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体诗与萧纲的“文学放荡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旭 文志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61,136,共10页
作为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类型,宫体诗从产生至消亡,至少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宫体诗学则延绵数世纪,其内涵伴随中国诗学的发展已成为其中不可缺或的审美要素。它的产生、发展、繁荣,绝对有理论的支撑和思想的指导。但现在的宫体诗理论,... 作为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类型,宫体诗从产生至消亡,至少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宫体诗学则延绵数世纪,其内涵伴随中国诗学的发展已成为其中不可缺或的审美要素。它的产生、发展、繁荣,绝对有理论的支撑和思想的指导。但现在的宫体诗理论,似乎只是一些任人掇拾的书信和理论的碎片,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作者以萧纲的"文学放荡论"为核心,结合萧绎和其他宫体诗人的序跋、书信、言论,从整体上考察萧纲的宫体诗学理论,包括诗歌的发生论、本质论、创作论、功能论和新变论。考察宫体诗创作和"文学放荡论"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立身"与"文章",把身边真实的世界和文学幻想的世界截然分开的"文学放荡论",既是宫体诗审美意识新变的产物,反过来又指导创作,促进审美意识的新变,在中国古代诗学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纲 萧绎 宫体诗 文学放荡论 诗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失范与萧纲的“放荡”文学观
2
作者 贺根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1-35,43,共6页
放荡文学观是南朝世俗享乐文化的一种文学陈述形式,萧纲的放荡文学观展示修身和为文的二水分流之势。道德束缚的松动铸成萧纲以新变为矢的,艳丽辞藻为表征的不拘礼法的文学姿态,推动了文学审美的精细化趋向。它促使文人更多地去关注真... 放荡文学观是南朝世俗享乐文化的一种文学陈述形式,萧纲的放荡文学观展示修身和为文的二水分流之势。道德束缚的松动铸成萧纲以新变为矢的,艳丽辞藻为表征的不拘礼法的文学姿态,推动了文学审美的精细化趋向。它促使文人更多地去关注真切的生命体验,并以儒教传统诗教的叛逆面目而成为唐代文人改弦更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纲 道德失范 放荡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德罗与“自由思想者”文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枫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1-82,共12页
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旗手狄德罗是一个“自由思想者”,而这个名称在18世纪与“自由放荡作家”是同义词。狄德罗的启蒙哲学的确与自由放荡文学粘在一起,《泄密的珠宝》《怀疑论者的漫步或条条小径》《达朗贝尔的梦》以及《拉摩的侄儿》等... 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旗手狄德罗是一个“自由思想者”,而这个名称在18世纪与“自由放荡作家”是同义词。狄德罗的启蒙哲学的确与自由放荡文学粘在一起,《泄密的珠宝》《怀疑论者的漫步或条条小径》《达朗贝尔的梦》以及《拉摩的侄儿》等作品与《哲学随想录》《对自然的解释》等哲学作品相互发明。直到今天,要搞清这类新哲人或“自由思想者”的起源,仍然是西方思想史乃至世界政治史上的一道难题。要澄清这一问题,人们就得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他的写作具有精致的“引诱”风格,这看起来承继的是古典风格,实际却开启了一种新的“反讽”模式,显示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念”。如果说马基雅维利“更新了哲学”,那么,狄德罗则证明这种“更新”的代名词是哲人品质的沦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德罗 启蒙哲人 怀疑论者 马基雅维利 自由放荡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