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鲁迅关于文学社会作用有限性观念的知识学浅析
1
作者
王子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97,共5页
鲁迅对于文学社会作用有限性持有明确的观点,他认为文学主要在精神层面发挥作用,它不具备直接的物质性功能,更不能单独引发社会革命。这些观点部分是鲁迅对历史观念的肯定,部分则体现了他在文学理论上的创新性见解。鲁迅的这些思想不仅...
鲁迅对于文学社会作用有限性持有明确的观点,他认为文学主要在精神层面发挥作用,它不具备直接的物质性功能,更不能单独引发社会革命。这些观点部分是鲁迅对历史观念的肯定,部分则体现了他在文学理论上的创新性见解。鲁迅的这些思想不仅是基于个人信念,而且具备理论的深度和说服力。从知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观念不只是抽象的理念,它们拥有能够被实证事实和逻辑推理所支持的真实性和确定性。换言之,鲁迅的这些文学社会作用的观念,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文学价值和功能边界的科学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观念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感作用是文学社会作用的中心
2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2期183-184,共2页
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一般都把它分为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美感作用三种。对此,林兴宅在《评流行的文学功用观》(《福建论坛》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文章认为,文学作品的形象是虚拟的,既不是客观事物的直接映象,...
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一般都把它分为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美感作用三种。对此,林兴宅在《评流行的文学功用观》(《福建论坛》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文章认为,文学作品的形象是虚拟的,既不是客观事物的直接映象,也不是理性认识的形式,因此它并没有提供严格科学意义的认识。文学有助于人类对世界的审美把握,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一方面它带有认识主体的感情色彩和个性特征,是一种人情化、人格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它没有确定的概念范畴作为基础,是一种若明若暗的领悟。同样,文学作品的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主要体现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使人确定美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
作用
文学社会作用
文学
功用观
文学
作品
认识
作用
个性特征
审美把握
感情色彩
人情化
人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社会道德视角看短篇小说A&P
被引量:
6
3
作者
高绍邦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短小精悍 ,社会道德内涵丰富 ,主题和文化底蕴深刻。它探讨了人的本性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冲突 ,使我们认识到 :强大的社会道德规范也不能完全压抑人性 ,生活往往并非如人所愿 ,总是充满着嘲弄与讽刺...
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短小精悍 ,社会道德内涵丰富 ,主题和文化底蕴深刻。它探讨了人的本性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冲突 ,使我们认识到 :强大的社会道德规范也不能完全压抑人性 ,生活往往并非如人所愿 ,总是充满着嘲弄与讽刺。它教育我们要遵守有关的社会道德。这个主题是对文学社会作用最好的诠释与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
内涵与主题
人性与道德
文学社会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的情意本体论纲要——文学理论元问题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夏之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2,共10页
文学的元问题应为“文学是什么” ,对此不应满足于定义式回答 ,应该进行本体论追问。在西方哲学中本体论即“是论” ,其主流形态是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先验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标志着西方哲学的转向 ,它跟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生存...
文学的元问题应为“文学是什么” ,对此不应满足于定义式回答 ,应该进行本体论追问。在西方哲学中本体论即“是论” ,其主流形态是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先验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标志着西方哲学的转向 ,它跟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生存本体论具有相通性。人的日常实践中的感觉、情感、领会构成了情意本体 ,“合情合理”是它的基本尺度 ,“诗意生存”是它的高级形态。文学以人的情意为本体。针对三种生存状态应该有三种文学。真正伟大的文学是体现和升华人的生存状态的明镜和灯塔 ,具有叩问人生意义、了悟人生价值、烛照人生道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问题
本体论
社会
实践生存本体
情意本体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持党性原则,繁荣文艺创作——重读《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5
作者
饶德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20-23,共4页
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发表至今已七十多年了。今天,我们重温这篇文章,倍感其思想精深,指导意义深远。 一九○七年,列宁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是“党的文学”的口号,他要求文学应当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发表至今已七十多年了。今天,我们重温这篇文章,倍感其思想精深,指导意义深远。 一九○七年,列宁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是“党的文学”的口号,他要求文学应当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应当成为有组织的、有计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荣文艺
文学社会作用
党性原则
党的组织
列宁
文学
工作者
无产阶级世界观
个性风格
无产阶级
文学
文学
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贽、冯梦龙论文学的“教”
6
作者
郑兴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8-71,33,共5页
关键词
冯梦龙
论
文学
李贽
小说
文学
体裁
情教
《焚书》
童心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以情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司马迁的文学观
7
作者
李伯敬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1期11-15,共5页
两汉以前,我国没有文学理论方面的专门著作,文学思想是包含在整个学术思想之中的.司马迁也没有建立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但是,我们如果细读他的《史记》和《报任安书》,便可以发现司马迁文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卓越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
两汉以前,我国没有文学理论方面的专门著作,文学思想是包含在整个学术思想之中的.司马迁也没有建立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但是,我们如果细读他的《史记》和《报任安书》,便可以发现司马迁文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卓越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总结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对发展我们今天的文学事业,仍然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文学
观念
文学
思想
发愤著书
《史记》
道家思想
孔子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刘彻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机《文赋》的艺术辩证意识
被引量:
1
8
作者
范天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41-47,共7页
陆机的《文赋》产生于魏晋“文学的自觉时代”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又一丰碑。《典论·论文》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来高扬文学的价值与地位,虽有划时代的贡献,其着眼点毕竟仍是文学的社会功能...
陆机的《文赋》产生于魏晋“文学的自觉时代”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又一丰碑。《典论·论文》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来高扬文学的价值与地位,虽有划时代的贡献,其着眼点毕竟仍是文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与汉儒论诗一脉相承,依然是对文学社会作用的失度夸张。《文赋》则由这一传统视角移向文学自身,首次揭橥了其“缘情”特征,并对文学创造过程的诸多问题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从而实现了对前代理论的超越,标志着文学自觉观念的深化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辩证
典论·论文
陆机
辩证思维
文学
现象
文论
意识
思维形式
历史地位
文学社会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可以兴”和孔子说《诗》
9
作者
胡山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0-83,共4页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理论成熟得最早。两千多年以前,儒家文学批评创始人孔子,已经在他的诗论里提出了文学应该为政治、道德服务的理论,肯定了文学的认识功能。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儒家著作记录了...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理论成熟得最早。两千多年以前,儒家文学批评创始人孔子,已经在他的诗论里提出了文学应该为政治、道德服务的理论,肯定了文学的认识功能。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儒家著作记录了孔子的文艺思想,其中以“诗教”为中心的论述占有相当的比重,并且对后人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尽管先秦时期并不存在独立的文学概念,可是孔子的诗教理论却一直延续下来,不断地有人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说《诗》
孔子的文艺思想
文学社会作用
《论语》
先秦时期
中国
文学
儒家
文学
认识功能
理论成熟
儒家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6-130,139,共6页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李凯苏辙为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艺思想虽不如其兄苏轼那样丰富全面,但散见于苏辙文集中的文艺思想仍是很丰富和富有特色的。以“养气”说为核心,苏辙的文艺思想涉及到...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李凯苏辙为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艺思想虽不如其兄苏轼那样丰富全面,但散见于苏辙文集中的文艺思想仍是很丰富和富有特色的。以“养气”说为核心,苏辙的文艺思想涉及到了文学与生活、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文艺思想
“养气”
“文气”说
“气”
中国
文学
苏轼
古代文论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论诗歌的本质
11
作者
姜小青
于维璋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116-119,127,共5页
刘勰论诗歌的本质姜小青,于维璋近人刘师培曾说:"刘氏《文心雕龙》,集论文之大成;钟氏《诗品》,集论诗之大成。"(《刘中叔先生遗书》)刘勰论文,确广涉深探,其中于诗,更有精道。在中国,伴随着诗歌的大量出现,从理论上探讨...
刘勰论诗歌的本质姜小青,于维璋近人刘师培曾说:"刘氏《文心雕龙》,集论文之大成;钟氏《诗品》,集论诗之大成。"(《刘中叔先生遗书》)刘勰论文,确广涉深探,其中于诗,更有精道。在中国,伴随着诗歌的大量出现,从理论上探讨"诗是什么"就成为必然。《尚书·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创作主体
诗歌本质
文学
艺术
《文心雕龙》
文学
理论
社会
功能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自觉意识
社会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文艺思想散论
12
作者
刘清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63-65,共3页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探讨了孔子的文艺思想:一、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所揭示的文艺客观规律,把文艺的社会作用概括得颇完整、全面;二、孔子对待现实、人生,对待社会、政治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一系列文艺论述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的...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探讨了孔子的文艺思想:一、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所揭示的文艺客观规律,把文艺的社会作用概括得颇完整、全面;二、孔子对待现实、人生,对待社会、政治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一系列文艺论述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的理论源头;三、孔子关于文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观点,至今仍有值得认同的因素;四、孔子的“中和”美学观,体现了他对美的客观认识,只是在主观反映时,与其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观相交织,其美学观中的进步意义显得隐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兴观群怨”说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文学
作品
美学观
教育
作用
现实主义
内容和形式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关于文学社会作用有限性观念的知识学浅析
1
作者
王子瑄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9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鲁迅杂文的知识结构及信念类型与验证研究”(22YJA751021)阶段性成果。
文摘
鲁迅对于文学社会作用有限性持有明确的观点,他认为文学主要在精神层面发挥作用,它不具备直接的物质性功能,更不能单独引发社会革命。这些观点部分是鲁迅对历史观念的肯定,部分则体现了他在文学理论上的创新性见解。鲁迅的这些思想不仅是基于个人信念,而且具备理论的深度和说服力。从知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观念不只是抽象的理念,它们拥有能够被实证事实和逻辑推理所支持的真实性和确定性。换言之,鲁迅的这些文学社会作用的观念,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文学价值和功能边界的科学界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观念
知识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感作用是文学社会作用的中心
2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2期183-184,共2页
文摘
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一般都把它分为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美感作用三种。对此,林兴宅在《评流行的文学功用观》(《福建论坛》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文章认为,文学作品的形象是虚拟的,既不是客观事物的直接映象,也不是理性认识的形式,因此它并没有提供严格科学意义的认识。文学有助于人类对世界的审美把握,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一方面它带有认识主体的感情色彩和个性特征,是一种人情化、人格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它没有确定的概念范畴作为基础,是一种若明若暗的领悟。同样,文学作品的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主要体现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使人确定美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
美感
作用
文学社会作用
文学
功用观
文学
作品
认识
作用
个性特征
审美把握
感情色彩
人情化
人格化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社会道德视角看短篇小说A&P
被引量:
6
3
作者
高绍邦
机构
四川外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文摘
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短小精悍 ,社会道德内涵丰富 ,主题和文化底蕴深刻。它探讨了人的本性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冲突 ,使我们认识到 :强大的社会道德规范也不能完全压抑人性 ,生活往往并非如人所愿 ,总是充满着嘲弄与讽刺。它教育我们要遵守有关的社会道德。这个主题是对文学社会作用最好的诠释与注解。
关键词
A&P
内涵与主题
人性与道德
文学社会作用
Keywords
A & P
theme
human nature and morality
literature
social function.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的情意本体论纲要——文学理论元问题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夏之放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2,共10页
基金
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文学理论元问题的比较与整合"(项目批准号 :0 1BZW0 0 5 )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文学的元问题应为“文学是什么” ,对此不应满足于定义式回答 ,应该进行本体论追问。在西方哲学中本体论即“是论” ,其主流形态是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先验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标志着西方哲学的转向 ,它跟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生存本体论具有相通性。人的日常实践中的感觉、情感、领会构成了情意本体 ,“合情合理”是它的基本尺度 ,“诗意生存”是它的高级形态。文学以人的情意为本体。针对三种生存状态应该有三种文学。真正伟大的文学是体现和升华人的生存状态的明镜和灯塔 ,具有叩问人生意义、了悟人生价值、烛照人生道路的作用。
关键词
元问题
本体论
社会
实践生存本体
情意本体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Keywords
fundamental question
ontology
noumenon of social practice and existence
affection noumenon
soci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持党性原则,繁荣文艺创作——重读《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5
作者
饶德春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20-23,共4页
文摘
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发表至今已七十多年了。今天,我们重温这篇文章,倍感其思想精深,指导意义深远。 一九○七年,列宁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是“党的文学”的口号,他要求文学应当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应当成为有组织的、有计划的。
关键词
繁荣文艺
文学社会作用
党性原则
党的组织
列宁
文学
工作者
无产阶级世界观
个性风格
无产阶级
文学
文学
事业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贽、冯梦龙论文学的“教”
6
作者
郑兴发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8-71,33,共5页
关键词
冯梦龙
论
文学
李贽
小说
文学
体裁
情教
《焚书》
童心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以情感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司马迁的文学观
7
作者
李伯敬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1期11-15,共5页
文摘
两汉以前,我国没有文学理论方面的专门著作,文学思想是包含在整个学术思想之中的.司马迁也没有建立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但是,我们如果细读他的《史记》和《报任安书》,便可以发现司马迁文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卓越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总结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对发展我们今天的文学事业,仍然不无裨益.
关键词
司马迁
文学
观念
文学
思想
发愤著书
《史记》
道家思想
孔子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刘彻
学术思想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机《文赋》的艺术辩证意识
被引量:
1
8
作者
范天成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41-47,共7页
文摘
陆机的《文赋》产生于魏晋“文学的自觉时代”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又一丰碑。《典论·论文》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来高扬文学的价值与地位,虽有划时代的贡献,其着眼点毕竟仍是文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与汉儒论诗一脉相承,依然是对文学社会作用的失度夸张。《文赋》则由这一传统视角移向文学自身,首次揭橥了其“缘情”特征,并对文学创造过程的诸多问题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从而实现了对前代理论的超越,标志着文学自觉观念的深化与成熟。
关键词
艺术辩证
典论·论文
陆机
辩证思维
文学
现象
文论
意识
思维形式
历史地位
文学社会作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可以兴”和孔子说《诗》
9
作者
胡山林
机构
北京师院中文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0-83,共4页
文摘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理论成熟得最早。两千多年以前,儒家文学批评创始人孔子,已经在他的诗论里提出了文学应该为政治、道德服务的理论,肯定了文学的认识功能。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儒家著作记录了孔子的文艺思想,其中以“诗教”为中心的论述占有相当的比重,并且对后人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尽管先秦时期并不存在独立的文学概念,可是孔子的诗教理论却一直延续下来,不断地有人继承。
关键词
孔子说《诗》
孔子的文艺思想
文学社会作用
《论语》
先秦时期
中国
文学
儒家
文学
认识功能
理论成熟
儒家著作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凯
机构
内江师专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6-130,139,共6页
文摘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李凯苏辙为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艺思想虽不如其兄苏轼那样丰富全面,但散见于苏辙文集中的文艺思想仍是很丰富和富有特色的。以“养气”说为核心,苏辙的文艺思想涉及到了文学与生活、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
关键词
苏辙
文艺思想
“养气”
“文气”说
“气”
中国
文学
苏轼
古代文论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批评史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论诗歌的本质
11
作者
姜小青
于维璋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116-119,127,共5页
文摘
刘勰论诗歌的本质姜小青,于维璋近人刘师培曾说:"刘氏《文心雕龙》,集论文之大成;钟氏《诗品》,集论诗之大成。"(《刘中叔先生遗书》)刘勰论文,确广涉深探,其中于诗,更有精道。在中国,伴随着诗歌的大量出现,从理论上探讨"诗是什么"就成为必然。《尚书·尧...
关键词
刘勰
创作主体
诗歌本质
文学
艺术
《文心雕龙》
文学
理论
社会
功能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自觉意识
社会
性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文艺思想散论
12
作者
刘清华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63-65,共3页
文摘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探讨了孔子的文艺思想:一、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所揭示的文艺客观规律,把文艺的社会作用概括得颇完整、全面;二、孔子对待现实、人生,对待社会、政治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一系列文艺论述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的理论源头;三、孔子关于文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观点,至今仍有值得认同的因素;四、孔子的“中和”美学观,体现了他对美的客观认识,只是在主观反映时,与其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观相交织,其美学观中的进步意义显得隐晦。
关键词
孔子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兴观群怨”说
文学
的
社会
作用
文学
作品
美学观
教育
作用
现实主义
内容和形式
“中和”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鲁迅关于文学社会作用有限性观念的知识学浅析
王子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美感作用是文学社会作用的中心
《文艺理论研究》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社会道德视角看短篇小说A&P
高绍邦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学的情意本体论纲要——文学理论元问题研究
夏之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坚持党性原则,繁荣文艺创作——重读《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饶德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李贽、冯梦龙论文学的“教”
郑兴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司马迁的文学观
李伯敬
《高校教育管理》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陆机《文赋》的艺术辩证意识
范天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诗可以兴”和孔子说《诗》
胡山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苏辙文论的价值及地位——兼论古代“文气”说
李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刘勰论诗歌的本质
姜小青
于维璋
《齐鲁学刊》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孔子文艺思想散论
刘清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