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精神的坚守与西部话语的建构——四川文学理论与批评七十年发展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支宇 向宝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0-186,共7页
四川文学理论与批评七十年间取得了一系列为全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界同行瞩目的研究成果。其鲜明的特征表现为从西南地域与四川角度出发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形成了以“边缘精神”为理论气质的“西部话语”流派。其成就与... 四川文学理论与批评七十年间取得了一系列为全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界同行瞩目的研究成果。其鲜明的特征表现为从西南地域与四川角度出发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形成了以“边缘精神”为理论气质的“西部话语”流派。其成就与启示是:在学科意识与全球视野的总体框架中坚持“边缘精神”和学术在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文学理论与批评七十年 边缘精神 西部话语 学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接受意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101,共4页
胡适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接受意向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特征。胡适非常关注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参与、介入、阐释、创造和改写,以及作品在不同时空背景中的各种阐释可能,以此达到使读者为中国社会的改良而努力的功利目的。
关键词 胡适 文学理论与批评 接受 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几个论域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俐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8,共8页
论文认为,多民族一体是我国民族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具体语境,解放后我国以探讨普遍性文学规律为目标的文学理论,无法解释和说明民族文学地方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由此论文作者提出建设"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 论文认为,多民族一体是我国民族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具体语境,解放后我国以探讨普遍性文学规律为目标的文学理论,无法解释和说明民族文学地方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由此论文作者提出建设"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设想。这个设想的基本理念为:"美人之美"是人类"和而不同"美好目标的必经阶段,是全球化时代开阔胸襟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民族文学理论建设依赖跨越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传播学的开阔视野;采用现象和理论互相检验以致形成创新性的理论生长点的研究方法。为此论文设定了四个论域,分别为:民族文学的功能与性质;民族文学文本形态与"诗性智慧";"美人之美"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标准;"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人文追求性质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之美 多民族一体 文本形态 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时期女作家作品在北美地区译介研究的特征探析
4
作者 于桢桢 曹萌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6,共7页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坛形成了以张洁、王安忆、张辛欣、残雪、陈染、林白等女作家为代表的新时期女作家群。新时期女作家写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开始,几十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探讨社会变革,批判男权制度和社...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坛形成了以张洁、王安忆、张辛欣、残雪、陈染、林白等女作家为代表的新时期女作家群。新时期女作家写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开始,几十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探讨社会变革,批判男权制度和社会弊病,关注人的精神世界。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新时期女作家对社会与自身勇敢的探索,呈现出优秀的思想特质与高超的艺术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北美地区研究者立足西方视角,运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译介与研究,形成了独有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本文将对这些译介与研究进行分析,以期从新的视角理解这些作家作品,并加强中美间的文学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中国新时期 文学理论与批评 张辛欣 王安忆 张洁 林白 男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前文学转型的若干特征
5
作者 代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0-115,共6页
中国当前文学转型的若干特征代迅今天,中国当前文学转型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转型已经和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多元并存的新的文学格局正在构建过程中。尽管它现在仍以不确定的动态面目呈... 中国当前文学转型的若干特征代迅今天,中国当前文学转型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转型已经和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多元并存的新的文学格局正在构建过程中。尽管它现在仍以不确定的动态面目呈现着,但是我们仍然有可能对这转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转型 文学理论与批评 生产模式 文学创作 文学生产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批评 作家 文学市场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转换中批评的作用
6
作者 孔耕蕻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4,共3页
范式转换中批评的作用孔耕蕻在文学研究领域,没有相应的文学理论或范式不行,没有生动的文学批评实践也不行。道理很简单,文学象人类自身一样,是一个难解之谜。揭示这个谜,光靠逻辑推理、科学抽象不行,靠纯粹的直觉感受也不行。必... 范式转换中批评的作用孔耕蕻在文学研究领域,没有相应的文学理论或范式不行,没有生动的文学批评实践也不行。道理很简单,文学象人类自身一样,是一个难解之谜。揭示这个谜,光靠逻辑推理、科学抽象不行,靠纯粹的直觉感受也不行。必须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朝着一个共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转换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与批评 文学现象 文学范式 文学研究 理论范式 范式论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倡切实和科学的批评
7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5-125,共1页
提倡切实和科学的批评徐中玉先生在回答记者关于当前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总体看法时(《作品)1996年第1期),谈到他的两个印象:第一,现在广告式、吹捧式的文字太多,更谈不到严谨和真诚的态度。研讨会、发布会开得很滥,在会上... 提倡切实和科学的批评徐中玉先生在回答记者关于当前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总体看法时(《作品)1996年第1期),谈到他的两个印象:第一,现在广告式、吹捧式的文字太多,更谈不到严谨和真诚的态度。研讨会、发布会开得很滥,在会上讲点哥儿们义气,说点好话。应该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规律 文学理论与批评 深入生活 批判精神 深入地讨论 读者的反应 批评方法 现实精神 主旋律 时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阐释论的意义阐释 被引量:5
8
作者 范玉刚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共5页
张江通过对当代西方文论的辨析,以"强制阐释"概括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范式的特征,把脉其根本性缺陷,视之为本体性特征,可谓一针见血,体现了批评者的深刻洞察力和整体把握能力。强制阐释论批判、廓清了长期以来萦绕于中国当代... 张江通过对当代西方文论的辨析,以"强制阐释"概括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范式的特征,把脉其根本性缺陷,视之为本体性特征,可谓一针见血,体现了批评者的深刻洞察力和整体把握能力。强制阐释论批判、廓清了长期以来萦绕于中国当代文论研究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和误区,从当代文论自身发展来看,强制阐释论处于当代理论创新前沿,它启示我们,对当代西方文论的辨识和评判非常重要,它关乎中国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未来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江 西方当代文论 强制阐释论 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派”文论的现状与再出发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小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107,共7页
20世纪80年代的"闽派"文论精神已成为一笔重要的思想遗产,值得认真总结、继承和发扬。"闽派"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集聚能量、汇聚人才、凝聚文化共识和召唤时代人文精神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本土批评社... 20世纪80年代的"闽派"文论精神已成为一笔重要的思想遗产,值得认真总结、继承和发扬。"闽派"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集聚能量、汇聚人才、凝聚文化共识和召唤时代人文精神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本土批评社群开创了"闽派"文论的新空间和新局面。现今重启"闽派文论",旨在重建一个对话的平台,重建一个开放的话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派 文学理论与批评 重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坛自来不寂寞——编后感言
10
作者 半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2,共1页
近些年来,文坛有“寂寞”一说,似乎文学正日渐式微,逐步走向衰落,搞文学已不像前些年那样热热闹闹的引人注目,便有不少人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寂寞.在此前设下,既然文坛是“寂寞”的,从事文学事业就须得有几分耐得住“寂寞”的献身精神了... 近些年来,文坛有“寂寞”一说,似乎文学正日渐式微,逐步走向衰落,搞文学已不像前些年那样热热闹闹的引人注目,便有不少人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寂寞.在此前设下,既然文坛是“寂寞”的,从事文学事业就须得有几分耐得住“寂寞”的献身精神了.这说起来好像很悲壮.然而就我们所眼见,文坛并不寂寞.创作界不消说了,全国各地新老大小报刊照出不误,没见少了一家,且迭有佳作推向世面.长篇小说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接二连三地为阅读界提供关注热点.还有各种形式的文稿拍卖、叫价出售、悬标命题竞写等等以前人们从未见过的精采景观,真可谓热闹非凡.扪心自问,文坛寂寞吗?非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新写实主义” 文坛 理论 长篇小说 接二连三地 文学理论与批评 献身精神 文学事业 关注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