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翻译的批评——评《文学翻译批评概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巩茗珠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I0009-I0009,共1页
文学翻译的构建是一个热门话题。文学翻译批评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文学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给出的评论。本书作为国内较早的以“文学翻译批评”冠名的理论著作,体现了研究的准确性,对该领域的研究起了示范作用。作者在书... 文学翻译的构建是一个热门话题。文学翻译批评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文学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给出的评论。本书作为国内较早的以“文学翻译批评”冠名的理论著作,体现了研究的准确性,对该领域的研究起了示范作用。作者在书中探讨了文学翻译批评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践进行了批评。作者还围绕翻译批评领域中的“文学翻译批评模式”问题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理论著作 示范作用 批评模式 译作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批评中的论辩修辞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全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35-43,共9页
作为修辞学的重要分支,论辩修辞是产生人文知识和共识真理的主要源泉,在西方近现代发展尤为迅猛。论辩修辞主要在或然性领域起作用,尤其适用于主观性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本文把西方的论辩修辞引入到文学翻译批评中,提出了一个基于双主... 作为修辞学的重要分支,论辩修辞是产生人文知识和共识真理的主要源泉,在西方近现代发展尤为迅猛。论辩修辞主要在或然性领域起作用,尤其适用于主观性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本文把西方的论辩修辞引入到文学翻译批评中,提出了一个基于双主体互动的论辩修辞模式,并以《红楼》译评为例对其应用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前景展望。论辩修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批评思维与对话意识,旨在说服他人,达致同一,促进和谐,可望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一个新的操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论辩修辞 《红楼》译评 说服 同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文学翻译批评 被引量:3
3
作者 龚聪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88-89,共2页
翻译工作对文学批评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功能翻译理论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基础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翻译工作有利于拉近不同国家之间的距离,在不出国门的前提下也能通过翻译作品了解各国的文化和历史,开阔... 翻译工作对文学批评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功能翻译理论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基础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翻译工作有利于拉近不同国家之间的距离,在不出国门的前提下也能通过翻译作品了解各国的文化和历史,开阔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领域。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尊重作者的作品,以正确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达译文内容,以便顺利完成这项跨越民族、跨越国家、跨越文化的交流项目。本文主要对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文学翻译进行探讨,分析目前文学翻译所面临的问题,剖析问题关键,着重讨论关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文学翻译批评应注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批评 研究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境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吉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11-13,6,共4页
随着翻译研究多学科理论思路的介入,翻译批评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经验走向科学。现代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给翻译批评的理论建设开辟了新的开阔领域。语境分析包含了修辞分析、意向分析和行为分析,而语境又有静态性与动态性双... 随着翻译研究多学科理论思路的介入,翻译批评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经验走向科学。现代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给翻译批评的理论建设开辟了新的开阔领域。语境分析包含了修辞分析、意向分析和行为分析,而语境又有静态性与动态性双重的性质。这些特征使得从语境的角度介入文学翻译批评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语境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革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3,共3页
传统的"忠实"标准使文学翻译批评陷入两元对立的尴尬,从而将文学翻译批评引进死胡同。解构主义的"延异"消解了意义的绝对性,终结了"忠实"标准的乌托邦。然而解构主义缺乏建构性,文学翻译批评的新标准应... 传统的"忠实"标准使文学翻译批评陷入两元对立的尴尬,从而将文学翻译批评引进死胡同。解构主义的"延异"消解了意义的绝对性,终结了"忠实"标准的乌托邦。然而解构主义缺乏建构性,文学翻译批评的新标准应建立在价值学和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之上,其核心是文本理解的充分度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标准 忠实 解构 价值学 功能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批评的“互文性景观”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宣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4,共5页
文学翻译批评面临重重困境,阻碍了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互文性"理论下的对话原则、互文本观、读者主体性以及诗学误读互文阐释等,为文学翻译批评树立了平等对话的批评理念、多元的批评视角、多维的批评方法、凸显的译者... 文学翻译批评面临重重困境,阻碍了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互文性"理论下的对话原则、互文本观、读者主体性以及诗学误读互文阐释等,为文学翻译批评树立了平等对话的批评理念、多元的批评视角、多维的批评方法、凸显的译者主体性,这有利于消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式的两种传统批评模式,对建构系统的、学科化的文学翻译批评"互文性景观"有很大的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观 互文本 主体观 文学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的危机与文学翻译批评学科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凡希 王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48,共3页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事业濒危:流水线的大生产、泛滥的重译和累累的硬伤。鉴于此,本文呼吁建立文学翻译批评学科,以净化、拨正我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本文从翻译美学、翻译文化学以及翻译心理学的角度试探构建该学科的基本元素。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批评 翻译美学 翻译心理学 翻译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理论研究中创造性的拓展——评许钧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殿忠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5-58,共4页
许钧的这本论集《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译林出版社1992年12月版),我通读过一遍,随后便放在案头,有时间便拿起来翻看。信手翻来,随时都能发现他那种不甘步人后尘,不落前人巢臼。勇于开拓的崭新观点:随时都能体会到他在文学翻译批评研究领... 许钧的这本论集《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译林出版社1992年12月版),我通读过一遍,随后便放在案头,有时间便拿起来翻看。信手翻来,随时都能发现他那种不甘步人后尘,不落前人巢臼。勇于开拓的崭新观点:随时都能体会到他在文学翻译批评研究领域中,潜心钻研,勤奋探索的精神。我对许钧的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的情况都比较熟悉,这次经过系统地阅读这本论集,惊奇地发现,近几年他除了在翻译实践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外,在理论研究这一领域中,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又有了新的发展。许钧的研究文章有一最大的特点,那便是处处都使人明显地感到,他的理论,他的观点都建立在雄厚的翻译实践基础之上,这是他长期从事大量文学翻译实践的结果。可以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研究 翻译实践 翻译理论研究 研究领域 翻译活动 出版社 外语研究 思维活动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吉荣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4期3-7,共5页
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林娜·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首次提出文本交际功能论,即从文本功能角度介入翻译批评,创造了一种动态的翻译批评新模式,但该理论弱化了原文的功能,忽略了文学翻译批评的特殊性,有功能单因素决定论... 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林娜·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首次提出文本交际功能论,即从文本功能角度介入翻译批评,创造了一种动态的翻译批评新模式,但该理论弱化了原文的功能,忽略了文学翻译批评的特殊性,有功能单因素决定论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文本功能 功能论 理论家 决定论 单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问题与翻译批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向群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3,共5页
本文讨论了形式与翻译批评的关系。作者指出形式问题在文学批评中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文学翻译的批评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判断和审美批评,因此,形式问题在文学翻译与翻译批评中是主要的标靶。作者分析了形式的构成性、复杂性及其感性特征,讨... 本文讨论了形式与翻译批评的关系。作者指出形式问题在文学批评中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文学翻译的批评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判断和审美批评,因此,形式问题在文学翻译与翻译批评中是主要的标靶。作者分析了形式的构成性、复杂性及其感性特征,讨论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指出不同类型文本与形式关系的差异性,从而厘清了形式的概念并批评了把形式简单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形式问题 文学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与翻译——评《追忆似水年华》汉译隐喻的再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钧 《外国语文》 1993年第1期86-94,共9页
就本质而言,文学语言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它藉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思维的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具体的意象(或称为形象)。所谓形象思维,就是指这种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思维的方式。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创造的艺术... 就本质而言,文学语言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它藉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思维的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具体的意象(或称为形象)。所谓形象思维,就是指这种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思维的方式。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新颖与丰富。而翻译一部文学作品,能否忠实而传神地再现原文所创造的形象,其重要性便毋庸赘言了。这里,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译者在再现原作形象方面是否存在一些可资借鉴的原则与方法,具体到文学翻译批评,那就是应如何判别评价一部译作的文学形象再现的成功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再现 文学翻译批评 目的语 原文形象 译文 语言修辞 语言符号 汉语 汉译 形象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学法国语言文学教授:许钧
12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语言文学 翻译理论 南京大学 翻译教学 诗歌翻译 “再创造” 《追忆似水年华》 翻译实践 乔治·穆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天塔的建设者──记南京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
13
作者 张小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5年第5期11-12,34,共3页
通天塔的建设者──记南京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张小明传说当诺亚的子孙正忙于在他们的巴比伦城中建造一座高塔作为所有部落集会之所时,耶和华突然使他们忘掉了共同语言,脚手架上却响起了各种不同的语音。通天塔没有建成,人... 通天塔的建设者──记南京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张小明传说当诺亚的子孙正忙于在他们的巴比伦城中建造一座高塔作为所有部落集会之所时,耶和华突然使他们忘掉了共同语言,脚手架上却响起了各种不同的语音。通天塔没有建成,人们按照耶和华的意愿,分散到世界的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 建设者 当代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批评 语言文学专业 《追忆似水年华》 翻译教学 翻译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