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庸美:王蒙文学哲学的精髓
1
作者 刘玉秋 周丽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1X期78-78,80,共2页
王蒙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尤其是体现在文学评论上,许多的观点折射出了王蒙文学哲学的精髓和中庸之美,可以肯定,王蒙的中庸美观念形成源于自己对传统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肯定,同时与自己的生活道路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这种观点体现出了作... 王蒙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尤其是体现在文学评论上,许多的观点折射出了王蒙文学哲学的精髓和中庸之美,可以肯定,王蒙的中庸美观念形成源于自己对传统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肯定,同时与自己的生活道路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这种观点体现出了作家对人生哲学的深刻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美 文学哲学 人性审视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哲学化到哲学文学化——梅洛-庞蒂文哲亲缘性思想再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欣欣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29,共8页
文学与哲学的交织贯穿梅洛-庞蒂思想始终,他把文学视为存在表达本身而非其现象学哲学的构思工具。文哲交织在梅洛-庞蒂思想历程中呈现出由文学哲学化到哲学文学化的双重面向和演变脉络,对应于他在观念和话语维度对文哲关系的创见,并折... 文学与哲学的交织贯穿梅洛-庞蒂思想始终,他把文学视为存在表达本身而非其现象学哲学的构思工具。文哲交织在梅洛-庞蒂思想历程中呈现出由文学哲学化到哲学文学化的双重面向和演变脉络,对应于他在观念和话语维度对文哲关系的创见,并折射出其形而上学批判和知觉现象学建构的完整路径。表达和隐喻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梅洛-庞蒂晚期文本中以隐喻革新哲学术语的尝试,缓和了哲学观念与哲学话语之间的紧张关系,为扫除早期知觉理论中的唯心论残余以及实现其理论内部的自洽,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文学哲学 哲学文学 表达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史哲学反思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保欣 荆亚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4,共9页
从文学史哲学层面反省现当代文学史编写,如下问题有待深入思考:编写者缺乏本体性的"文学"观念自觉,导致文学史的编写缺乏"中心意识"支持,文学事实选择及作家作品评价随意性很大;在传统"圆型"时间观念作用... 从文学史哲学层面反省现当代文学史编写,如下问题有待深入思考:编写者缺乏本体性的"文学"观念自觉,导致文学史的编写缺乏"中心意识"支持,文学事实选择及作家作品评价随意性很大;在传统"圆型"时间观念作用下,现当代文学强调的是文学的时代之"变"而非文学史内部的"通",古今文学缺乏必要的对话;文学史叙述的空间意识不足,自然-地理形态的文学史外部空间,与文学"物自体"的内部空间尚未能进入文学史表述;对文学史编写的目的理解存在偏差,突出文学史的文学教育与学术传承功能,而缺乏文学史哲学意义上的对文学"古与今"、"常与变"的演变规律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文学哲学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和哲学的接壤之处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8-149,共2页
《十年十癔》和《续十癔》是有着"文学怪味豆"之誉的当代作家林斤澜站在文学与哲学的接壤之处,透过对 "文革"、"极左"路线进行无情曝光的形而下的关注和叙述,对人的生命现象的复杂,人与存在的关系,以及... 《十年十癔》和《续十癔》是有着"文学怪味豆"之誉的当代作家林斤澜站在文学与哲学的接壤之处,透过对 "文革"、"极左"路线进行无情曝光的形而下的关注和叙述,对人的生命现象的复杂,人与存在的关系,以及人在苍 茫无极、深邃无止的宇宙中的命运,所进行的形而上的求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十癔 续十癔 文学哲学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与文学的阐释、翻译与交流之汉学路径——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访谈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9-96,共18页
2017年4月11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邀请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举办题为"中国文学与哲学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的讲座。2017年10月31日,顾彬教授再次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作... 2017年4月11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邀请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举办题为"中国文学与哲学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的讲座。2017年10月31日,顾彬教授再次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作为"亚洲共同体——越境共存之亚洲文化遗产"系列讲座专家之一,举办"误读的重要性:德国汉学中的中国形象"的学术报告。此间,跨文化研究院刘燕教授就中国哲学与文学精神、中西文学中的忧郁主题、中国经典的翻译与传播、德国汉学的历史与特色、误解的重要性与理解的多元性等诸问题,与顾彬教授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访谈与切磋。本文得到了顾彬教授的亲自审核,深表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 翻译 中国哲学文学 德国汉学家顾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孙正聿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正聿 唐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135,共9页
作家的创作跟他的生活境遇、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哲学理念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定位,同时,还应用"时代性"来衡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学则是时代精神的敏感神经;哲学有贴近科学... 作家的创作跟他的生活境遇、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哲学理念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定位,同时,还应用"时代性"来衡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学则是时代精神的敏感神经;哲学有贴近科学的一面,但它又和文学一样是关于"人"的学问,一样是在讲它对人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文学,可以更为理性地思考文学的本质,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人"的学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语言的虹桥——《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简评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巧玲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翻译 跨文化性 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照应”——小说《我的将军》与哲学著作《母性思考》的“互文性”解读
8
作者 何小宝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5-157,179,共4页
《我的将军》叙述了少年维季卡的成长经历,折射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层面母性思考缺失所带来的危害。无独有偶,哲学专著《母性思考——走向和平的政治》对"母亲"的含义进行了新的界定,呼吁"新女性"在追求自我满足的... 《我的将军》叙述了少年维季卡的成长经历,折射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层面母性思考缺失所带来的危害。无独有偶,哲学专著《母性思考——走向和平的政治》对"母亲"的含义进行了新的界定,呼吁"新女性"在追求自我满足的过程中把女权主义和母性思考进行合理结合。两个文本的"互文性"充分表明: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有哲学思想的支撑;把文学作品放在同时代的哲学语境下加以解读将增加文学研究的深度和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性思考 女权主义 哲学文学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
9
作者 杨德贵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S1期71-73,共3页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杨德贵一般说来,哲学思想对社会生活有指导作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哲学思想的演变,也会引起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思想的变化。哲学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杨德贵一般说来,哲学思想对社会生活有指导作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哲学思想的演变,也会引起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思想的变化。哲学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文学 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思想 《金瓶梅》 《三国演义》 儒家政治哲学 伦理道德 社会生活 道德观念 《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楚文化的现代形式——评刘保昌著《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10
作者 方长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 荆楚文化 20世纪 文化哲学 书评 外国文化 世界文学 《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刘保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本质到共相——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中的视角演变 被引量:5
11
作者 阴志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特里·伊格尔顿一直关注着文学的本质问题,在2012年出版的《文学事件》一书中,他借中世纪经院哲学中一个常见的术语"共相"深入探讨了"文学的本质"这个宏大问题,并由此对文学进行了一种"反本质主义"式... 特里·伊格尔顿一直关注着文学的本质问题,在2012年出版的《文学事件》一书中,他借中世纪经院哲学中一个常见的术语"共相"深入探讨了"文学的本质"这个宏大问题,并由此对文学进行了一种"反本质主义"式的"本质主义"界定。在他看来,关于文学的本质主义界说和反本质主义界说之所以同时存在,是因为人们各自站在实在论和唯名论的立场上去理解文学:非要为文学找本质、下定义,是一种极端实在论的观点;而非要认为文学没有本质,则是一种极端唯名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相 文学事件 伊格尔顿 文学哲学 本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自觉”的多元历史进程——30年“鲁迅问题”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文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75,共15页
"文学的自觉"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文学史哲学"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它关乎如何认识民族文学成熟独立的历史起点,也是文学史家把握文学自觉的多元动态进程、进行历史分期的理论基础。近30年来,围绕这... "文学的自觉"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文学史哲学"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它关乎如何认识民族文学成熟独立的历史起点,也是文学史家把握文学自觉的多元动态进程、进行历史分期的理论基础。近30年来,围绕这一"鲁迅问题"的论争,这一命题则始终被视为只有单一内涵的"文学史问题"。因此,论争陷入了"各种观点自圆其说,不同观点相互对立"的僵局。要打破目前的学术僵局,让看似各自对立的不同观点,"各居其位,各是其是",必须转换学术思路:首先,从"文学史"回到"文学史哲学",在全面把握先秦以来文学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对"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前提假设"所蕴含的复杂内涵作一番学理反思和逻辑洗炼,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理论参照系;然后,再由"文学史哲学"回到"文学史",对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内涵和特点做出准确界定,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学的自觉时代” “鲁迅问题” 文学哲学 多元自觉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蒂科学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莉 洪晓楠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6,共8页
在科学文化哲学视域下,本文将罗蒂科学观溯源至实用主义真理理论和整体主义文化观,考察罗蒂拆解传统哲学中与实在相符合的真理观念,颠覆科学作为理性事业的根基,以科学与人文文化共筑信念之网,去除科学作为文化之王神性的路径。以此为基... 在科学文化哲学视域下,本文将罗蒂科学观溯源至实用主义真理理论和整体主义文化观,考察罗蒂拆解传统哲学中与实在相符合的真理观念,颠覆科学作为理性事业的根基,以科学与人文文化共筑信念之网,去除科学作为文化之王神性的路径。以此为基础,本文阐释了罗蒂科学观的三个维度——科学作为协同性、科学作为话语以及科学作为文学,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罗蒂的科学观兼具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倾向,是建设性的、另类的科学文化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科学观 协同性 话语 文学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研究与文学史写作的新构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光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如果说八、九十年代是现当代文学界“重写文学史”的积极倡导和实践阶段,那么近几年这种热情已经不复存在,应该说是进入了一个文学史写作的沉寂和反思时期。面对汗牛充栋然而大都乏善可陈的史著成果,学者们深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延续... 如果说八、九十年代是现当代文学界“重写文学史”的积极倡导和实践阶段,那么近几年这种热情已经不复存在,应该说是进入了一个文学史写作的沉寂和反思时期。面对汗牛充栋然而大都乏善可陈的史著成果,学者们深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延续日久的写作模式、思维方式,从根子上重新探讨新的写作思路,这既包括文学史观、文学史哲学、文学史体例的理论尝试,也包括有关史料发掘与思想立场、审美标准与社会标准等一系列对应关系的重新思考。如果说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革命性突破在于将文学史从政治社会学的写作规范中解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写作 文本研究 “重写文学史” 文学哲学 政治社会学 实践阶段 九十年代 写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次沅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对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外观形态,用天文方法分析了12个测缝与日出日期的对应关系和天文学作用,对比了考古队的模拟观测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分析指出,测缝E2—E12对应于一周年的日出方向,大致均分,产生一个不均匀的时间体系.E1对应于"月... 对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外观形态,用天文方法分析了12个测缝与日出日期的对应关系和天文学作用,对比了考古队的模拟观测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分析指出,测缝E2—E12对应于一周年的日出方向,大致均分,产生一个不均匀的时间体系.E1对应于"月南至",提供一个18—19年的年代指示.这是一个集礼仪祭祀和观象授时为一体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历史与哲学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评《湖南近代文学家族研究》
16
作者 任美衡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自新时期“重写文学史”运动开展以来,文学史研究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理论上来说,文学史哲学、文学史学、文学史原理等著作纷然而出,大文学史观、中华民族文学史观、通史观、纯文学史观和文学发展综史观等争奇斗艳;从实践... 自新时期“重写文学史”运动开展以来,文学史研究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理论上来说,文学史哲学、文学史学、文学史原理等著作纷然而出,大文学史观、中华民族文学史观、通史观、纯文学史观和文学发展综史观等争奇斗艳;从实践上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家族研究 近代文学 “重写文学史” 文学史观 湖南 创新 文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里达读黑格尔:哲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境遇
17
作者 陆扬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4,共5页
德里达对黑格尔哲学官方色彩的关注,一方面显示了当时法国哲学教育遇到的阻力,就像黑格尔时代的德国那样,本也是哲学一直以来的命运使然;另一方面也最终显示了德里达本人哲学立场同黑格尔的差异,因为黑格尔所处的政治体制里是国家控制... 德里达对黑格尔哲学官方色彩的关注,一方面显示了当时法国哲学教育遇到的阻力,就像黑格尔时代的德国那样,本也是哲学一直以来的命运使然;另一方面也最终显示了德里达本人哲学立场同黑格尔的差异,因为黑格尔所处的政治体制里是国家控制一切。但从20世纪70年代德里达引述的黑格尔一段回忆的历史语境来看,的确又显示了当时法国哲学的状况与黑格尔的时代如出一辙。由此看来,黑格尔的书信对于解构经典和"次要"哲学话语的分野,以及显示哲学和国家之间的恩怨是非,都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德里达 哲学教育 哲学边界 哲学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常变之道指引现当代文学史的编写
1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1-241,共1页
周保欣、荆亚平撰文《现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史哲学反思》指出,文学的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尊重这样的大规律,并且把它转化为文学史叙述的叙事维度和重要价值诉求,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纂来说,是有着重要而突出意义的。首先,从... 周保欣、荆亚平撰文《现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史哲学反思》指出,文学的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尊重这样的大规律,并且把它转化为文学史叙述的叙事维度和重要价值诉求,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纂来说,是有着重要而突出意义的。首先,从认识论角度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保欣 荆亚平 《现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哲学反思》 书评 书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实录》天象记录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83,共13页
《明实录》是明朝历代官修的编年体史书,篇幅巨大,其中包含天象记录达6000余条,是二十四史以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最大来源,其中包括日月食336条、月行星掩犯2622条、流陨2248条.明后期除日月食和彗星记录外,其他类型天象记录大幅减少.... 《明实录》是明朝历代官修的编年体史书,篇幅巨大,其中包含天象记录达6000余条,是二十四史以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最大来源,其中包括日月食336条、月行星掩犯2622条、流陨2248条.明后期除日月食和彗星记录外,其他类型天象记录大幅减少.天象记录的密度,正德以前平均每年38条,嘉靖以后则只有每年7条.由可以回算验证的月行星掩犯记录得到错误率4.1%,属历代最佳.错误主要是资料编纂整理过程和书籍传抄过程造成的.月亮记录显示,凌晨的观测,通常记前一日日期;掩犯恒星记录显示,官内星名与传统略有差异.若干例证说明,原始记录采用日序式纪日.只是在编纂史书时,才改用干支纪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和哲学 明实录 天象记录 方法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时历》五星推步的精度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3,共11页
着重考察了《授时历》的步五星术,考校、复原了其推步方法.(1)推步了1299年木星历,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对,从而确认恢复方法的正确性.(2)得出《授时历》在1280~1650年间推步五星黄经的精度,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的误差的绝对值... 着重考察了《授时历》的步五星术,考校、复原了其推步方法.(1)推步了1299年木星历,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对,从而确认恢复方法的正确性.(2)得出《授时历》在1280~1650年间推步五星黄经的精度,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的误差的绝对值平均分别为0.49°、1.91°、0.70°、2.82°和5.01°,木星、土星的精度较高.(3)指出将现代天文方法获取的《授时历》五星参数(周率、历率、度率、合应及历应)精确值代入《授时历》推步模型,木星、土星的推步精度并未提高,误差分别为1.83°和1.21°,而水星、金星和火星的误差却大幅加大,结果分别为30.04°、54.86°和10.82°.说明某些重要参数的修正并不能改善推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和哲学 历书 行星与卫星 个别 木星 火星 土星 金星 水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