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化对象为方法: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反思与能动性转向
- 1
-
-
作者
尚必武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8,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17ZDA281)。
-
文摘
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西方学界的“阅读方法之战”反思以“怀疑阐释学”为主导的传统文学批评,认为以跨学科性为特征的“症候式阅读”遮蔽和消解文本的主体性。鉴于当前文学理论或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存在的单向性问题,有必要推动文学研究的能动性转向,即不仅要把文学视为对象,更需将之作为方法,恢复其作为“技术”的原初地位。文学不仅是被研究和阐释的对象化、客体化存在,更是建构世界、塑造世界、改变世界、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和介入现实的“非人类行动者”。化对象为方法,凸现文学在行动者网络中的能动性,正呼应了伊戈尔斯通、菲尔斯基等批评家关于“文学为什么重要”或“文学之用”的重要命题。
-
关键词
阅读方法
怀疑阐释学
文学之用
文学能动性
行动者网络理论
-
Keywords
reading method
suspicious hermeneutics
uses of literature
agency of literature
actor-network theory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