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亚敏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1期58-62,共5页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次革命性变化,与之相应,英美各高校也出现了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这些教材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西方理论与批评的全景,而且表现出与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不尽相同的体例和风貌。了解和研...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次革命性变化,与之相应,英美各高校也出现了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这些教材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西方理论与批评的全景,而且表现出与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不尽相同的体例和风貌。了解和研究英美高校的这些教材,特别是国外学者为解决“理论”危机而做出的种种颇有创意的努力,对于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目前收集到的近50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20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见篇末附录),通过认真研读和分析,以把握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写作体例,并希望通过对这些教材的梳理和辨析,为我国当今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理论 中国高校 教材研究 英美 文学理论教材 编写思想 革命性变化 20世纪 西方理论 国外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中的文学理论教材编写——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学科发展与理论创新的一种认识 被引量:7
2
作者 曾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198,共6页
近年来各种围绕文艺学学科反思的争论,其实有着复杂的理论背景和历史纠葛。在中国20世纪近百年文艺学学科发展史背景上,将新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置于现代中国、前苏联和当代西方的比较视野中予以考察不难发现,新中国草创时期的文学理... 近年来各种围绕文艺学学科反思的争论,其实有着复杂的理论背景和历史纠葛。在中国20世纪近百年文艺学学科发展史背景上,将新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置于现代中国、前苏联和当代西方的比较视野中予以考察不难发现,新中国草创时期的文学理论没有完全照搬"前苏联体系",而是体现出了"中国化"的努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理论的繁荣呈现出明显的"美学化"倾向;近些年来尽管争论不断,但是文学理论的"文化化"趋势却是一致的。从比较视野角度重新定位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问题可以看出,文学理论没有走向终结,而是在继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材 中国化 美学化 文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存在误区——文学理论教学札记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宏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 ,对文学理论的阐述范围问题、文学理论的形态问题、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和当代性问题存在误区 ,值得关注和解决。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材 阐述 存在 当代性 对文 形态 教学札记 误区 建设 创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意识、开放式与层次性——从现有教材的基本模式看文学理论教材的理念设定与模式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正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2,共4页
本文将文学理论教材分为意识形态本性论、形式主义、以问题为中心、文化论四种影响较大的模式,认为文学理论教材需要对文学活动中的诸多因素做多角度、多侧面的透视,从而架构一个中西对话、古今对话和师生对话的平台,因此问题意识、开... 本文将文学理论教材分为意识形态本性论、形式主义、以问题为中心、文化论四种影响较大的模式,认为文学理论教材需要对文学活动中的诸多因素做多角度、多侧面的透视,从而架构一个中西对话、古今对话和师生对话的平台,因此问题意识、开放式与层次性应当成为文学理论教材理念设定与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材 问题意识 开放式 层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以文学分类术语问题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7-136,共10页
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与反思,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文学分类作为文学理论基础问题,源远流长,是文学理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中文学分类术语问题设置大致经历了"苏化——本土化——西化"的... 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与反思,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文学分类作为文学理论基础问题,源远流长,是文学理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中文学分类术语问题设置大致经历了"苏化——本土化——西化"的发展历程,大抵对应于"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至今"三个时段;就关键词来说,又呈现为"‘文学种类’与‘文学体裁’区分使用的仿苏淆乱期——期图以‘文学体裁’整合及其又与‘文学类型’产生淆乱的过渡期——引入‘文类’进行再整合的重建期"三个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的文学分类术语建设在规范性、统一性、可交互性等方面难尽如人意,同名异实、异名同实的问题普遍,混杂严重。新世纪文学理论建材重建任重道远,必须科学统筹好外来与本土、宏观创构与细节考量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60年 文学理论教材 分类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的四个时期
6
作者 索松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年第6期41-44,共4页
如果从20年代算起的话,我国20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已有80年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内容不断充实,体系不断演变,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和明辨,将有助于我们进行当下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本文拟将这一... 如果从20年代算起的话,我国20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已有80年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内容不断充实,体系不断演变,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和明辨,将有助于我们进行当下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本文拟将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加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文学理论教材 中国 历史时期 革新期 革创期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现行文学理论教材中的若干问题
7
作者 刘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60-69,共10页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也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作为教科书,吸取新成果固应审慎,但明显地过于拘谨和保守,在整个体系上显得科学性系统性不那么完备,庸俗社会学和形而上学的残余仍未彻底清除,为方便起见...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也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作为教科书,吸取新成果固应审慎,但明显地过于拘谨和保守,在整个体系上显得科学性系统性不那么完备,庸俗社会学和形而上学的残余仍未彻底清除,为方便起见,我想以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1983年修订本(以下简称《原理》)和十四院校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两部教材作为例子,提出一些问题采探讨。应该声明:这不是全面的评论,也决不仅仅是针对这两部教材的。它们都是目前编写得较好的教材,它们的优点和成就,恕我从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材 人性 文学艺术 非阶级性 文学作品 作家 主题 原理 若干问题 原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重新协作编写文学理论教材第一次会议在盐城师专举行
8
作者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3期100-,46,共2页
一九八三年六月三日至五日在盐城师专召开了江苏省重新协作编写文学理论教材第一次会议.出席单位有淮阴师专、南通师专、无锡教师进修学院、苏州师专、盐城师专、镇江师专等六所院校.
关键词 新协作 文学理论教材 师专 教师进修学院 淮阴 语言文学教学 教材编写原则 南通 外融 联系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化、知识与实践——中国当代文学阐释学在“文学理论”教材中的范式演变 被引量:2
9
作者 谷鹏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9,共14页
以文学文本内外要素为知识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编写,是对中西方“文学阐释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融贯与理论升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在70余年来的发展,表面上反映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从本质论到存在论再到生成论的观念... 以文学文本内外要素为知识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编写,是对中西方“文学阐释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融贯与理论升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在70余年来的发展,表面上反映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从本质论到存在论再到生成论的观念演递,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国当代文学阐释学从教化型到知识型再到实践型的范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文学阐释学在观念与方法两个层面主导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范式转变;而“文学理论”则在本体与价值层面证成了中国文学阐释学的观念演递。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学阐释学”遂成一种互文性文本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材 文学阐释学 阐释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诗学的文学理论何以可能——评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0,共4页
近年来,随着文学理论知识的增长以及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原有文学理论教材的学科范式和思想观念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其对文学文化新现实的隔膜,其意识形态时期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成为学界诟病之所,文学理论要求变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 近年来,随着文学理论知识的增长以及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原有文学理论教材的学科范式和思想观念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其对文学文化新现实的隔膜,其意识形态时期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成为学界诟病之所,文学理论要求变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典型地表现在近年来的文艺学的边界之争这一学术现象上。于是,如何编写文学理论教材成为学界思考的重要问题。回顾历史方可展望未来,这里,我们以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撰写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对百年文学理论历程的回溯和评论,试图为当前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寻求有效资源。本专题所选取的四个文本反映了20世纪现代中国各个时期文学理论的编写旨趣,折射出特定时代的学术文化氛围,这一历史的梳理和评述既展现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学术进程,其具体的解读也体现了作者的学术个性,我们希望这组文章有助于推进今天文学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材 文化诗学 童庆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意识形态 学科反思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书写困境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友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3,共4页
文学理论的跨文化书写是当前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核心问题。在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的跨文化书写中,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南帆等著的《文学理论》分别以西方的反本质主义和文化研究为理论基石来进行文学理论书写。由于中国... 文学理论的跨文化书写是当前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核心问题。在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的跨文化书写中,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南帆等著的《文学理论》分别以西方的反本质主义和文化研究为理论基石来进行文学理论书写。由于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其文论的书写模式不能够适应文论的教学需要,王一川的《文学理论(修订本)》则以中国古典文论"兴辞"为基础来进行书写,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看,王著初步实现了中西文论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材 跨文化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更好地讲述文学理论——读《文学理论新编》
12
作者 刘淮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材 文学理论教程》 80年代 换代产品 童庆炳 先生 主编 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的文学理论体系应当改革
13
作者 玉麟 《探索(浙江)》 1985年第1期36-37,共2页
许多作家,中文系的学生以及一般文学作品读者都“朦胧”地,却也是较为一致地感到我们的文学理论著作、教材、讲义(如《文学概论》)对于艺术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帮助不太大,俗称“不解渴”。王德勇在《河北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上撰文说... 许多作家,中文系的学生以及一般文学作品读者都“朦胧”地,却也是较为一致地感到我们的文学理论著作、教材、讲义(如《文学概论》)对于艺术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帮助不太大,俗称“不解渴”。王德勇在《河北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上撰文说: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构成、框架及表述方法)存有弊病,亟需改革。 一、现行的文学理论(《文学概论》一类书籍)体系,主要是以哲学为基础,以认识论和政治的观点来观察文学现象,以苏联五十年代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五论”——“文学的本质与特征论、文学作品的构成与分类论、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论、文学的创作过程论以及文学的欣赏与批评论为内容,插入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述与中国文学史上一些“实例”而构成一个“框架”。这种文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是宽泛的铺陈式的结构,而不是小而紧的掘进式的结构。 这种“五论”体系,主要来自苏联季莫菲也夫的《文学概论》这样一个“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体系 文学理论教材 文学概论》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学作品 批评论 特征论 文学的本质 认识论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言说之可能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杨春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学本质 言说 文学理论教材 解构主义理论 反本质主义 形而上学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文学概论的最早范式——《奏定大学堂章程》“文学研究法”课程讲授要义评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聂运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近年来,随着文学理论知识的增长以及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原有文学理论教材的学科范式和思想观念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其对文学文化新现实的隔膜,其意识形态时期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成为学界诟病之所,文学理论要求变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 近年来,随着文学理论知识的增长以及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原有文学理论教材的学科范式和思想观念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其对文学文化新现实的隔膜,其意识形态时期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成为学界诟病之所,文学理论要求变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典型地表现在近年来的文艺学的边界之争这一学术现象上。于是,如何编写文学理论教材成为学界思考的重要问题。回顾历史方可展望未来,这里,我们以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撰写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对百年文学理论历程的回溯和评论,试图为当前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寻求有效资源。本专题所选取的四个文本反映了20世纪现代中国各个时期文学理论的编写旨趣,折射出特定时代的学术文化氛围,这一历史的梳理和评述既展现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学术进程,其具体的解读也体现了作者的学术个性,我们希望这组文章有助于推进今天文学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理论 《奏定大学堂章程》 教材评估 文学研究 文学概论 中国式 文学理论教材 大众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多元探索中凸显特色——评余三定主编的《文学概论》
16
作者 任先大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文学概论》 余三定 主编 文学理论教材 教材编写者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文艺出版社 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构
17
作者 毛宣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3-18,共6页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构毛宣国一中国当代文艺发展到今天,原有的理论范式、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涵盖和解释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实践。终结旧有的理论范式,进行新的理论建构,已成为当前文学理论界面临的十分紧...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构毛宣国一中国当代文艺发展到今天,原有的理论范式、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涵盖和解释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实践。终结旧有的理论范式,进行新的理论建构,已成为当前文学理论界面临的十分紧迫的课题。怎样实现新旧理论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当代文艺学 文学理论教材 文体风格 理论建构 批评理论 文论 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