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媒介转型中的文学与文学大众化 |
王玉玊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在分众化时代建构共同体——论新媒介与文学大众化 |
李强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论中国现代文学大众化思潮的总体特征 |
郭国昌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
4
|
重建阶级秩序: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内在动机 |
张宝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5
|
类型与指向:新文学大众化分析 |
周景雷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6
|
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语言建构和文体建构 |
肖翠云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7
|
文学大众化与个体写作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
8
|
“30年代”文学大众化语言建构和文体建构的思路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9
|
文学的形式焦虑与想象——大众化视阈中的“民族形式”论争问题考察 |
罗立桂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
10
|
试论当下文学的大众化与商业化 |
杜素娟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1
|
|
|
11
|
反思与深入:论茅盾晚年文学思想——以《我走过的道路》为中心 |
贺仲明
张佳珑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从新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看现代文学史上的大众化转向 |
泓峻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3
|
鲁迅、周文与文艺大众化问题 |
黄乔生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0 |
|
|
14
|
左翼文学创作中的马雅可夫斯基“情结” |
杨经建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5
|
别开生面的一部文学史专著——读《中国市民文学史》 |
汤君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
16
|
新文学前期语言建设论 |
吴俊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
17
|
郑伯奇戏剧批评论纲 |
刘竺岩
徐强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8
|
“憎恨学派”或“后左翼”的新生 |
陈晓明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11
|
|
|
19
|
疾风知劲草 冰雪谙笑梅──论抗战初期茅盾的文艺思想及其发展特点 |
丁尔纲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