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课堂开展唐代文学欣赏课的意义
1
作者 罗新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4-95,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从某一方面来说,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当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从某一方面来说,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当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层出不穷的与大学生相关的负面报道也使我们逐渐意识到加强在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迫在眉睫。那如何通过开展唐代文学欣赏课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从中受益,是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要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唐代文学欣赏课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专业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评《文学鉴赏与解读》
2
作者 陈静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文学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要切实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来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文学欣赏课程及其教学的专业特色。由伊彩霞和吴薇共同主编的《文学鉴赏与解读... 为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文学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要切实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来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文学欣赏课程及其教学的专业特色。由伊彩霞和吴薇共同主编的《文学鉴赏与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一书突出了文学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文学鉴赏 文学欣赏课 文学作品 教学改革与探索 教学模式 人文精神 教学的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职校开设文学欣赏课的思考
3
作者 叶卫青 《职教论坛》 2005年第17期36-37,共2页
  二十一世纪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进行...   二十一世纪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进行两种教育,一种是专业技能的教育;另一种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又必须放在首位.遗憾的是,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重技术轻人文,中职生整体人文素养偏低犹如一大毒瘤严重束缚了中职校及中职生的生存发展.因此,当前中职校要摆脱困境,其根本途径在于加强人文教育,以人文教育促专业技能教育,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办学目标.语文无疑是一门最能凸现人文关怀启蒙人文意识的学科,"文学是人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集中地体现在文学中,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文学欣赏课是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欣赏课 文学作品 欣赏主体 审美主体 中等职业学校 中职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新课标与英美文学名著欣赏课的开设 被引量:21
4
作者 梁亚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1,共3页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任意选修课程包括语言知识技能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和欣赏类课程的系列。选修课中的英美文学名著欣赏类课程的开...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任意选修课程包括语言知识技能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和欣赏类课程的系列。选修课中的英美文学名著欣赏类课程的开设的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学会欣赏的方法,从而提高进一步学习英语作品的积极性,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英美文学欣赏课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