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新文学史”中的知识/权力问题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怡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0,共2页
"汉语新文学"是近时期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汉语新文学通史》(上下卷)的出版让这个话题又进入一个实践操作的区间,由此促使我们作更深入的考察和思索。2010年4月在澳门召开的"汉语新文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围绕...
"汉语新文学"是近时期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汉语新文学通史》(上下卷)的出版让这个话题又进入一个实践操作的区间,由此促使我们作更深入的考察和思索。2010年4月在澳门召开的"汉语新文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会上,中外专家学者既指出这部《汉语新文学通史》把新文学史的编纂延伸到了两岸四地和海外华文文学,有着多重视域的可贵开拓与创新,同时也就相关的局限、不足以及理论层面的问题广泛进行了切磋交流和学术争鸣。此组笔谈即有限地选取了几个视角,展示相关研究的对话状况,并期待有助于推进这一研究的深化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文学史
汉语
权力
知识
文学
现象
文学史概念
“语言”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将成为文学研究的“生长点”
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1-241,共1页
温儒敏撰文《“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指出,专门提出“文学生活”这个概念,是强调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或者与文学有关的普通民众的生活。提倡“文学生活”研究,就是提倡文学研究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
温儒敏撰文《“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指出,专门提出“文学生活”这个概念,是强调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或者与文学有关的普通民众的生活。提倡“文学生活”研究,就是提倡文学研究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儒敏
《"
文学
生活"
概念
与
文学史
写作》
书评
书介绍
文学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被引量:
18
3
作者
贺桂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0-152,共13页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尘埃落定的文学史概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九十年代后语境中与之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对其知识肌理作深度解剖和讨论,仍然是一项相当有难度的工作。贺桂梅的文章,将它置于学科/政治、二十世...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尘埃落定的文学史概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九十年代后语境中与之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对其知识肌理作深度解剖和讨论,仍然是一项相当有难度的工作。贺桂梅的文章,将它置于学科/政治、二十世纪现代化"时间表"、"中国"/"全球化想象"的多重参照中,试图在一个较大的背景中呈现这一"纯文学"主张的意图和价值,并与"作为五十-六十年代‘显学’的‘当代文学’在八十年代出现的危机"、"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和认知",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中的‘中国’,就成为自我决定的历史主体"等典型的八十年代知识谱系和想象方式相联系,以便对"这一说辞作为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一种言说方式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历史话语秘密重新予以解释。其中提出的不少新见,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学
重读
知识谱系
历史语境
文学史概念
尘埃落定
九十年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先验批判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士林
《学海》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学术研究
文学史概念
'20世纪中国
文学
'
先验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进步论”与历史“不同论”——对“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的一点看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范钦林
《学海》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概念
历史"进步论"
历史"不同论"
"20世纪中国
文学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异同论
被引量:
1
6
作者
华金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55-60,共6页
"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都是有着内在质的规定性的文学史概念,不容混淆。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文章从澄清概念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着重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以澄清近年来一些...
"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都是有着内在质的规定性的文学史概念,不容混淆。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文章从澄清概念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着重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以澄清近年来一些研究存在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
文学
延安
文学
文学史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历史与文学之间
被引量:
1
7
作者
汤拥华
《学海》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文学
"20世纪中国
文学
"
文学史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四”文化传统与“20世纪中国文学”观
被引量:
1
8
作者
叶虎
《学海》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概念
'五四'文化传统
'20世纪中国
文学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十七年小说”的叙事张力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冰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6-153,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渤海大学、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于二○○六年九月八号至九月十一号在辽宁锦州联合举办“文学传媒与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我们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发一组,以飨读者。九十年代以来,大...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渤海大学、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于二○○六年九月八号至九月十一号在辽宁锦州联合举办“文学传媒与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我们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发一组,以飨读者。九十年代以来,大众传媒对于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的影响力不断强化。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一直偏重对思潮演变的审视和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忽略了文学的功能史与传播接受史。通过考察文学传媒与文学教育对当代文学的深层影响,探寻文学的传播接受对文学的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的渗透,能够拓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野,修正文学史研究中的偏失,摆脱一些历史盲点和思维惯性的负面影响,使文学史研究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在选发的论文中,尽管表述不完全一致,但不约而同地谈到文学环境问题。这表明,在一个媒体时代,传媒的价值趋向与文学环境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在生机与混乱并存的当前文学生态中,文学传媒不仅要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还应该积极地去改善和重塑文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张力
小说文本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七年
文学
”
《讲话》精神
情节处理
文学史概念
“十七年”
现代性特征
文学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新文学史”中的知识/权力问题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怡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0,共2页
文摘
"汉语新文学"是近时期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汉语新文学通史》(上下卷)的出版让这个话题又进入一个实践操作的区间,由此促使我们作更深入的考察和思索。2010年4月在澳门召开的"汉语新文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会上,中外专家学者既指出这部《汉语新文学通史》把新文学史的编纂延伸到了两岸四地和海外华文文学,有着多重视域的可贵开拓与创新,同时也就相关的局限、不足以及理论层面的问题广泛进行了切磋交流和学术争鸣。此组笔谈即有限地选取了几个视角,展示相关研究的对话状况,并期待有助于推进这一研究的深化和升华。
关键词
新
文学史
汉语
权力
知识
文学
现象
文学史概念
“语言”
中华文化
分类号
I209.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将成为文学研究的“生长点”
2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1-241,共1页
文摘
温儒敏撰文《“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指出,专门提出“文学生活”这个概念,是强调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或者与文学有关的普通民众的生活。提倡“文学生活”研究,就是提倡文学研究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
关键词
温儒敏
《"
文学
生活"
概念
与
文学史
写作》
书评
书介绍
文学
生活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被引量:
18
3
作者
贺桂梅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0-152,共13页
文摘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尘埃落定的文学史概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九十年代后语境中与之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对其知识肌理作深度解剖和讨论,仍然是一项相当有难度的工作。贺桂梅的文章,将它置于学科/政治、二十世纪现代化"时间表"、"中国"/"全球化想象"的多重参照中,试图在一个较大的背景中呈现这一"纯文学"主张的意图和价值,并与"作为五十-六十年代‘显学’的‘当代文学’在八十年代出现的危机"、"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和认知",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中的‘中国’,就成为自我决定的历史主体"等典型的八十年代知识谱系和想象方式相联系,以便对"这一说辞作为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一种言说方式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历史话语秘密重新予以解释。其中提出的不少新见,值得注意。
关键词
中国
文学
重读
知识谱系
历史语境
文学史概念
尘埃落定
九十年代
“中国”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先验批判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士林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学海》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摘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
关键词
中国
学术研究
文学史概念
'20世纪中国
文学
'
先验批判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进步论”与历史“不同论”——对“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的一点看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范钦林
机构
南通师范学院
出处
《学海》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摘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
关键词
文学史概念
历史"进步论"
历史"不同论"
"20世纪中国
文学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异同论
被引量:
1
6
作者
华金余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55-60,共6页
文摘
"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都是有着内在质的规定性的文学史概念,不容混淆。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文章从澄清概念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着重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以澄清近年来一些研究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
左翼
文学
延安
文学
文学史概念
Keywords
Left-wing literature
Yan'an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literary histor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历史与文学之间
被引量:
1
7
作者
汤拥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学海》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文摘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
关键词
历史
文学
"20世纪中国
文学
"
文学史概念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四”文化传统与“20世纪中国文学”观
被引量:
1
8
作者
叶虎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学海》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文摘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面对的问题 ,既关系到文学史观的问题 ,同时也关涉到文学观、文学批评等相关问题 ,甚至也超出文学领域的局限。正因为这样 ,由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所引起的话题 ,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期发表的这几篇文章 。
关键词
文学史概念
'五四'文化传统
'20世纪中国
文学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十七年小说”的叙事张力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冰茹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6-153,共8页
文摘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渤海大学、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于二○○六年九月八号至九月十一号在辽宁锦州联合举办“文学传媒与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我们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发一组,以飨读者。九十年代以来,大众传媒对于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的影响力不断强化。当代文学的批评与研究一直偏重对思潮演变的审视和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忽略了文学的功能史与传播接受史。通过考察文学传媒与文学教育对当代文学的深层影响,探寻文学的传播接受对文学的外部环境的重塑以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的渗透,能够拓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野,修正文学史研究中的偏失,摆脱一些历史盲点和思维惯性的负面影响,使文学史研究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在选发的论文中,尽管表述不完全一致,但不约而同地谈到文学环境问题。这表明,在一个媒体时代,传媒的价值趋向与文学环境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在生机与混乱并存的当前文学生态中,文学传媒不仅要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还应该积极地去改善和重塑文学环境。
关键词
叙事张力
小说文本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七年
文学
”
《讲话》精神
情节处理
文学史概念
“十七年”
现代性特征
文学
现代性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新文学史”中的知识/权力问题
李怡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将成为文学研究的“生长点”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贺桂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先验批判
刘士林
《学海》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历史“进步论”与历史“不同论”——对“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的一点看法
范钦林
《学海》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异同论
华金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在历史与文学之间
汤拥华
《学海》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五四”文化传统与“20世纪中国文学”观
叶虎
《学海》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十七年小说”的叙事张力
郭冰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