文学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内容多、方法旧、教材滞后等一些问题,应采取少而精、联系实际、改革考试方... 英美文学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和良好文化修养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学习英美文学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内容多、方法旧、教材滞后等一些问题,应采取少而精、联系实际、改革考试方法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课 教学改革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文学课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文婧 杨琳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5期87-90,共4页
文学课有主观性强、阅读量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文学课适用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即启发、探究式教学和沉浸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雨课堂"是适合文学课混合教学的一款软件,"雨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实... 文学课有主观性强、阅读量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文学课适用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即启发、探究式教学和沉浸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雨课堂"是适合文学课混合教学的一款软件,"雨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实现资源共享,能让教师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也能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雨课堂"与文学课相结合的总体教学设计和具体案例,可以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一定的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学课 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顺洁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4期147-148,共2页
明确播音主持专业文学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及意义,并围绕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定位,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
关键词 播音主持专业 文学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然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43-46,共4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是在全球化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创设的,旨在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汉语文学、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素质。为克服教学内容丰富而课时量少的矛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跨学科、讲重点、重语用,强化读、写、说等基本...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是在全球化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创设的,旨在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汉语文学、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素质。为克服教学内容丰富而课时量少的矛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跨学科、讲重点、重语用,强化读、写、说等基本能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文学课 定位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课教学的迷失与突破
18
作者 赵勇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2-134,共3页
文学课教什么?据调查,为数不少的文学课教学已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教学内容重历史发展轻原典作品、教学方法擅讲授灌输轻引导思考、课外作业重客观唯一轻综述设疑、评价方式注重结果轻过程、技能训练缺乏研究疏于落实。文学课教学要想... 文学课教什么?据调查,为数不少的文学课教学已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教学内容重历史发展轻原典作品、教学方法擅讲授灌输轻引导思考、课外作业重客观唯一轻综述设疑、评价方式注重结果轻过程、技能训练缺乏研究疏于落实。文学课教学要想走出迷失、实现突破,就必须确立针对文学特点的教学理念、作品与历史有机融合的教学设计和让学生走入作品的接受方式,以及适合文学特点的技能训练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课教学 迷失 突破 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学与当前高校的文学课教学
19
作者 王雨海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比较文学 高校 文学课教学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继续教育文学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20
作者 杨爱芹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文学课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教学改革 教学目的 中小学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