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庸美:王蒙文学哲学的精髓 |
刘玉秋
周丽雯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2
|
从文学哲学化到哲学文学化——梅洛-庞蒂文哲亲缘性思想再探 |
崔欣欣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3
|
现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史哲学反思 |
周保欣
荆亚平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4
|
文学和哲学的接壤之处 |
徐漫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5
|
中国哲学与文学的阐释、翻译与交流之汉学路径——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访谈 |
刘燕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8 |
10
|
|
|
6
|
从哲学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孙正聿教授访谈录 |
孙正聿
唐伟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7
|
构建语言的虹桥——《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简评 |
薛巧玲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8
|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照应”——小说《我的将军》与哲学著作《母性思考》的“互文性”解读 |
何小宝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9
|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 |
杨德贵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7 |
0 |
|
|
10
|
荆楚文化的现代形式——评刘保昌著《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
方长安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1
|
从本质到共相——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中的视角演变 |
阴志科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5
|
|
|
12
|
论“文学自觉”的多元历史进程——30年“鲁迅问题”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
陈文忠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13
|
罗蒂科学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
马莉
洪晓楠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4
|
文本研究与文学史写作的新构想 |
张光芒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5
|
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 |
刘次沅
|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16
|
文学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评《湖南近代文学家族研究》 |
任美衡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7
|
德里达读黑格尔:哲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境遇 |
陆扬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8
|
以常变之道指引现当代文学史的编写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9
|
《明实录》天象记录的统计分析 |
刘次沅
马莉萍
|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20
|
《授时历》五星推步的精度研究 |
李勇
|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