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自觉”
1
作者 王金山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6期81-85,共5页
近年来,对文学本质、本体的探讨甚嚣尘上,众多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研究者都只从文学的艺术审美形式方面理解"文学的自觉"。这造成了许多理论上的误区,比如,将文学的本质狭隘化,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艺术。以此为基础,造成对文学功... 近年来,对文学本质、本体的探讨甚嚣尘上,众多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研究者都只从文学的艺术审美形式方面理解"文学的自觉"。这造成了许多理论上的误区,比如,将文学的本质狭隘化,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艺术。以此为基础,造成对文学功能认识的简单化、牵强化。本文认为,文学的本质应该从文学表现时代生活、作家个人独特情感出发去探求,文学本质之底线,绝非是艺术形式问题。从对文学本质认识的唯物主义视角为立足点,本文提出"文学的自觉"更重要的是文学历史内容的自觉,而不是单纯的"为艺术而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本质 文学的自觉 艺术审美形式 历史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千年文学史,百年人生情怀咏叹史!——关于文学生命本质的新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1-702,共12页
唐诗为什么能为我们抒情?三千年文学史为什么是百年人生情怀咏叹史?一言以蔽之,文学是人学。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看,作为文学对象的"人"和"人性"有双重性:从质的方面说,指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普遍人性;从量的方面说,指有... 唐诗为什么能为我们抒情?三千年文学史为什么是百年人生情怀咏叹史?一言以蔽之,文学是人学。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看,作为文学对象的"人"和"人性"有双重性:从质的方面说,指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普遍人性;从量的方面说,指有限的个体生命的百年情怀。前者是指文学对象的生命特质,后者是指文学对象的生命范围。因此说"文学是人学",不如说文学是人心学,是审美人性学。三千年文学史,就其精神母题而言,实质是百年人生情怀的咏叹史。由此出发,对唐诗为我们抒情、经典为我们咏怀、以及文学的永恒主题、经典的永恒价值、古典的现代意义等问题,可以获得更合理的解释和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句诗 隐木括词 文学的本质 经典的意义 文学研究指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本质论的存在论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中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9-216,共8页
当代的文学反本质论在解构主义的语境下重新提出了文学本质论为何及其何以可能的问题,对上述问题的回应需要从存在论层面对文学本质论的内涵及其可能性进行探讨。文学的本质指涉文学存在,文学本质论是对文学存在的理论阐释。文学本质论... 当代的文学反本质论在解构主义的语境下重新提出了文学本质论为何及其何以可能的问题,对上述问题的回应需要从存在论层面对文学本质论的内涵及其可能性进行探讨。文学的本质指涉文学存在,文学本质论是对文学存在的理论阐释。文学本质论是文学研究的首要课题、文艺学的元理论。文学本质论奠基其中的存在论区域显示为"文学是什么""文学如何是"和"文学是"三个区间的区分着的统一。对文学本质论的存在论区域的清查,使形形色色的文学本质论的合法性根据及其边界得以洞察,从而使具体形态的文学本质论的本质性力量得以释放,文学理论研究乃至文学研究由此才得到源始的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本质 文学存在 文学研究 文学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本质三要素——对文学本质的重新思考
4
作者 曹顺庆 《当代文坛》 1987年第2期30-33,共4页
文学的本质,如斯芬克司之迷,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 不过,文学的本质问题,在我国文坛似乎已经解决了。不信请看,建国后至今所出版的《文学概论》,总数不下十七、八本,这许多“自成一家之言”的著作,都异口同声地说,文学的本质是“... 文学的本质,如斯芬克司之迷,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 不过,文学的本质问题,在我国文坛似乎已经解决了。不信请看,建国后至今所出版的《文学概论》,总数不下十七、八本,这许多“自成一家之言”的著作,都异口同声地说,文学的本质是“形象”咸者说是“典型形象”。然而且慢,所谓“形象本质论”,夷考其实,却令人疑窦丛生。诚然,“典型形象”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之一”却并非“唯一”!如果企图用一个基本特征去解释古今中外那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质 形象本质 文学的本质 典型形象 三要素 文采美 重新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派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化的文学概论研究及教学》简介 被引量:2
5
作者 曾永成 艾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7-88,共2页
提要:以“生态论文艺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概论》课程内容进行革命性重构,重新阐述了《文学概论》中许多带根本性的问题,如: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功能、现实主义论、文艺的形态、文艺生产等。
关键词 生态论 文艺学 文学的本质 文学功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学体裁学的学术史 被引量:15
6
作者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0-26,共7页
我国学者对民间文学体裁的谈论 ,自古就有。然而涵义却同我们今天的研究不无差异。现代民俗学上的民间文学体裁学理论 ,包括了对学者和民众双方解释的研究。这种研究 ,从“五四”开始出现 ,但在近 2 0年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着重阐释这... 我国学者对民间文学体裁的谈论 ,自古就有。然而涵义却同我们今天的研究不无差异。现代民俗学上的民间文学体裁学理论 ,包括了对学者和民众双方解释的研究。这种研究 ,从“五四”开始出现 ,但在近 2 0年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着重阐释这方面的学术成果 ,一并讨论怎样讨论什么是民间文学的体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体裁学 民间文学艺术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口述实录文学”的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袁基亮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2期35-38,57,共5页
《当代文坛》从今年第六期开始,展开了关于“口述实录文学”的讨论。文章论述所及,不单局限于《北京人》这一作品本身,更主要地还就“口述实录文学”这一新的形式作了探讨。讨论确乎是有意义的,它涉及到了诸如文学的基本观念及其文学与... 《当代文坛》从今年第六期开始,展开了关于“口述实录文学”的讨论。文章论述所及,不单局限于《北京人》这一作品本身,更主要地还就“口述实录文学”这一新的形式作了探讨。讨论确乎是有意义的,它涉及到了诸如文学的基本观念及其文学与时代、与生活的关系等理论问题。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更带普遍性的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实录文学 《北京人》 文学形式 《美国梦寻》 作品 美感作用 虚构文学 美国民族 文学 文学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自律性:追寻与建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实质论 被引量:7
8
作者 杨金才 《外国语文》 1995年第3期1-6,共6页
文学的自律性:追寻与建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实质论杨金才古往今来,多少贤者圣人都跃跃欲试,试图赋予文学一个科学的、准确的、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意义,但事实上至今都没有谁能恰如其分且又毫无异议地给文学下个定义。因为文学... 文学的自律性:追寻与建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实质论杨金才古往今来,多少贤者圣人都跃跃欲试,试图赋予文学一个科学的、准确的、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意义,但事实上至今都没有谁能恰如其分且又毫无异议地给文学下个定义。因为文学现象实在太复杂了。从最早的《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批评 文学作品 自律性 文学研究 文学的本质 文学 什克洛夫斯基 文学理论 《红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研究——评《汉语言文学概论》
9
作者 刘双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I0007-I0007,共1页
汉语言文学实际上涵盖了汉语言和中国文学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从文字到文章,进而上升到民族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系统性范畴。进入互联网时代,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对当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诸多专家和学者积极投入到对于汉... 汉语言文学实际上涵盖了汉语言和中国文学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从文字到文章,进而上升到民族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系统性范畴。进入互联网时代,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对当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诸多专家和学者积极投入到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重新梳理和审视中,以响应时代的新需求和新使命。由王旗编写的、吉林文史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汉语言文学概论》一书,便是从动态发展的视角来解释文学的本质,审视理论的发展,对于研究当下汉语言文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文化发展规律 吉林文史出版社 文学的本质 互联网时代 跨文化交流 概论 启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命题下的海洋书写--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刍议(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清源 《南腔北调》 2020年第10期2-21,共20页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析辩本节尝试以上章所做的“海洋文学”定义与要素特征,印证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的成色,在廓清训诂讹误与感性评判的前提下,探求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的本质与特性。
关键词 海洋文学 海洋书写 文学的本质 要素特征 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略述
11
作者 姚鹤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共5页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算起来,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了.这20年当中,总的特点,借用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人物的话来讲,“现在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就以往的文学理论来说,确实已经“翻了一个身”...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算起来,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了.这20年当中,总的特点,借用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人物的话来讲,“现在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就以往的文学理论来说,确实已经“翻了一个身”,而“新的”则正着手在安排.这“新的”文学理论虽说学界同仁每个人可能会有一些朦胧的想法,但在整个学术界,意见却甚是分歧.现在在这个世纪之交,在我们面对未来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之时,回顾这一段我们走过的历程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观念 新时期 文学创作 主体性 80年代 反映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人文精神 文学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地历史地看待电影和电影文学
12
作者 李少白 《电影文学》 1985年第4期70-73,共4页
电影和电影文学的本质是什么?电影文学创作在整个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岐议,各国的电影实践家和理论家对此发表过许多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三十年代中期在法国,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 电影和电影文学的本质是什么?电影文学创作在整个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岐议,各国的电影实践家和理论家对此发表过许多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三十年代中期在法国,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电影的作者是谁?”结果得到的回答是众说纷纭。电影编剧查尔斯·斯巴克说:“我认为一部影片的成功,百分之四十靠编剧,百分之三十五靠演员,百分之二十五靠导演。换句话既,这三种人谁也不可能超过百分之五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创作 历史 辩证 电影编剧 文学的本质 艺术创作 理论家 三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丕文体学思想新解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红梅 《长江学术》 2012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各家中国文学批评史在谈及曹丕的文体论时,对“本同末异”的理解仅限于把“本同”理解为文学的本质,一切文章共有的本质和法则——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末异”理解为不同文体的表现形态、语言形式、体貌风格等各不相同。很少... 各家中国文学批评史在谈及曹丕的文体论时,对“本同末异”的理解仅限于把“本同”理解为文学的本质,一切文章共有的本质和法则——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末异”理解为不同文体的表现形态、语言形式、体貌风格等各不相同。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从文体的本质与功用角度来解读他的“文本同末异”与“四科八体”说,并把“文气”说与“文体”论结合起来研究其文体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论 曹丕 文学的本质 中国文学批评史 学思 “文气”说 思想感情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永恒的强者”——《白熊回家》读札
14
作者 张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0,共5页
近年来,石一枫的创作一直有着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无论是《世间已无陈金芳》《地球之眼》,还是《心灵外史》《借命而生》,均是关注"现实"的"宏大叙事"。石一枫特别擅长写"小人物",尤其是&qu... 近年来,石一枫的创作一直有着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无论是《世间已无陈金芳》《地球之眼》,还是《心灵外史》《借命而生》,均是关注"现实"的"宏大叙事"。石一枫特别擅长写"小人物",尤其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他认为:"作家写小人物,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大部分作家都是普通人,没有机会接触到大人物,没见过的能写得像吗?当然,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写好小人物更能体现文学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一枫 《地球之眼》 宏大叙事 文学的本质 小人物 现实主义 普通人 大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关于“文艺的科学”的构想及其对美学理论建设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永成 《郭沫若学刊》 1998年第4期32-41,70,共11页
关键词 郭沫若 “节奏” 文学的本质 文艺学 美学理论 文学本体 文艺理论 社会生活 主观表现 文学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传统如何重塑自己的文化身份?
16
作者 刘兰芷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3期88-89,共2页
在探讨中国文论的“古典传统与文化身份”时.我们应当注意从“古典传统”和“文化身份”两个维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文论”即“文学理论”.是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社会作用的一门学科.它是在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体系中... 在探讨中国文论的“古典传统与文化身份”时.我们应当注意从“古典传统”和“文化身份”两个维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文论”即“文学理论”.是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社会作用的一门学科.它是在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体系中诞生的名词.其内涵中所包蕴的逻辑性、体系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古典传统 理论研究体系 中国文论 文学的本质 文学理论 两个维度 西方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港台女作家疏远的语言世界
17
作者 宋杨 于悦 《戏剧之家》 2013年第2期60-60,共1页
林斤澜曾说过,写小说便是写一种文字。而我在阅读时,常沉溺于细细体味词、句、话之间的起伏跌落,寻章摘句,自甘坠入“形式主义的迷网”。形式学派认为,疏远是文学的本质。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著作《文学原理论》中讲到“文学... 林斤澜曾说过,写小说便是写一种文字。而我在阅读时,常沉溺于细细体味词、句、话之间的起伏跌落,寻章摘句,自甘坠入“形式主义的迷网”。形式学派认为,疏远是文学的本质。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著作《文学原理论》中讲到“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表达形式的地方就在于,它以各种方式使普通语言‘变形’,……使语言变得疏远”,“语言所表述的这个世界因此而焕然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世界 女作家 港台 文学的本质 形式主义 形式学派 文学语言 文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
18
作者 李志勇 《教师》 2013年第34期60-60,共1页
郭沫若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渎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充分发... 郭沫若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渎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充分发挥情感的判断作用、桥梁作用、移情作用,让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会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更趋于完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收到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感情表现 语文教育 文学的本质 教学过程 移情作用 教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叙事视角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
19
作者 吴丽娟 陈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4期52-53,共2页
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文学,小说与故事的最大不同在于小说需要叙述者站在一定位置讲述,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传统的小说三要素分析走向叙述学分析,不仅能充分展现小说叙述的种种魅力,还能更为科学地把握文学的本质。这一... 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文学,小说与故事的最大不同在于小说需要叙述者站在一定位置讲述,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传统的小说三要素分析走向叙述学分析,不仅能充分展现小说叙述的种种魅力,还能更为科学地把握文学的本质。这一切,都要从解读小说的叙述视角开始。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叙述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及区别,正确领会作者写作意图和叙事谋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文学 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 叙事谋略 叙述者 叙述学分析 文学的本质 小说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