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查禁文学”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吴效刚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民国文学研究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1,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查禁文学研究"(10BZW105)
-
文摘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进步文学包括所有进步书刊的审查查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审查查禁成为被名之曰"审政"的政府组织行为而进行得周严细密。但是,从对文学给出的种种查禁理由中可见其审查查禁缺乏事理,从其法律法规适用对象的不平等、法律利益主体的错位、法的滥施以及制定法规程序的非法性可见其审查查禁法规法理的缺失。这种事理和法理缺失的审查查禁的客观社会效应是损害了文学发展,也背离了国民党政府的主观意愿。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文学查禁
法理缺失
-
Keywords
Anti-Japanese War
literature censorship
absence of legitimacy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府的“查禁文学”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吴效刚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民国文学研究院
-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7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查禁文学研究"(项目号:10BZW10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府查禁文学的组织法规相对于北洋政府时期要周严繁密得多,但其审查查禁实施过程还要远远超过其审查组织法规的周严繁密。审查查禁的文学作品品种多,查禁的作家面广,审查查禁的数量大;他们极度恐惧进步文化书刊,急于尽快彻底剿灭之,所以审查查禁的密度和力度都很大;在书刊查禁上使用的手段可以说酷烈而卑劣,检查、审查、查禁、扣押、拘捕、审判,无所不用,甚至动用特务组织和人员进行秘密侦察,恐吓和暗杀,借书刊查禁假公济私。
-
关键词
查禁文学
周严繁密
酷烈和卑劣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