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文学史观的建构——答《东方论坛》编者问 |
朱德发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9 |
9
|
|
2
|
“新文学进化论”与世界文学史观──评美国“重构派”莫莱蒂教授的学说 |
吴雨平
方汉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3
|
论刘勰的文学史观——以《文心雕龙·时序》篇为中心 |
张敏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4
|
启蒙文学史观的合法性及其限度——以程光炜《文化的转轨》为例看当代文学史写作的观念问题 |
刘复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5
|
叶适的“言文之辨”与文学史观 |
郭庆财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胡适与公安派的文学史观比较论 |
周荷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7
|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事实的历史——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 |
王富仁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17 |
1
|
|
8
|
文学史与文学史观论略 |
王瑜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2 |
1
|
|
9
|
发展论的文学史观梳理与质疑 |
梅向东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0
|
“人性发展论”的中国文学史观质疑 |
梅向东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1
|
精神信念与学术品格——刘中树文学史观的构成及其写作实践 |
白杨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2
|
从价值维度的重构谈丁帆的百年文学史观 |
黄轶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3
|
瞭望与批判:从文学革命到文学史观的“整理”--瞿秋白眼中的鲁迅 |
傅修海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外来影响与郑振铎的文学史观 |
杨玉珍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5
|
当代文学转型与创新的现实状态及特点研究——评《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 |
李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破坏性重述”──胡适新的文学史观的构筑 |
罗振亚
|
《北方论丛》
|
2000 |
0 |
|
17
|
关于生态文化学的文学史观——兼谈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 |
朱德发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6 |
0 |
|
18
|
作为文学史观和研究方法的“重返八十年代” |
原帅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9
|
“大文学史观”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非虚构性”因素 |
李俊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0
|
从《文学理论》解读韦勒克的文学史观 |
蔡晓飞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