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论与文学机器:赛博文本理论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聂春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5,115,共10页
将赛博文本视为计算机或网络文本是不准确的,赛博文本是控制论意义上的互动文本,即需要通过实质性的互动操作来生产和消费符号的文本。赛博文本理论对建立在印刷文学基础上的“以解释性实践为主导”的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受控制论... 将赛博文本视为计算机或网络文本是不准确的,赛博文本是控制论意义上的互动文本,即需要通过实质性的互动操作来生产和消费符号的文本。赛博文本理论对建立在印刷文学基础上的“以解释性实践为主导”的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受控制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它致力于探讨文本的媒介组合可能,从而把20世纪形式主义文论对语言符号的形式关注推进到了对符号生产的物质基础的研究。它提出了媒介功能理论,实现了由传统文学理论所侧重的对文本语义功能的研究向文本媒介功能研究的转变。它对文本媒介的物质性和功能等问题的重视也改变了文本语义研究的模式,即从文本语义的本质主义探寻走向了对其生成机制的探索。赛博文本理论有其独特的术语、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其研究范式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值得持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文本理论 控制论 诗学 文学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新危机——机器人文学的挑战与后人类时代文学新纪元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雪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0,共7页
随着后人类时代的来临,机器人写诗、写小说已经成为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机器人写诗是以逻辑的观念意象替代诗歌的隐喻意象,写小说则匮乏细节的刻画与修辞,机器人文学因此在完美的技术上置换文学的深度语言成为平面化的语言。机器人文... 随着后人类时代的来临,机器人写诗、写小说已经成为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机器人写诗是以逻辑的观念意象替代诗歌的隐喻意象,写小说则匮乏细节的刻画与修辞,机器人文学因此在完美的技术上置换文学的深度语言成为平面化的语言。机器人文学同时伴随图像、媒介、新闻、数字的非语言的蔓延之势,再度加剧文学的语言危机,严肃文学的全盛时代似乎正在宣告终结。机器人文学已然成为后人文主义的一种表象,人类全盘否定机器人文学并非明智之举。机器人文学之于文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并非所有的诗人与作家都是真正的诗人与作家,只有发扬"毕达哥拉斯文体"精神的诗人、作家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作家。若是人的文学在本质上复活语言的原初隐喻力量,文学的审美世界即会如花绽放。进而言之,诗人、作家的真正使命是在创造作品、创造美的过程之中延续人性的神圣传统,人的文学才能籍此超越机器人文学与"文学终结"的世纪悲剧,成就后人类时代的文学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 机器文学 人的文学 语言哲学 后人文主义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幻隐喻对人工智能规制的影响与应对 被引量:1
3
作者 梅梦索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5,共11页
科幻作品虽然只是少数文学创作者的构想,但经由出版、流通和传媒,其中的隐喻逐渐深入地影响了大众乃至决策者的伦理观念和法律观念,这必然也会影响人工智能法学体系的展开。科幻文学所塑造的机器人形象,特别是相关的机器人法则,对人工... 科幻作品虽然只是少数文学创作者的构想,但经由出版、流通和传媒,其中的隐喻逐渐深入地影响了大众乃至决策者的伦理观念和法律观念,这必然也会影响人工智能法学体系的展开。科幻文学所塑造的机器人形象,特别是相关的机器人法则,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实体问题——AI的责任问题、AI的权利问题和AI的法律人格问题——有重要影响,影响我们的考量因素、可能方案甚至最终选择,更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立法过程、守法过程的法治化设计。对一个法域和整个世界的科幻文学背后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社会整体观念和价值观倾向持续不断地思考,能让我们在制定和更新人工智能伦理政策与法律规范时获得更好的正当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西莫夫 机器文学 机器人法则 人工智能法 伦理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