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学经典重塑乡土景观——以川端康成《雪国》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3,共8页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前期研究公认,该作品孤冷幽玄的东方唯美意象与北国雪乡越后汤沢的乡土景观原型密切关联。然而文学作品不只是一个过去完成、自我封闭的世界。文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试图说明:一旦...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前期研究公认,该作品孤冷幽玄的东方唯美意象与北国雪乡越后汤沢的乡土景观原型密切关联。然而文学作品不只是一个过去完成、自我封闭的世界。文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试图说明:一旦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翻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就会发现诸如《雪国》这样的经典文本所提供的文学经验,同样也引导并重塑着地方乡土景观的定性和定位。作家、作品、读者、住民、景观,共同沿袭文本历史、创造现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国
川端康成
乡土景观
文学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虎族历史的神话隐喻与仪式场景——长篇小说《最后的巫歌》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2
作者
荆云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69,共4页
《最后的巫歌》通过一显一隐两条相互交织与印证的线索写了三峡地区以白虎为图腾的原住民的兴衰史。小说在对虎族日常生活和人物命运观照中,突显了几乎被现代文明抛弃和遗忘的古老图腾崇拜、神话信仰、巫歌巫祭等民俗文化和地方性知识,...
《最后的巫歌》通过一显一隐两条相互交织与印证的线索写了三峡地区以白虎为图腾的原住民的兴衰史。小说在对虎族日常生活和人物命运观照中,突显了几乎被现代文明抛弃和遗忘的古老图腾崇拜、神话信仰、巫歌巫祭等民俗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是一部典型的文化他者的民族志。神圣的信仰系统寓言般地落实在山民具体的日常生活、言语行动中,是三峡先民流传下来的生存模式与智慧结晶,虎族人正是通过这些巫文化习俗不断强化着对自己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的记忆与认同。但是面对历史的进程和现代文明,以巫歌为表征的古老的巫文化及其神圣信仰终将难逃被撕裂和被消解的命运。作家和民俗学家可以用文学民族志和文字记录的书面方式对这些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但是,我们怎样去还原那巫歌得以产生和存活的信仰空间和仪式场域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族历史
巫歌
仪式场域
神话隐喻
文学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经典重塑乡土景观——以川端康成《雪国》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颖
机构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3,共8页
基金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景观同质化风险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7BMZ061)
文摘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前期研究公认,该作品孤冷幽玄的东方唯美意象与北国雪乡越后汤沢的乡土景观原型密切关联。然而文学作品不只是一个过去完成、自我封闭的世界。文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试图说明:一旦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翻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就会发现诸如《雪国》这样的经典文本所提供的文学经验,同样也引导并重塑着地方乡土景观的定性和定位。作家、作品、读者、住民、景观,共同沿袭文本历史、创造现实生活。
关键词
雪国
川端康成
乡土景观
文学民族志
Keywords
Snow Country
Yuemizawa
Vernacular landscape
Literary ethnography
分类号
I313.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虎族历史的神话隐喻与仪式场景——长篇小说《最后的巫歌》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2
作者
荆云波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69,共4页
文摘
《最后的巫歌》通过一显一隐两条相互交织与印证的线索写了三峡地区以白虎为图腾的原住民的兴衰史。小说在对虎族日常生活和人物命运观照中,突显了几乎被现代文明抛弃和遗忘的古老图腾崇拜、神话信仰、巫歌巫祭等民俗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是一部典型的文化他者的民族志。神圣的信仰系统寓言般地落实在山民具体的日常生活、言语行动中,是三峡先民流传下来的生存模式与智慧结晶,虎族人正是通过这些巫文化习俗不断强化着对自己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的记忆与认同。但是面对历史的进程和现代文明,以巫歌为表征的古老的巫文化及其神圣信仰终将难逃被撕裂和被消解的命运。作家和民俗学家可以用文学民族志和文字记录的书面方式对这些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但是,我们怎样去还原那巫歌得以产生和存活的信仰空间和仪式场域呢?
关键词
虎族历史
巫歌
仪式场域
神话隐喻
文学民族志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学经典重塑乡土景观——以川端康成《雪国》为例
张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虎族历史的神话隐喻与仪式场景——长篇小说《最后的巫歌》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荆云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