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续)
1
作者 何磊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0-35,共6页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续)何磊(二)幼儿审美情感的发展我们以“无感受”、“偶尔感受”、“感受”、“感动”作为测定幼儿审美情感的四个等级指标。其具体表现是─—无感受:对作品不感兴趣,表情冷淡,对作品人物的命运...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续)何磊(二)幼儿审美情感的发展我们以“无感受”、“偶尔感受”、“感受”、“感动”作为测定幼儿审美情感的四个等级指标。其具体表现是─—无感受:对作品不感兴趣,表情冷淡,对作品人物的命运漠不关心;偶尔感受:对作品不感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文学 审美情感 美育心理 实验研究 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教学 文学审美活动 审美想象 审美理解 审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隐逸情调与美学风貌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功正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74-78,共5页
中国隐逸的历史状貌及其在六朝的表现 隐逸是中国社会的中上士层的特有现象,它几乎绵延于整个历史进程中,它是由中国士与社会统治集团之间的特有关系所决定的。这种关系在处置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缩余地。儒家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中国隐逸的历史状貌及其在六朝的表现 隐逸是中国社会的中上士层的特有现象,它几乎绵延于整个历史进程中,它是由中国士与社会统治集团之间的特有关系所决定的。这种关系在处置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缩余地。儒家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藏”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生活 陶渊明 朝隐 谢灵运 世说新语 魏晋六朝 文学审美活动 隐逸思想 东晋南朝 寻阳三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