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诗文评”到“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学知识生产与体系建构
1
作者
余来明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5,共9页
中国传统以文苑传、作家作品批评等为典型形式的文学知识叙述,在晚清以降的知识转型实践中逐渐为西来的文学史著述所取代。二者基于不同的制度、结构进行知识生产,由此建构的知识形态虽存在某些相通之处,但在知识对象、观念、秩序以及...
中国传统以文苑传、作家作品批评等为典型形式的文学知识叙述,在晚清以降的知识转型实践中逐渐为西来的文学史著述所取代。二者基于不同的制度、结构进行知识生产,由此建构的知识形态虽存在某些相通之处,但在知识对象、观念、秩序以及叙述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传统“诗文评”“文苑传”基于“知人论世”“摘录评点”等原则建构知识,注重阅读经验的跨代传递,文本感悟的个体差异,同时又与“文”的复杂、多面内涵相互交错,杂合伦理、政治、审美等多重特征。现代文学史则建立在纯化的“文学”观念之上,以现代化历史叙述的系统性、科学性为根本追求,将来自社会、政治的认知作为文学知识建构的思想原则。古今文学知识生产所呈现的结构性转变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文学知识体系的重大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文评
文学
史
文学知识
生产
文学知识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诗文评”到“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学知识生产与体系建构
1
作者
余来明
机构
武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5,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学术话语古今演变研究”(22JJD7500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人才项目“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生成与建构”(22VRC18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传统以文苑传、作家作品批评等为典型形式的文学知识叙述,在晚清以降的知识转型实践中逐渐为西来的文学史著述所取代。二者基于不同的制度、结构进行知识生产,由此建构的知识形态虽存在某些相通之处,但在知识对象、观念、秩序以及叙述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传统“诗文评”“文苑传”基于“知人论世”“摘录评点”等原则建构知识,注重阅读经验的跨代传递,文本感悟的个体差异,同时又与“文”的复杂、多面内涵相互交错,杂合伦理、政治、审美等多重特征。现代文学史则建立在纯化的“文学”观念之上,以现代化历史叙述的系统性、科学性为根本追求,将来自社会、政治的认知作为文学知识建构的思想原则。古今文学知识生产所呈现的结构性转变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文学知识体系的重大转折。
关键词
诗文评
文学
史
文学知识
生产
文学知识体系建构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诗文评”到“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学知识生产与体系建构
余来明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