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理论地做文学”到“文学地做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5-153,172,共9页
理论地做文学,是西方1960年代发展至新世纪并影响到我国的文学理论基本范式,其日益显露出在强行阐释文学中疏离文学、重蹈宏大叙事的局限。文学地做理论,则是有效走出这种局限并推进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范式,其正展开为国际前沿学术景观。... 理论地做文学,是西方1960年代发展至新世纪并影响到我国的文学理论基本范式,其日益显露出在强行阐释文学中疏离文学、重蹈宏大叙事的局限。文学地做理论,则是有效走出这种局限并推进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范式,其正展开为国际前沿学术景观。从历史依据看,"文学"的狭义是18世纪以后以纯文学为内涵的学科建制,本义则是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后者在现代语言论视野中获得深化,并融入人文社科理论领域,成为一种活的思想方式。从逻辑依据看,文学地做理论,既扬弃以趣味主义与感悟随想为特征的我国古典诗文批评,也扬弃仍暗设有始源性权力的现代存在论诗思。从方法看,融入理论的文学能指,是陌生化的细节、个案与叙事等,被能指同时带出的融入理论的文学所指,则既以言外意克服思辨性元叙事,也以想象与同情克服解放性元叙事。从意义看,不同于理论地做文学,文学地做理论,有望同时走出文学危机与理论强行阐释的困境,兼容两者而更新理论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地做文学 文学地做理论 语言 思想方式 文学能指与所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