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苏氏文学家庭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苏轼为代表的苏氏文学家庭,在宋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首先梳理苏氏一家的文学人才,然后着重从家庭影响、“诗穷而后工”与区域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苏氏文学家庭兴盛的原因。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苏洵
文学家庭
诗穷而后工
家庭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文学家庭研究的新创获——读王毅教授《宋代文学家庭》有感
2
作者
吕双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文学家庭
宋代
教授
王毅
创获
家族文化
成熟阶段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而不厌:明清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
被引量:
6
3
作者
郭英德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明清时期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表现为两种活动形式:一种是自觉的个人学习,即成年女子出自于内心的需求和个人的兴趣,耽于文史,自学自修,从而主动地掌握、不断地提高文学知识和技能;另一种是成年女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教互学,吟咏唱和,...
明清时期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表现为两种活动形式:一种是自觉的个人学习,即成年女子出自于内心的需求和个人的兴趣,耽于文史,自学自修,从而主动地掌握、不断地提高文学知识和技能;另一种是成年女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教互学,吟咏唱和,互相切磋,从而使每一个参与文学教育活动的成员都得以掌握和提高文学知识和技能。在明清时期,与成年男子的学校文学教育相比较,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体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它是一种纯粹"兴趣至上"的学习活动,呈现为"快乐学习"的教育情境;它还是一种纯粹审美化的生活形态,呈现为"审美活动"的教育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文学
教育
明清成年女子
教育活动
教育效果
教育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世纪家庭文学的代际叙事
被引量:
1
4
作者
汪雨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8-215,共8页
计划生育国策长久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生育状况与生育理念,也导致了传统家庭结构与秩序的翻覆变化。新的代际关系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重构之后,在新世纪的家庭叙事中终于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示。抚养关系变得更为密切,父辈沉重的爱意甚至将...
计划生育国策长久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生育状况与生育理念,也导致了传统家庭结构与秩序的翻覆变化。新的代际关系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重构之后,在新世纪的家庭叙事中终于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示。抚养关系变得更为密切,父辈沉重的爱意甚至将子女压迫到窒息;而赡养关系却显得空前冷漠,成年后的子女与父母之间常常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而在此代际关系悖论中的隐含逻辑,实际上是父母与子女在精神上、命运上的同构。他们彼此间是极为相似的,也终身挣扎于摆脱这种相似,这便是新世纪家庭文学中代际叙事的重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文学
代际叙事
计划生育
《亲密关系的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翻译创作谈:文学研究亟待关注的世界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联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文学
翻译家
文学
研究
创作
世界
文学家庭
译入语
咏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家族文学的叙事艺术特征
6
作者
吴金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6-47,共2页
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结构形态尽管有很大差异,但都出现了以家庭家族为题材的叙事文学。经过历史的发展演变,中西家庭家族文学的叙事结构表现出一些类似的特征,在整一性和个人化的叙事模式中,它们都表现了各自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体验...
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结构形态尽管有很大差异,但都出现了以家庭家族为题材的叙事文学。经过历史的发展演变,中西家庭家族文学的叙事结构表现出一些类似的特征,在整一性和个人化的叙事模式中,它们都表现了各自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体验,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家族
文学
叙事结构
生存状态
整一性
个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寡妇道德与传统文化——兼论《寒夜》的爱情悲剧根源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兆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88-92,共5页
恩格斯说过,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程度的尺子。因此,女性命运作为一个热门话题一直受到人们热切的注视。文学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研究者过于将目光集束于那些受西方现代意识冲击而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知识女性形象身上。而远...
恩格斯说过,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程度的尺子。因此,女性命运作为一个热门话题一直受到人们热切的注视。文学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研究者过于将目光集束于那些受西方现代意识冲击而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知识女性形象身上。而远离现代文明、囿于封建伦理枷锁之下的女性落伍者显然被冷落了。而这落伍者中的落伍者——寡妇形象,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论及也大多以压制个性萌生,有着家长威严的母亲角色被印证,而做为深含着中国伦理文化的寡妇角色,从未得到整体意义的诠释。纵而观之,从古代家庭文学的焦母(《孔雀东南飞》)、崔母(《西厢记》)、王婆(《金瓶梅》)、贾母(《红楼梦)》,到现代家庭文学的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焦母(《原野》)、汪母(《寒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妇
妇女解放
爱情悲剧
母亲
丈夫
家庭
文学
传统文化
悲剧根源
曾树生
汪文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苏氏文学家庭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毅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文摘
以苏轼为代表的苏氏文学家庭,在宋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首先梳理苏氏一家的文学人才,然后着重从家庭影响、“诗穷而后工”与区域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苏氏文学家庭兴盛的原因。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苏洵
文学家庭
诗穷而后工
家庭
教育
Keywords
Su Shi
Su Che
Su Xun
Literature family
"only under the poor situation can poet write the delicate and marvelou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文学家庭研究的新创获——读王毅教授《宋代文学家庭》有感
2
作者
吕双伟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文学家庭
宋代
教授
王毅
创获
家族文化
成熟阶段
人类文明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而不厌:明清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
被引量:
6
3
作者
郭英德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生成
发展及传播"(05AZW001)
文摘
明清时期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表现为两种活动形式:一种是自觉的个人学习,即成年女子出自于内心的需求和个人的兴趣,耽于文史,自学自修,从而主动地掌握、不断地提高文学知识和技能;另一种是成年女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教互学,吟咏唱和,互相切磋,从而使每一个参与文学教育活动的成员都得以掌握和提高文学知识和技能。在明清时期,与成年男子的学校文学教育相比较,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体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它是一种纯粹"兴趣至上"的学习活动,呈现为"快乐学习"的教育情境;它还是一种纯粹审美化的生活形态,呈现为"审美活动"的教育情境。
关键词
家庭
文学
教育
明清成年女子
教育活动
教育效果
教育情境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世纪家庭文学的代际叙事
被引量:
1
4
作者
汪雨萌
机构
上海大学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8-215,共8页
文摘
计划生育国策长久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生育状况与生育理念,也导致了传统家庭结构与秩序的翻覆变化。新的代际关系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重构之后,在新世纪的家庭叙事中终于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示。抚养关系变得更为密切,父辈沉重的爱意甚至将子女压迫到窒息;而赡养关系却显得空前冷漠,成年后的子女与父母之间常常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而在此代际关系悖论中的隐含逻辑,实际上是父母与子女在精神上、命运上的同构。他们彼此间是极为相似的,也终身挣扎于摆脱这种相似,这便是新世纪家庭文学中代际叙事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
家庭
文学
代际叙事
计划生育
《亲密关系的变革》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翻译创作谈:文学研究亟待关注的世界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联
机构
渤海大学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文学
翻译家
文学
研究
创作
世界
文学家庭
译入语
咏怀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家族文学的叙事艺术特征
6
作者
吴金涛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陕西 汉中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6-47,共2页
文摘
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结构形态尽管有很大差异,但都出现了以家庭家族为题材的叙事文学。经过历史的发展演变,中西家庭家族文学的叙事结构表现出一些类似的特征,在整一性和个人化的叙事模式中,它们都表现了各自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体验,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家庭
家族
文学
叙事结构
生存状态
整一性
个人化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寡妇道德与传统文化——兼论《寒夜》的爱情悲剧根源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兆胜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88-92,共5页
文摘
恩格斯说过,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程度的尺子。因此,女性命运作为一个热门话题一直受到人们热切的注视。文学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研究者过于将目光集束于那些受西方现代意识冲击而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知识女性形象身上。而远离现代文明、囿于封建伦理枷锁之下的女性落伍者显然被冷落了。而这落伍者中的落伍者——寡妇形象,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论及也大多以压制个性萌生,有着家长威严的母亲角色被印证,而做为深含着中国伦理文化的寡妇角色,从未得到整体意义的诠释。纵而观之,从古代家庭文学的焦母(《孔雀东南飞》)、崔母(《西厢记》)、王婆(《金瓶梅》)、贾母(《红楼梦)》,到现代家庭文学的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焦母(《原野》)、汪母(《寒夜》)。
关键词
寡妇
妇女解放
爱情悲剧
母亲
丈夫
家庭
文学
传统文化
悲剧根源
曾树生
汪文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苏氏文学家庭
王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宋代文学家庭研究的新创获——读王毅教授《宋代文学家庭》有感
吕双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学而不厌:明清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
郭英德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世纪家庭文学的代际叙事
汪雨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翻译创作谈:文学研究亟待关注的世界
张联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西家族文学的叙事艺术特征
吴金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寡妇道德与传统文化——兼论《寒夜》的爱情悲剧根源
王兆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