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动画看文学作品的改编 被引量:8
1
作者 温婷婷 张恩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1-186,共6页
木兰故事在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播中被不断的充盈扩展,尤其是经过美国迪士尼公司的动画改编,添加上"相亲"、"爱情"及"护君"等情节,演绎了一个与中国原本简单的木兰代父从军故事不尽相同,但却被全球受众所接... 木兰故事在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播中被不断的充盈扩展,尤其是经过美国迪士尼公司的动画改编,添加上"相亲"、"爱情"及"护君"等情节,演绎了一个与中国原本简单的木兰代父从军故事不尽相同,但却被全球受众所接受并喜爱的故事。迪士尼动画大量运用中国元素,利用中国色彩和中国味的同时,也有着对中国文化、中国元素误读的情况。迪士尼改编中的美国元素,既有中国观众较为喜欢的,也有较为排斥的;较为喜欢的有柔美的画面、搞笑的配角、平民化的倾向、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扣人心弦的情节安排等,而较为排斥的有过于商业化、对中国文化的肆意篡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辞 迪士尼动画 文学影视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间性与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 被引量:1
2
作者 常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68,共4页
运用媒介间性理论审视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探寻其中的成功因素,以期为当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带来一定启示。一、间性与跨界叙事在艺术数字化生存背景下,媒介间性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有观点认为,媒介间性理论的提出不仅... 运用媒介间性理论审视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探寻其中的成功因素,以期为当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带来一定启示。一、间性与跨界叙事在艺术数字化生存背景下,媒介间性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有观点认为,媒介间性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媒介融合研究、媒介和技术中心强调的有益补充,更是一种文化强调,其更多地关注媒介间的关系,以人文、文学和媒介研究作为学术背景,重点思考文化艺术在媒介变革语境下的进化与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碧华小说 电影改编 媒介研究 媒介间性 数字化生存 媒介融合 媒介变革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民族共同体理念视觉化与青年的自我探寻之旅
3
作者 罗笑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8-112,共5页
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成为第一部被选入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长篇华语电视剧,并于2024年5月在CCTV1和爱奇艺平台上线,播出后该剧获得广泛的好评,在多方面有突出表现:一是基于原著的精神... 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滕丛丛,2024)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成为第一部被选入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的长篇华语电视剧,并于2024年5月在CCTV1和爱奇艺平台上线,播出后该剧获得广泛的好评,在多方面有突出表现:一是基于原著的精神实质,又以多维度的情节铺陈强化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保持剧集清新明快基调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挖掘和强化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以出色的剧情架构呈现出近年来以散文题材文学作品改编成迷你剧集的成功典范;二是电影般的视觉效果。尽可能真实还原阿勒泰地区的自然景色和哈萨克族人文之美;三是剧中人物所传达的既宁静又有力的精神内核和生活哲学,对于在瞬息万变社会变迁中感到倦怠的青年来说,是一剂关于自我探寻和和解的良方。从整体来看,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不仅具有必需的现实意义,也为当下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拟从剧情构建、多元景观以及文化导向这三个维度进行深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 民族共同体 文学影视改编 人物群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