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文学史之于文学批评的特殊价值——以“红色娘子军”研究值得商榷的问题为例
1
作者
罗长青
石斯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被喻为文学研究的“三驾马车”,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三者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文学批评以作品为中心,围绕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展开分析,为文学史...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被喻为文学研究的“三驾马车”,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三者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文学批评以作品为中心,围绕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展开分析,为文学史的构思与编纂奠定基础。因此,文学批评被看成文学史编纂的“前史”,被喻为“给文学史打草稿”,而文学史则被看成是“文学批评的集成”。如何强调文学批评之于文学史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我们既然承认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共生关系,就应该同样强调文学史之于文学批评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批评
当代
文学史
红色娘子军
文学
理论
共生关系
三驾马车
文学史编纂
前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当代事件”的文学史书写
被引量:
2
2
作者
洪子诚
贺桂梅
+1 位作者
姚丹
王秀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共9页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中意涵甚巨,但启示之一当属历史书写作为“当代事件”的性质不容忽视。晚清以降,中国蔚为大观的文学史编纂自然也不例外。在愈是剧烈的转型时期,“当代”与“历史”互搏与互嵌的印记便越深邃地铭刻在历史书...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中意涵甚巨,但启示之一当属历史书写作为“当代事件”的性质不容忽视。晚清以降,中国蔚为大观的文学史编纂自然也不例外。在愈是剧烈的转型时期,“当代”与“历史”互搏与互嵌的印记便越深邃地铭刻在历史书写的行迹中。其间的合力与张力、对话与对峙、创造与创伤,以及可能与不能,当时过境迁,很容易被记忆消弭,唯余“知识”被沉淀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书写
文学史
书写
当代史
文学史编纂
清以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主义与中国文学史的现代书写
3
作者
颜水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3期38-44,共7页
或许只有在20世纪以来的思想变革和学术变迁的整体视野中,才能厘清审美主义与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复杂关系。从晚清至五四时期的启蒙运动到19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美学话语都存在相似的历史逻辑和密切的精神联系。审美主义在文学史著述中也...
或许只有在20世纪以来的思想变革和学术变迁的整体视野中,才能厘清审美主义与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复杂关系。从晚清至五四时期的启蒙运动到19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美学话语都存在相似的历史逻辑和密切的精神联系。审美主义在文学史著述中也发挥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文学史编纂中,文学本质论建构了文学史对象的美文性质,文学本体论奠定了文学史评价的美学标准,文学主体论强化了文学史阐释的作品中心。与此同时,对文学史写作中的审美话语进行理论反思和历史反思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编纂
审美主义
思想解放
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的演进
4
作者
赵普光
石珠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0-170,共11页
七十余年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以及建基于此的当代文学史学,呈现出复杂的演进过程,形成了各阶段不同的状况、格局与特征。从重要文学会议发言决议、文学史观的更迭、文学史分期命名、文学史编纂等四个方面观察当代文学史学建构及演进...
七十余年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以及建基于此的当代文学史学,呈现出复杂的演进过程,形成了各阶段不同的状况、格局与特征。从重要文学会议发言决议、文学史观的更迭、文学史分期命名、文学史编纂等四个方面观察当代文学史学建构及演进过程,可以更全面地展示中国当代文学史学形成的历史线索,也能更立体地窥见文学史学发展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呼应、强化、调适、缓冲等共振和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文学史
学
文学史
观
文学史
分期
文学史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雪林的线装本讲义《新文学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谢泳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5,共2页
本文介绍苏雪林1932年在武汉大学执教时所编纂的讲义《新文学研究》,并讨论这本讲义在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上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苏雪林
讲义
《新
文学
研究》
新
文学史编纂
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文学史之于文学批评的特殊价值——以“红色娘子军”研究值得商榷的问题为例
1
作者
罗长青
石斯漾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编纂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BZW173)研究成果。
文摘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被喻为文学研究的“三驾马车”,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三者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文学批评以作品为中心,围绕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展开分析,为文学史的构思与编纂奠定基础。因此,文学批评被看成文学史编纂的“前史”,被喻为“给文学史打草稿”,而文学史则被看成是“文学批评的集成”。如何强调文学批评之于文学史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我们既然承认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共生关系,就应该同样强调文学史之于文学批评的价值。
关键词
文学
批评
当代
文学史
红色娘子军
文学
理论
共生关系
三驾马车
文学史编纂
前史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当代事件”的文学史书写
被引量:
2
2
作者
洪子诚
贺桂梅
姚丹
王秀涛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馆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共9页
文摘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此中意涵甚巨,但启示之一当属历史书写作为“当代事件”的性质不容忽视。晚清以降,中国蔚为大观的文学史编纂自然也不例外。在愈是剧烈的转型时期,“当代”与“历史”互搏与互嵌的印记便越深邃地铭刻在历史书写的行迹中。其间的合力与张力、对话与对峙、创造与创伤,以及可能与不能,当时过境迁,很容易被记忆消弭,唯余“知识”被沉淀下来。
关键词
历史书写
文学史
书写
当代史
文学史编纂
清以降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主义与中国文学史的现代书写
3
作者
颜水生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3期38-4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文学史写作话语研究”(项目编号:18FZW01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或许只有在20世纪以来的思想变革和学术变迁的整体视野中,才能厘清审美主义与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复杂关系。从晚清至五四时期的启蒙运动到19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美学话语都存在相似的历史逻辑和密切的精神联系。审美主义在文学史著述中也发挥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文学史编纂中,文学本质论建构了文学史对象的美文性质,文学本体论奠定了文学史评价的美学标准,文学主体论强化了文学史阐释的作品中心。与此同时,对文学史写作中的审美话语进行理论反思和历史反思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
文学史编纂
审美主义
思想解放
乌托邦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的演进
4
作者
赵普光
石珠林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0-170,共11页
文摘
七十余年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以及建基于此的当代文学史学,呈现出复杂的演进过程,形成了各阶段不同的状况、格局与特征。从重要文学会议发言决议、文学史观的更迭、文学史分期命名、文学史编纂等四个方面观察当代文学史学建构及演进过程,可以更全面地展示中国当代文学史学形成的历史线索,也能更立体地窥见文学史学发展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呼应、强化、调适、缓冲等共振和回声。
关键词
中国当代
文学史
学
文学史
观
文学史
分期
文学史编纂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雪林的线装本讲义《新文学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谢泳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5,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苏雪林1932年在武汉大学执教时所编纂的讲义《新文学研究》,并讨论这本讲义在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上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苏雪林
讲义
《新
文学
研究》
新
文学史编纂
史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文学史之于文学批评的特殊价值——以“红色娘子军”研究值得商榷的问题为例
罗长青
石斯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作为“当代事件”的文学史书写
洪子诚
贺桂梅
姚丹
王秀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审美主义与中国文学史的现代书写
颜水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的演进
赵普光
石珠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苏雪林的线装本讲义《新文学研究》
谢泳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