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
作者 董学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67-72,85,共7页
关于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董学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日益成为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共识。这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它的紧迫性表现为现实的强烈需求,它的艰巨性表现为面临严峻而复杂的挑战... 关于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董学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日益成为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共识。这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它的紧迫性表现为现实的强烈需求,它的艰巨性表现为面临严峻而复杂的挑战。近十年来,文学理论界许多人为此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 理论工作者 学术成果 实事求是 实践活动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融合·创新: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拓展——“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春艳 普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7-120,F0003,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学理论研究 第十四届 21世纪 年会 学会 创新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原创性问题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刚健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2,共5页
探讨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原创性问题 ,对于清醒地认识我国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推动其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文学理论的原创性研究是有别于继发性研究的具有首创性、基础性和导引性的研究。目前 ,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原创性不足的原... 探讨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原创性问题 ,对于清醒地认识我国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推动其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文学理论的原创性研究是有别于继发性研究的具有首创性、基础性和导引性的研究。目前 ,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原创性不足的原因在于 :我国主流文学理论对西方文学理论的移植、学术研究受社会浮躁风气和消费价值导向的影响、学术批判力的弱化、问题意识的淡薄和文学理论与实践的疏离 ;而解决的途径有 :学术研究的实践关怀、问题意识的强化、学术批判力的强化、学术研究的超功利关怀和建立正确的学术研究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学理论研究 原创性 继发性 研究标准 主流文学 学术研究 学术批判力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展望:如何建构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于阿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2014年10月17-19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二百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他们围绕着会议的中心议题"百年文学理... 2014年10月17-19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二百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他们围绕着会议的中心议题"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这里不可能全面阐述此次会议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仅就其呈现的主要脉络,予以大致梳理和勾勒。值得关注的是,在谈论"中国文论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理论 文学理论研究 中国话语 文艺学研究 现代文论 科研单位 文学环境 文学经验 古代文论 理论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性问题(五篇)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学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共1页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科学性 中国 意识形态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与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审美走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季水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被中国学术理论界淡忘已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回归文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审美走向可概括为:在文学批评中,实现了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的回归;在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上...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被中国学术理论界淡忘已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回归文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审美走向可概括为:在文学批评中,实现了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的回归;在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上,实现了从哲学反映论向审美反映论的过渡,突出了文学的审美本性和情感特点;在文学本质的界定中,实现了从社会意识形态论向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转型,这一方面是从美学角度审视文学本质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对文学意识形态特性认识深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新时期 文学理论研究 审美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社会学: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范式
7
作者 杨向荣 刘永利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4,共5页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积极回应,其最终目的是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复归文学的审美指向和批判指向。修辞学在20世纪成为一门显学,修辞是如何在包括文学在内的话语活动中进行审美建构的,这就要走向转义修辞研究。转义中发生的不只是话语形式的变化,同时也重构了新的认知内容,这正体现了人们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审美需求。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通过对寓言的起源、主角、原型和形式展开研究,可以看到寓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关键在于它"言此意彼"的言说方式。恶作剧是先锋派重要的艺术行为理路。波希米亚恶作剧是先锋派最具杀伤力的独门武器,一种特殊的形式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文化社会学 理论研究体系 范式 文学性” 文学原理 终极目的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论新视野与当代话语实践——“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与当代话语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
8
作者 段吉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76,共1页
2015年11月13日至15日,“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与当代话语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 2015年11月13日至15日,“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与当代话语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 当代文论 第八届年会 学术研讨会 诗学研究 话语实践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
9
作者 冯宪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共6页
关键词 共和国50周年 文学理论研究 科学性 现代性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论话语中的韦勒克批评理论——评支宇著《文学批评的批评——韦勒克文学理论研究》
10
作者 彭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多元文论话语 文学批评的批评——韦勒克文学理论研究 学术创新 文论建设 文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文勋先生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观点和阐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云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著名学者、文学理论家和文艺美学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元老,亲眼目睹与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历程中的许多重大的学术事件和理论思想的变迁,尤其是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研究 张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学理论 著名学者 学科建设 美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文化力量,提升国民文化素养——评《文学理论研究》
12
作者 马福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文学艺术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中积淀的瑰宝,文学作品凝聚着文人思想,承载着古人理想的心灵追求,更是历史发展的文化写照,由此可见文学的珍贵价值。文学的传承与弘扬是我国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文化追求,无论是国家文化发展... 文学艺术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中积淀的瑰宝,文学作品凝聚着文人思想,承载着古人理想的心灵追求,更是历史发展的文化写照,由此可见文学的珍贵价值。文学的传承与弘扬是我国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文化追求,无论是国家文化发展政策的规章化要求,还是教育推出的学习内容,亦或是社会文化生活的自发性研究,都对当今文学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文学的扩散与传播提供了更为多元的文化资源,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国民文化素养 文化力量 凝聚 文化发展政策 社会文化生活 文学艺术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围当下文艺理论困境的多元探求——2013年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次年会暨“文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水远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26,共3页
2013年8月15日-18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研究室、湖南省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由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省级重点学科、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承办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次年会暨... 2013年8月15日-18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研究室、湖南省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由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省级重点学科、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承办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次年会暨“文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以高建平教授为会长的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理论研究 文艺理论 学术研讨会 文化发展 研讨会综述 学会 国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冷热不调”现象
14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5-305,共1页
刘方喜撰文《“现代转换”与中国学术的冷热不调》指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由热速冷”的学术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以来的一个历史性积弊或是现代性积弊,不妨将这种积弊称之为“冷热不调”。... 刘方喜撰文《“现代转换”与中国学术的冷热不调》指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由热速冷”的学术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以来的一个历史性积弊或是现代性积弊,不妨将这种积弊称之为“冷热不调”。“论争”本身成为我们理论运作的主导方式本身有几个很大问题,大致说来,“论争”可以是学术研究的起点,论争中研究者受到某种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学术 现代转换 学术现象 现代转化 主导方式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届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学术年会在江苏常熟举行
15
作者 采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4-224,共1页
2007年10月22日—25日,第五届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常熟理工学院隆重举行。这次年会由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主办、常熟理工学院承办。四位“鲁迅文学奖”得主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人民文学出版社、苏... 2007年10月22日—25日,第五届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常熟理工学院隆重举行。这次年会由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主办、常熟理工学院承办。四位“鲁迅文学奖”得主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人民文学出版社、苏州大学等多家学术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常熟纵论中国报告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代表们围绕“新的启程: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创作与研究”这一核心主题,就新世纪报告文学创作与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热烈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学术年会 常熟 中国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创作 中国作家协会 人民文学出版社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
16
作者 廖四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0,共1页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一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生成”的一个子项目的结项成果,从20世纪初的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开始追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生成...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一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生成”的一个子项目的结项成果,从20世纪初的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开始追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生成,揭示了中国古老的传统的文艺理论是如何向现代化转型的。该书由童庆炳教授等人所著,于2005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理论价值观 文学理论研究 演变 北京大学出版社 力作 中国文学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次年会暨“文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17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13年8月15—18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单位举办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次年会及换届大会在长沙举行。会议开幕式由湖南师大文学院院长赵炎秋主持,大会宣读了钱中文先生对大会的祝辞。中国社科院文学... 2013年8月15—18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单位举办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次年会及换届大会在长沙举行。会议开幕式由湖南师大文学院院长赵炎秋主持,大会宣读了钱中文先生对大会的祝辞。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高建平、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国骥、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周发源、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夏义生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科院 文艺理论 文学理论研究 学术研讨会 学会 国中 文化发展 长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八四年唐代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18
作者 罗宗强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55-58,共4页
翻检国内(除台湾省外)152种社会科学刊物,发现有关唐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文章,1984年一年还不足二十篇,比唐代诗歌、散文的研究少得多。可见,在唐代文学研究中,文学理论仍是一个较少为人注意的领域,而且,对这个领域的研究,面仍然较窄,重复... 翻检国内(除台湾省外)152种社会科学刊物,发现有关唐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文章,1984年一年还不足二十篇,比唐代诗歌、散文的研究少得多。可见,在唐代文学研究中,文学理论仍是一个较少为人注意的领域,而且,对这个领域的研究,面仍然较窄,重复过去的较多。这一年最足以引起注意的,是裴斐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4年12月18日)发表题为《白居易诗歌理论与实践之再认识》,对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评价。三十余年来,在我们的文学史和文学研究专著专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白居易诗论 诗歌理论 诗歌思想 唐代文学研究 理论与实践 唐代诗歌 诗歌创作 创作实践 陈子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望文学理论研究的新任务
19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1期106-107,共2页
洁泯在《既往与展望——略论三十五年来文学理论的发展》(《光明日报》84月10月25日)一文中指出: 当前文学界在广泛研究社会主义文学的特殊规律和基本特征的问题,总结它的历史路程中发生的经验教训,揭示它的思想特征和美学价值的独特性... 洁泯在《既往与展望——略论三十五年来文学理论的发展》(《光明日报》84月10月25日)一文中指出: 当前文学界在广泛研究社会主义文学的特殊规律和基本特征的问题,总结它的历史路程中发生的经验教训,揭示它的思想特征和美学价值的独特性,它和传统文学的继承关系以及外来影响的关系和自身的创造性的研究,它和传统文学特别是“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学 社会主义文学 思想特征 外来影响 继承关系 独特性 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研究 路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评《现当代文学评论》
20
作者 周芳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5-I0005,共1页
法国社会学家波纳德在《作家的独立性以及戏剧对风尚和趣味的影响》一文中提出“文学是社会表现”的观点,为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社会学的视角。后来,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左拉的《实验小说论》,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法国社会学家波纳德在《作家的独立性以及戏剧对风尚和趣味的影响》一文中提出“文学是社会表现”的观点,为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社会学的视角。后来,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左拉的《实验小说论》,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丰富了文学与社会互动的研究成果,“文学社会学”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尽管长期以来“文学社会学”的地位略微尴尬,但它无疑为文学理论研究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艺术哲学》 文学理论 文学社会学 文学与社会 实验小说 韦勒克 左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