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学批评形态的艺术分类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扬
《当代文坛》
1988年第4期42-45,共4页
我们的文学批评在经历了方法论问题和文学观念的讨论之后,正趋于建立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但在目前批评理论还未以一种自觉面目呈现于世的情况下,对近几年被人们称为一场混战的批评争鸣从理论形态上进行清理,或许是迈向系统批评理论较...
我们的文学批评在经历了方法论问题和文学观念的讨论之后,正趋于建立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但在目前批评理论还未以一种自觉面目呈现于世的情况下,对近几年被人们称为一场混战的批评争鸣从理论形态上进行清理,或许是迈向系统批评理论较为坚实的一步。基于这一思考,我以为对当代批评进行形态上的研究已成为目前批评理论探讨所不可回避的课题之一。这不仅在于形态研究是解决批评本质与多种批评关系的重要途径,而且科学史的研究证明,一门学科理论上的成熟,往往以形态研究作为标志。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形态
当代
批评
文学批评
理论
理论探讨
文学
观念
学科理论
形态
研究
重要途径
艺术分类
方法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论徐志摩的诗学思想与诗论风格
被引量:
12
2
作者
龚刚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3,共9页
文学批评是否应该科学化?以诗话词话及小说评点为代表的更重兴会与妙悟的传统文学批评形态是否应当传承发扬?性灵化的文学批评在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格局中是否应有一席之地?这三个问题是关乎中国文学研究前途和中国现代文论话...
文学批评是否应该科学化?以诗话词话及小说评点为代表的更重兴会与妙悟的传统文学批评形态是否应当传承发扬?性灵化的文学批评在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格局中是否应有一席之地?这三个问题是关乎中国文学研究前途和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问题,值得关注和深思。现代诗人徐志摩主张诗歌是性灵的抒发,并以"活泼无碍"的创作境界作为自己的理想。与此相呼应,在文学批评与鉴赏层面,他高度推崇个性化的"整体领悟",而不是科学化的机械分析。本文认为,徐志摩既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灵派,也是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与明清性灵派相呼应,他可以说是新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崇尚"性灵"的诗歌创作观,反对教科书式机械分析的文学批评观,以及"独抒性灵"、激情四射的散文体诗论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对于深思文学批评的科学化问题以及如何建构现代人文学的"中国话语"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学
新性灵派
徐志摩
文学批评形态
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批评形态的艺术分类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扬
出处
《当代文坛》
1988年第4期42-45,共4页
文摘
我们的文学批评在经历了方法论问题和文学观念的讨论之后,正趋于建立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但在目前批评理论还未以一种自觉面目呈现于世的情况下,对近几年被人们称为一场混战的批评争鸣从理论形态上进行清理,或许是迈向系统批评理论较为坚实的一步。基于这一思考,我以为对当代批评进行形态上的研究已成为目前批评理论探讨所不可回避的课题之一。这不仅在于形态研究是解决批评本质与多种批评关系的重要途径,而且科学史的研究证明,一门学科理论上的成熟,往往以形态研究作为标志。因此。
关键词
文学批评形态
当代
批评
文学批评
理论
理论探讨
文学
观念
学科理论
形态
研究
重要途径
艺术分类
方法论问题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论徐志摩的诗学思想与诗论风格
被引量:
12
2
作者
龚刚
机构
澳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3,共9页
文摘
文学批评是否应该科学化?以诗话词话及小说评点为代表的更重兴会与妙悟的传统文学批评形态是否应当传承发扬?性灵化的文学批评在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格局中是否应有一席之地?这三个问题是关乎中国文学研究前途和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问题,值得关注和深思。现代诗人徐志摩主张诗歌是性灵的抒发,并以"活泼无碍"的创作境界作为自己的理想。与此相呼应,在文学批评与鉴赏层面,他高度推崇个性化的"整体领悟",而不是科学化的机械分析。本文认为,徐志摩既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灵派,也是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与明清性灵派相呼应,他可以说是新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崇尚"性灵"的诗歌创作观,反对教科书式机械分析的文学批评观,以及"独抒性灵"、激情四射的散文体诗论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对于深思文学批评的科学化问题以及如何建构现代人文学的"中国话语"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现代诗学
新性灵派
徐志摩
文学批评形态
中国话语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学批评形态的艺术分类
杨扬
《当代文坛》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论徐志摩的诗学思想与诗论风格
龚刚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