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述可靠性与文学真实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江守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叙述可靠性侧重具体的文本策略,文学真实性侧重总体的呈现效果。就修辞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通过叙述者体现出隐含作者的修辞策略,让文学真实性在叙述层面获得保障;就认知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有赖于读者的视角机制,文学真实性是读者... 叙述可靠性侧重具体的文本策略,文学真实性侧重总体的呈现效果。就修辞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通过叙述者体现出隐含作者的修辞策略,让文学真实性在叙述层面获得保障;就认知学路径而言,叙述可靠性有赖于读者的视角机制,文学真实性是读者形成视角机制的潜在基础。如果考虑真实作者的因素,依靠隐含作者修辞或读者认知的叙述可靠性又会出现新的情况,这些新情况导致文学真实性的多样化。由于叙述可靠性和文学真实性的着眼点不同,叙述可靠性与文学真实性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关系:或者是叙述可靠但给人感觉不真实,或者叙述不可靠但给人感觉真实。此外,随着接受语境的变化,叙述可靠性和文学真实性自身也会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可靠性 文学真实性 修辞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学真实性的再思考
2
作者 王纪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0-44,共5页
真实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也是读者对文学的首先的要求。但是对待艺术的真实性一直存在着片面的理解,特别在近几十年的文学理论中被搞得混乱不清。例如要求现实的描绘同现实本身完全相似,要求艺术形象酷似原物,把艺术当作原物的复制品、替... 真实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也是读者对文学的首先的要求。但是对待艺术的真实性一直存在着片面的理解,特别在近几十年的文学理论中被搞得混乱不清。例如要求现实的描绘同现实本身完全相似,要求艺术形象酷似原物,把艺术当作原物的复制品、替代物和仿造品,认为理想的艺术是一种与现实完全不分的艺术等等,这些都是对真实性的误解,是受直观反映论影响的结果。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发现和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所以它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思考 生活真实 文学理论 仿造品 独创性 现实主义 可然律 文学真实性 必然律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再认识
3
作者 张立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81-82,共2页
对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再认识张立国如果说小说是艺术的真实,那么报告文学则是真实的艺术。优秀的报告文学应该具有尖锐的现实性和严格的真实性。这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灵魂。长期以来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各有不同看法,可概括如下几种:其... 对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再认识张立国如果说小说是艺术的真实,那么报告文学则是真实的艺术。优秀的报告文学应该具有尖锐的现实性和严格的真实性。这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灵魂。长期以来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各有不同看法,可概括如下几种:其一认为必须绝对真实,不允许合理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真实性 报告文学 合理想象 再认 虚构论 真实性问题 文学手段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真实性推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晓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15,共4页
什么是文学的真实性,或者说文学的真实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真实?这是一个曾有过许多争论的问题。而通常最有市场或最不易被驳倒的解说总是:文学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但又不能违背生活真实,而是对生活本质和规律的反映。长期以来,我总觉得... 什么是文学的真实性,或者说文学的真实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真实?这是一个曾有过许多争论的问题。而通常最有市场或最不易被驳倒的解说总是:文学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但又不能违背生活真实,而是对生活本质和规律的反映。长期以来,我总觉得这一解说既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它似乎有非常充分和正确的理论与逻辑作基础,但又似乎并未真正说中问题的真相。或许正如有人说的,是中国式的辩证法(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或“形势大好,但也有问题,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形势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真实性 文学作品 生活真实 现实性 “本质论” 科学真理 艺术形式 《变形记》 生活的本质 推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的真实性说开去
5
作者 马小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2-54,共3页
苏:我指的是赫西俄德、荷马和其它诗人所做的,他们做了一些虚构的故事,过去讲给人听,现在还讲给人听。 阿:但是你指的究竟是哪些?你看出他们的什么毛病? 苏:应该指责的最严重的毛病是说谎,而且谎还说得不好。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 苏:我指的是赫西俄德、荷马和其它诗人所做的,他们做了一些虚构的故事,过去讲给人听,现在还讲给人听。 阿:但是你指的究竟是哪些?你看出他们的什么毛病? 苏:应该指责的最严重的毛病是说谎,而且谎还说得不好。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对文学艺术的指控,尽管他带有偏见,但它无意间击中了文学艺术真实性的要害,同时也点出了文学艺术之伟大所在。几千年来,尽管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现代人对宇宙、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性 文学的价值 文学艺术 现实对象 文学真实性 解释世界 象征隐喻 语言 赫西俄德 虚构的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真实性与真实的文学性——关于文学的虚构与非虚构 被引量:7
6
作者 晏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107,共6页
作为一个文学概念的非虚构写作虽然与文学的虚构性创作表现出不一样的艺术特征,但在对美的追求上殊途同归,二者并不截然对立。基于此,将文学虚构与非虚构结合起来,立足于具体创作实践,从文学的真实性与真实的文学性两个层面入手,在参考... 作为一个文学概念的非虚构写作虽然与文学的虚构性创作表现出不一样的艺术特征,但在对美的追求上殊途同归,二者并不截然对立。基于此,将文学虚构与非虚构结合起来,立足于具体创作实践,从文学的真实性与真实的文学性两个层面入手,在参考相关论者的论述基础上,一方面将非虚构写作纳入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传统性视域进行思考,强调非虚构写作并非对虚构的反叛,而是相得益彰的补充与交融;另一方面结合当今消费时代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探讨当今社会日常生活中文学性的漫溢对非虚构写作具有的独特意义,从而不仅理解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特定文学形态的文学属性,而且也在理论上进一步确认非虚构写作的现实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真实性 真实文学 虚构 非虚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真实理论的发展
7
作者 吴秀明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4期109-114,共6页
历史文学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于它取材于历史生活,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因此自古以来即和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文学的“这一个”特性,是造成它的真实理论与一般文学的真实理论既相似又不相同,具有自己独特品格的根本所在。... 历史文学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于它取材于历史生活,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因此自古以来即和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文学的“这一个”特性,是造成它的真实理论与一般文学的真实理论既相似又不相同,具有自己独特品格的根本所在。近年来,有的同志提出历史文学真实可以不受历史真实的规范和约束,并认定建立在它的“这一个”属性基础上的真实理论“并无前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学 文学真实性 中国古代历史 历史真实 史传文学 真实 三国演义 独特品格 历史事实 中国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想象在真实的轨道上展翅飞翔——报告文学想象漫谈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荣纲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73-79,共7页
长期以来,关于报告文学真实性的问题引起的争论,大都与想象连在一起。有些同志认为报告文学要求真实,所以就不能想象;有些同志认为报告文学容许想象,所以可以虚构。前者把想象与真实对立起来,后者把想象与虚构等同起来,这些片面的看法,... 长期以来,关于报告文学真实性的问题引起的争论,大都与想象连在一起。有些同志认为报告文学要求真实,所以就不能想象;有些同志认为报告文学容许想象,所以可以虚构。前者把想象与真实对立起来,后者把想象与虚构等同起来,这些片面的看法,对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都是不利的。到底报告文学创作中是否容许想象,想象的作用如何,报告文学中的想象与其他文艺创作中的想象有什么区别,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如何更好地展开想象,本文想联系作品谈谈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创作 文学想象 文艺创作 想象力 真实材料 作品 虚构 作者 轨道 文学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性、历史主义及其他──关于评价反映农业合作化作品之我见
9
作者 郭正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5-81,125,共8页
真实性是评价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标准。文学的真实性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其根本内涵是真实地反映现实关系。历史主义要求观察历史现象,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尊重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优秀文艺作品,真实... 真实性是评价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标准。文学的真实性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其根本内涵是真实地反映现实关系。历史主义要求观察历史现象,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尊重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优秀文艺作品,真实地描写了这场有千百万群众参加的历史性变革,艺术地反映了它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塑造了一大批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精神的农村新人形象,有的还达到了艺术典型的高度,向人民大众提供了一幅幅人民共和国建设社会主义一段实践的历史画卷,它的重大思想艺术价值是不应该否定的。文艺评论要改变从主观出发的批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才会激励文学家贴近现实、深入时代的生活大潮,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真实性 历史主义 农业合作化 “美学──历史”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向诗与倾向应从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马恩论现实主义倾向性与真实性的关系
10
作者 郎保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54-58,共5页
文学真实性和倾向性,分别体现着文学与反映客体和文学与认识立体的关系,是文学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美学属性,是文学美学价值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和标志。但是,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看到,由于文学创作是由主体来反映客体的,所以文学的真实性,并不... 文学真实性和倾向性,分别体现着文学与反映客体和文学与认识立体的关系,是文学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美学属性,是文学美学价值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和标志。但是,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看到,由于文学创作是由主体来反映客体的,所以文学的真实性,并不是纯客观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真实性 文学倾向性 马克思恩格斯 不同性质 文学作品 文学美学价值 现实主义 艺术形象 生活真实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再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11
作者 邹贤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7-22,共6页
在报告文学理论中,真实性的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是研究报告文学的基础.从报告文学的发展来看,真实性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被提出来讨论,也不是一开始就很尖锐的.当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刚刚产生的时候... 在报告文学理论中,真实性的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是研究报告文学的基础.从报告文学的发展来看,真实性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被提出来讨论,也不是一开始就很尖锐的.当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刚刚产生的时候,它基本上属于新闻的范畴,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正由于它的根是扎在“新闻”这个土壤里,所以人们对它的真实性问题没有什么争议.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报告文学逐渐从新闻领域走进文学领域的时候,真实性的问题就引起了作家和读者的关注.报告文学的历史还告诉我们,当报告文学在某一个时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出现繁荣局面的时候,真实性的问题往往也提得比较尖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文学真实性 文学样式 报告文学创作 新闻真实性 报告文学作品 艺术概括 素材 作家 艺术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晓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9-113,共5页
论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丁晓原中国的报告文学理论研究滥觞于30年代。40年代是报告文学理论的奠基与发展时期。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从总体而言,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还是相当活跃的。此间发表有百余篇的研究文字,... 论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丁晓原中国的报告文学理论研究滥觞于30年代。40年代是报告文学理论的奠基与发展时期。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从总体而言,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还是相当活跃的。此间发表有百余篇的研究文字,大大超过了已有的累计。活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干预生活 文学理论 五六十年代 文学 文学真实性 刘白羽 基本形 报告文学研究 典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衍对报告文学的译介、倡导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晓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报告文学 文学真实性 包身工 报告文学创作 “左联” 理论观点 时代的报告 文学 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写真实”是错误的
14
作者 文中 《文艺理论研究》 1980年第3期184-184,共1页
今年《红旗》第四期发表的《对“写真实”说的质疑》一文.从根本上否定了“写真实”这个口号,畅广元在《否定“写真实”是错误的》(《陕西师大学报》今年第三期)一文中,针锋相对地进行了反驳。
关键词 真实 自然主义 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 否定 理想与现实 生活真实 针锋相对 文学真实性 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报告文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光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4期89-90,共2页
读了《漫谈文学的轻骑兵——报告文学》(见本刊上期,以下简称《漫谈》)一文,有些不同看法。其一,报告文学的题材也要多样化。《漫谈》说,报告文学“描写的是当代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英雄模范人物。”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实现新时... 读了《漫谈文学的轻骑兵——报告文学》(见本刊上期,以下简称《漫谈》)一文,有些不同看法。其一,报告文学的题材也要多样化。《漫谈》说,报告文学“描写的是当代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英雄模范人物。”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生活 报告文学 文学真实性 典型意义 题材 绝对真实 四人帮 艺术处理 英雄模范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登·怀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学对新历史主义小说批评的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芸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海登·怀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学对评析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真实性问题有多方面的启示,包括历史话语自身的虚构性,历史真实性包含的主观因素和不稳定性,以及历史真实性与文学再现模式和意义揭示相关等。借助怀特的理论,本文认为,新历史... 海登·怀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学对评析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真实性问题有多方面的启示,包括历史话语自身的虚构性,历史真实性包含的主观因素和不稳定性,以及历史真实性与文学再现模式和意义揭示相关等。借助怀特的理论,本文认为,新历史主义小说在精神实质上质疑传统历史的真实性和颠覆传统的历史观,其历史真实性很薄弱,在文学真实性方面则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虚构 历史真实性 文学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小卒》与《死而未死》——兼论司马辽太郎历史小说的创作态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永良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4期86-89,共4页
司马辽太郎的<无名小卒>与其历史小说<死而未死>第四章都是以井上馨暗杀事件为素材的.<无名小卒>作为一篇叙事散文,详细记述了作者搜集、整理有关历史人物的历史资料的整个过程,而这些资料在<死而未死>中均得... 司马辽太郎的<无名小卒>与其历史小说<死而未死>第四章都是以井上馨暗杀事件为素材的.<无名小卒>作为一篇叙事散文,详细记述了作者搜集、整理有关历史人物的历史资料的整个过程,而这些资料在<死而未死>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这说明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是严格按照'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原则创作的,历史真实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郁太郎 明治维新 井上馨暗杀事件 历史真实性 文学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完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1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6-97,共2页
1990年1月6日《文艺报》发表朱辉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现代中国文学》一文,文末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实中国民族传统结合之后,一方面使它更有效地指导了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另一方面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那就是实际上是... 1990年1月6日《文艺报》发表朱辉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现代中国文学》一文,文末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实中国民族传统结合之后,一方面使它更有效地指导了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另一方面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那就是实际上是根据理论家们对中国现实和传统的理解,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获取他们在现实中所需要的,这就势必会突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原理的某些方面并发展它们,而同时忽视了它的另一些方面。由于对文艺大众化的强调,对恩格斯提出的典型性就相对忽略了。除了现实主义以及相应的文学真实性、文学典型性原则,以及现实主义的倾向性,党性原则,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以及文艺大众化原则等之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还有更多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典型性 民族传统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创作实践 劳动人民 倾向性 文学真实性 文艺大众化 现代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论《废都》,议论精神文明
19
作者 何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废都》 议论精神 文学真实性 《金瓶梅》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文学创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哲学随想(三则)
20
作者 张弘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5-71,共7页
关键词 哲学随想 雕塑艺术 黑格尔 熊秉明 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绝对理念 意识形态 柏拉图 文学艺术的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