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七年”时期中央文学研究所对文学新人的培养
1
作者 施学云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十七年”时期,中央文学研究所开启社会主义文学新人培养工程,培养新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办学模式方面,侧重“小而精”的培训,招生计划、教学安排、师资队伍配备等体现了培养工农文学新人的诸多努力与创新。办学理念方面,既自由活泼,... “十七年”时期,中央文学研究所开启社会主义文学新人培养工程,培养新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办学模式方面,侧重“小而精”的培训,招生计划、教学安排、师资队伍配备等体现了培养工农文学新人的诸多努力与创新。办学理念方面,既自由活泼,鼓励讨论争鸣;又严肃紧张,突出政治规训。办学质量评价方面,尽管人们常常诟病中央文学研究所培养的大作家和创作的名作品少,但综合考量其办学目标定位、生源质量与培养成效,大体实现了办学初衷,且对20世纪50—70年代乃至新时期初始作家队伍建设和文学生态建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中央文学研究所 文学新人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阅读开启想象,以阅读滋养心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园先生访谈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园 李节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1,共6页
2010年5月24日,赵园先生应语文出版社之邀.就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化等问题作演讲。这个话题不属于赵园先生的专业范围,她所致力的专业领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明末清初思想史研究。但赵目先生认为,关注文化,关注文化产业并阐... 2010年5月24日,赵园先生应语文出版社之邀.就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化等问题作演讲。这个话题不属于赵园先生的专业范围,她所致力的专业领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明末清初思想史研究。但赵目先生认为,关注文化,关注文化产业并阐述自己的真实看法.是一个人文学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她关心教育,2009年“两会”期间,作为政协委员的她就曾经呼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首在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阅读 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化 想象 心性 发展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文学研究所与作家培养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向阳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3期28-38,共11页
中央文学研究所就是我国第一所专门以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为己任的文学机构,它被人们称为作家培养的"黄埔军校"。它所开展的文学教育工作以及相关文学创作活动,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当代文学新... 中央文学研究所就是我国第一所专门以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为己任的文学机构,它被人们称为作家培养的"黄埔军校"。它所开展的文学教育工作以及相关文学创作活动,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当代文学新人的培养作出的积极努力,对当代作家培养机制的有益探索,对促进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成与建构,是一种历史贡献,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时,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一特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教育机构是不容遗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文学研究所 文学教育 作家培养 文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广泛的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赵园教授
4
作者 桑哲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4年第12期2-3,共2页
赵园,女,河南尉氏人,1945年2月生于兰州,196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10月北大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 赵园,女,河南尉氏人,1945年2月生于兰州,196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10月北大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赵园自选集》及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等。主要代表作有:《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城与人》、《沈从文名作欣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能力 阅读 教师 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教授 理解 广泛 文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研究所到文学讲习所:论当代作家培养机制的演变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天舒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3期57-61,共5页
中国当代文学体制与苏联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由中国作协主办的中央文学研究所(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为文学研究所),也被认为"在基本任务、管理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处处显示出苏联高尔基文学院的突出影响"。专著... 中国当代文学体制与苏联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由中国作协主办的中央文学研究所(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为文学研究所),也被认为"在基本任务、管理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处处显示出苏联高尔基文学院的突出影响"。专著《丁玲与文学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所 中国当代 作家培养 讲习所 演变 苏联文学 文学体制 中国作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亲历外国文学研究所之曲折路(1964~1975年)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平凡 王素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1,共7页
王平凡从20世纪50年代起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党政领导职务,现已年逾九旬。近几年来在女儿王素蓉的帮助下,他根据掌握的材料、个人记忆和走访,陆续写出《我亲历外国文学研究所之曲折路》... 王平凡从20世纪50年代起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党政领导职务,现已年逾九旬。近几年来在女儿王素蓉的帮助下,他根据掌握的材料、个人记忆和走访,陆续写出《我亲历外国文学研究所之曲折路》《民族文学研究所创建和发展纪事》等,从中读者可以看到,中国最高文学研究机构几十年来曲折坎坷的行进痕迹。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75年 外国 50年代 20世纪 领导职务 个人记忆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资源”与“友邦经验”——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被引量:1
7
作者 叶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9-206,共8页
20世纪中国的文学体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可以分为前后两段时期。前一段时期以作家个体创作、文学市场自发调节为主要特征。后一段时期则以国家把文学工作者全部包下来、把文学活动全部管控起来为主要特征。对文学新人的培... 20世纪中国的文学体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可以分为前后两段时期。前一段时期以作家个体创作、文学市场自发调节为主要特征。后一段时期则以国家把文学工作者全部包下来、把文学活动全部管控起来为主要特征。对文学新人的培养工作自然也是如此。新人培养工作不仅事关共和国文学事业的整体、科学发展,更关乎政权意识形态的长期、持续稳定。既然如此,对于作家而言,是任由他们自由自发生长,还是有意识地去培养、引导和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所 本土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 经验 自发调节 文学工作者 文学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文学研究所简介
8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 属于校级科研机构,同时也是陕西省高校中首家专门研究陕西文学的专业性学术组织,是学校优先发展支持建设的重点特色实体研究所之一。
关键词 文学研究所 陕西文学 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 科研机构 学术组织 优先发展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文学研究所举办《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作品理论研讨会
9
作者 超英 泉淙 《北方论丛》 1986年第3期53-53,共1页
1986年3月4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哈尔滨召开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作品理论研讨会。来自省会的大专院校、科研、新闻、出版等十多个单位的教师、研究生、理论工作者、编辑、记者七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关键词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作品 理论工作者 大专院校 哈尔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在艺术分院成立
10
《阴山学刊》 2001年第2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包头师范学院 儿童文学研究所 艺术分院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与提高:“工农兵文学”的作家培养和创作实践——以丁玲主持的中央文学研究所(1950—1953)为中心
11
作者 陈彩霞 《现代中文学刊》 2024年第6期45-53,共9页
中央文学研究所是与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相伴而生的文学教育机构。在丁玲主持时期,以培养“工农兵文学”为目标,文研所既借鉴了苏联高尔基文学院的模式,也以《讲话》所规定的“延安道路”为准绳,在“普及”中追求“提高”,并倡导工农兵作... 中央文学研究所是与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相伴而生的文学教育机构。在丁玲主持时期,以培养“工农兵文学”为目标,文研所既借鉴了苏联高尔基文学院的模式,也以《讲话》所规定的“延安道路”为准绳,在“普及”中追求“提高”,并倡导工农兵作家“深入生活”以更新自身的创作。中央文研所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培养“党自己的作家”的探索,也为当下以爱荷华大学模式为范本的创意写作提供一种中国式的来源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中央文学研究所 工农兵文学 创意写作 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研究所”提案为何夭折?--陈荒煤一封未刊信跋
12
作者 亚思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9,共6页
1980年12月9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的陈荒煤,就“全国鲁迅研究所”成立和《鲁迅大辞典》的编撰问题致信周扬(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和胡乔木(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阐述自己的看法。在1980年代,“鲁迅研究所”是否... 1980年12月9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的陈荒煤,就“全国鲁迅研究所”成立和《鲁迅大辞典》的编撰问题致信周扬(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和胡乔木(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阐述自己的看法。在1980年代,“鲁迅研究所”是否成立,曾是鲁迅研究界学者十分关注、也是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个问题,但最终这一提案却胎死腹中;而《鲁迅大辞典》的编撰,从上马到最终出版,也经历了25年的时光。为何如此,陈荒煤这封信或许可以钩沉出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鲁迅研究 陈荒煤 提案 中央书记处 80年代 胡乔木 副部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岁逢“甲子”话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13
作者 马宏柏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学术研讨会 共和国 研讨会综述 文学评论》 中国文学研究 扬州大学 知名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学研究要开拓新视野——谈一个研讨会和一本论文集
14
作者 郭豫适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传统文学 论文集 学术研讨会 文学评论》 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生活 中国传统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韵文学翻译研究拾零(之一)
15
作者 杜凤刚 《日语知识》 2012年第1期46-47,共2页
【原诗】天の原振りさけ見れば春日なる三笠の山に出し月かも【试译】翘首春日连天远,三笠山头月如初。1979年年底,在《日语学习与研究》创刊号上,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的李芒先生,以《和歌汉译问题小议》[1]为题,发... 【原诗】天の原振りさけ見れば春日なる三笠の山に出し月かも【试译】翘首春日连天远,三笠山头月如初。1979年年底,在《日语学习与研究》创刊号上,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的李芒先生,以《和歌汉译问题小议》[1]为题,发表了关于和歌、俳句翻译问题的见解,因此引起了一场中日两国学者广泛关注的,关于日本和歌、短歌、俳句翻译形式问题的讨论。1979年创刊以来的一个时期里,《日语学习与研究》几乎每一期都会刊登有关和歌、短歌、俳句翻译或相关内容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日本 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日语学习 文学研究所 汉译问题 翻译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文学新人培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今年是鲁迅文学院建院70周年。70年来,这所以鲁迅命名的专门培养作家的特殊学校先后经历了三个办学阶段,即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和鲁迅文学院。相对于中央文学研究所的较为充分的研究,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研究... 今年是鲁迅文学院建院70周年。70年来,这所以鲁迅命名的专门培养作家的特殊学校先后经历了三个办学阶段,即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和鲁迅文学院。相对于中央文学研究所的较为充分的研究,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研究显得尤为不足,本文试图在此方面做出一些尝试和努力。1953年11月,根据文化部对丁玲提交的"中央文学研究所改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报告批复,"中央文学研究所"(简称文研所)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简称文讲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新人 中央文学研究所 鲁迅文学 丁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会议在京举行
17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4,共1页
2013年4月20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中莎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组织承办。著名翻译家、学者许渊冲教授、屠岸先生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上海、重庆和湖北等全国各地的若干学者和... 2013年4月20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中莎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组织承办。著名翻译家、学者许渊冲教授、屠岸先生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上海、重庆和湖北等全国各地的若干学者和世界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研究 外国文学 学会 中国 文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 翻译家 许渊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培养研究
18
作者 叶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0-206,共7页
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简称文研所)成立,到更名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简称文讲所),再到定名鲁迅文学院(简称鲁院),共和国这所以专门培养作家为己任的特殊学校,已经走过了70多个年头。建院以来,鲁院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当代作家,也包括... 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简称文研所)成立,到更名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简称文讲所),再到定名鲁迅文学院(简称鲁院),共和国这所以专门培养作家为己任的特殊学校,已经走过了70多个年头。建院以来,鲁院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当代作家,也包括数以百计的少数民族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作家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 鲁迅文学 中央文学研究所 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十年日本文学研究的成就与方法国际研讨会——庆贺严绍璗先生七十华诞”在北京大学举行
19
作者 王立群 《云梦学刊》 2010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2010年8月28日,由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同窗会、北京大学出版社与清华大学外语系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后援,“中国三十年日本文学研究的成就与方法国际研讨会——庆贺严绍璗先生七十华诞”在北京大学英杰国际会议中心举... 2010年8月28日,由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同窗会、北京大学出版社与清华大学外语系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后援,“中国三十年日本文学研究的成就与方法国际研讨会——庆贺严绍璗先生七十华诞”在北京大学英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研究所 国际研讨会 三十年 日本 成就 北京外国语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论文集·概论、文论卷(1980—2017)》前言
20
作者 孙之梅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年第1期4-12,共9页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收录1949至1979年30年间近代文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对建国以来近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作了一次阶段性总结。此后,近代文学研究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秋雨,又走过...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收录1949至1979年30年间近代文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对建国以来近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作了一次阶段性总结。此后,近代文学研究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秋雨,又走过了40年,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决定接续上一次的论文编选,追踪1980—2017年40年来的近代文学研究的轨迹,为近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做一点继往开来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学研究 中国近代文学 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前言 文论 阶段性总结 研究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