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非文学思维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子满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6期77-84,共8页
有关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讨论中,有一种狭隘的惟文学思维,表现为四种具体的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内在的问题,都脱离中国文学外译的现实,不利于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与接受。中国文学因此迫切需要加入其他思维。政治因素由于在中国文学外译中... 有关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讨论中,有一种狭隘的惟文学思维,表现为四种具体的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内在的问题,都脱离中国文学外译的现实,不利于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与接受。中国文学因此迫切需要加入其他思维。政治因素由于在中国文学外译中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理应受到重视,因此政治思维是必须考虑的选项。同时,虽然目前对市场的作用有三种错误认识,但市场因素是中国文学外译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市场思维也应是选项。只有这三种思维并举,才有可能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和手段,提高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文学思维 政治思维 市场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性——以“仙乡淹留”传说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4,共9页
世界范围内流传的与近代以来的科幻小说、电影相似的"仙乡淹留"传说的时空观念,和现代物理学相对论的时空观惊人的一致。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实践成果,文学的直觉思维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首先,虚构与否不是文... 世界范围内流传的与近代以来的科幻小说、电影相似的"仙乡淹留"传说的时空观念,和现代物理学相对论的时空观惊人的一致。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实践成果,文学的直觉思维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首先,虚构与否不是文学叙事和科学之间的区别,就累积性的文学叙事仙乡淹留传说而言,它反映了不同时代我们的理解框架的嬗变。其次,文学叙述的原始意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人类生命中所含有的遗传基因信息决定的,具有科学性,或者是科学事实的隐喻。再次,文学和科学受到同一思维模式的指引。最后,对文学与科学关系的认识,也许还需要突破现代性的二元知识框架,在人类学地方性知识传统中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维 科学思维 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 仙乡淹留 故事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科技时代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汉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74,共4页
高科技时代中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关系如何?文艺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迁?美学批判是否值得反思与置疑?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如何凸现技术理性时代中的审美诉求与感性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当下文艺学提出的新课... 高科技时代中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关系如何?文艺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迁?美学批判是否值得反思与置疑?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如何凸现技术理性时代中的审美诉求与感性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当下文艺学提出的新课题。本期特邀方汉文、张荣翼、吴兴明、冯黎明、彭修银、郑博超等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笔谈,希望能借此推动文艺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研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时代 技术理性 文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
4
作者 王屹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31,共7页
汪曾棋在《蒲桥集》自序中说,中国是个散文大国,历史悠久。在列举了中国历史的散文经典之后,他说,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学,“散文如同布帛麦菽,是不可须臾离开的”。但是,“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似乎散文可... 汪曾棋在《蒲桥集》自序中说,中国是个散文大国,历史悠久。在列举了中国历史的散文经典之后,他说,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学,“散文如同布帛麦菽,是不可须臾离开的”。但是,“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为两大类: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点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不足以称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散文 文学思维 阅读教学 学生 培养 中国历史 《蒲桥集》 汪曾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中的文学思维新变 被引量:2
5
作者 陆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0,共6页
当今时代的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强,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以独立民主为目标,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再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发展模... 当今时代的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强,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以独立民主为目标,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再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世界范围看,绝大多数国家都已从冷战、封闭的敌对时代,进入对话共赢的和平时代。在这一大背景下,经济发展在全球的作用凸显,其对文学发展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方向 文学思维 经济社会 以阶级斗争为纲 社会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价值观 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教学中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评《语文教学方法与文学艺术思维》
6
作者 吕海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
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文学语言的结构性与规范性,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文化和美学价值。因此,文学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其审美品位、价值观念、文化认知以及思维模式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对于... 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文学语言的结构性与规范性,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文化和美学价值。因此,文学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其审美品位、价值观念、文化认知以及思维模式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对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优势。吉林摄影出版社于2024年出版的《语文教学方法与文学艺术思维》一书,正是聚焦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学方法研究类著作。该书不仅探讨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内涵、特点和理论基础,还着重分析了思维开发和创新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并针对文学艺术思维的培育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如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合作学习等。由此,不仅很好地回应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语言、思维和审美等素养培育的迫切需求,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语文教学方法 文学艺术思维 审美品位 价值观念 文化认知 思维模式 互动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反思维·相似思维·相近思维——文学创造的相对思维方式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前文学理论的热点转向了文学思维,这是有道理的。倘若批评家永远不能够理解作家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也将永远处于无可挽救的附庸地位,反过来说,作家又何尝能够意识到创作思维的全部特征呢?特别是当他囿于一得之见的时候。 文学的符号思... 目前文学理论的热点转向了文学思维,这是有道理的。倘若批评家永远不能够理解作家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也将永远处于无可挽救的附庸地位,反过来说,作家又何尝能够意识到创作思维的全部特征呢?特别是当他囿于一得之见的时候。 文学的符号思维不仅是有逻辑的思维,而且是有着多种逻辑的思维,它们适应于创造的不同过程或不同侧面。此一意义上,文学的泛逻辑思维既包括一般普通逻辑思维,也可以包括其它各类具有逻辑性的思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超越了逻辑思维的严格规范,在普通逻辑之外建立起思维逻辑的多种渠道。现在我们将议论其中的一种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思维 符号思维 文学创造 思维 骷髅 作家 文学思维 普通逻辑 泛逻辑 反常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意的焦虑——文学性思维的价值祛魅
8
作者 朱思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当下的部分文学理论家认为文学性思维在后现代语境下对其它人文学科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渗透,因此文学研究应该转向。实际上,文学性思维只是众多艺术性思维的一种,文学性思维的弥漫本质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自我赋予意义的表达,是文... 当下的部分文学理论家认为文学性思维在后现代语境下对其它人文学科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渗透,因此文学研究应该转向。实际上,文学性思维只是众多艺术性思维的一种,文学性思维的弥漫本质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自我赋予意义的表达,是文学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一种焦虑症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文学思维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的生命:文学性与电影手法的结合 被引量:1
9
作者 粟深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4,共2页
当下中国电影质量备受关注,电影作品缺乏人文关怀,一味追求游戏化,追求情节的惊险离奇,迎合观众的视觉感受,使电影变得肤浅无聊从而走进了死胡同,电影发展遭遇瓶颈。电影的生命力与核心价值在于电影的精神与灵魂,缺乏文学精神的电影撞... 当下中国电影质量备受关注,电影作品缺乏人文关怀,一味追求游戏化,追求情节的惊险离奇,迎合观众的视觉感受,使电影变得肤浅无聊从而走进了死胡同,电影发展遭遇瓶颈。电影的生命力与核心价值在于电影的精神与灵魂,缺乏文学精神的电影撞不开观众的心门,文学是电影的基础,必须从文学中汲取精神营养,实现精神传承,按照电影美学特性的规律,进行电影的思想深度挖掘,使电影与文学思维在融合中获得艺术与市场上的双赢,方能找到电影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核心价值 文学思维 艺术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文学创作中的鬼文化意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6,86,共5页
关键词 文化意象 文学创作 鲁迅 绍兴地区 中国民间 历史文化 文化氛围 文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话学生腔——关于文学写作
11
作者 魏润身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0,共6页
多少年来,叙事写作经历了12年义务教育的训练,大学一年级又学习了“基础写作”的课程,确实使学生在选材、立意、表达上都有方方面面的进步。可是绝大多数人依然没能摆脱“学生腔”。为什么?——缺少文学意识,文学思维,文学韵味。这里以... 多少年来,叙事写作经历了12年义务教育的训练,大学一年级又学习了“基础写作”的课程,确实使学生在选材、立意、表达上都有方方面面的进步。可是绝大多数人依然没能摆脱“学生腔”。为什么?——缺少文学意识,文学思维,文学韵味。这里以李若晴同学的《天裂——疫下》与学生腔写作比对,做一些浅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写作 学生腔 文学写作 义务教育 文学意识 文学思维 大学一年级 叙事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养气》篇赞语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晶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59,共7页
《文心雕龙》早已成为中国文论与美学中的"显学",而其诸篇赞语的学术意义并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养气》是《文心》创作论中的重要篇章,其以《管子》、王充的气论哲学作为基础,使之成为文学创作之"神思"的动力。《... 《文心雕龙》早已成为中国文论与美学中的"显学",而其诸篇赞语的学术意义并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养气》是《文心》创作论中的重要篇章,其以《管子》、王充的气论哲学作为基础,使之成为文学创作之"神思"的动力。《养气》赞语以其隽永朗练的四言诗形式,将《养气》篇的内容浓缩于其中,并将其明确地置于文学创作思维的框架之中。结合《养气》正文对《养气》赞语加以美学角度的诠解,发掘《文心》诸篇赞语独特的理论价值,可能会成为龙学研究的一个独辟蹊径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赞语 《养气》篇 文学创作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