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的文学功能论
1
作者 樊德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3-38,112,共7页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的功能论,大致有教化、宗教、美感三个方面。教化功能论主要有“观风察俗”说和“风教”说;宗教功能论主要以“神人以和”说为其代表论点;美感功能论主要以“趣味”说为其主要论点。三种功能论在中国古代的不...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的功能论,大致有教化、宗教、美感三个方面。教化功能论主要有“观风察俗”说和“风教”说;宗教功能论主要以“神人以和”说为其代表论点;美感功能论主要以“趣味”说为其主要论点。三种功能论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功能 教化 宗教 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世情小说梦境插图的图像隐喻与文学功能
2
作者 曾礼军 刘宇颂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9,共16页
梦境插图与明清世情小说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梦境插图集中在世情小说当中,而且图像表达也呈现出独特的“世情化”特征。梦境插图以世情小说文本为依据进行构图和绘刻,表现婚恋情感、人生命运和善恶道德等世情内涵。梦境插图又具有图像... 梦境插图与明清世情小说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梦境插图集中在世情小说当中,而且图像表达也呈现出独特的“世情化”特征。梦境插图以世情小说文本为依据进行构图和绘刻,表现婚恋情感、人生命运和善恶道德等世情内涵。梦境插图又具有图像阐释的能动性,聚焦于世情人物和世情场景的绘刻和再创作,通过“梦里”与“梦外”的双重图像形态来再现、深化和拓展小说中的世情主题。梦境插图作为世情小说的副文本,还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和传播具有突出的辅助作用,进一步凸显和强化了世情叙事和世情主题。梦境插图的这种“世情化”现象的形成,是梦文化意识的民族累积、梦境图像绘制的繁荣与明清尚情文化思潮合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世情小说 梦境插图 图像隐喻 文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民”之利器到“情感教育”之利器——梁启超文学功能观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冠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6,共8页
从"三界革命"时代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启超对于文学功能的认识在不断做出调整。早期他将文学视作传播文明和改造"国民性"的有力工具,而随着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他又注意到文学在传承和发扬积极的"国民性&qu... 从"三界革命"时代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启超对于文学功能的认识在不断做出调整。早期他将文学视作传播文明和改造"国民性"的有力工具,而随着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他又注意到文学在传承和发扬积极的"国民性"和"国性"中的特殊的文化功能,而这正是对其文学观中作为主导的启蒙向度的修正。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梁启超认识到情感与理性的均衡发展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他回归文学的审美属性,强调发挥文学的"情感教育"作用,这是其对文学革命中的启蒙主义的文学功能观的校正。目前学界对于梁启超文学功能观的发展线索及诸种促成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文学功能 启蒙 文化 情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思潮功能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卢铁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7-101,共5页
文学思潮的功能可分为两层 :一是在文学活动系统内的文学功能 ;一是在文化系统内的文化功能。在文学活动系统中 ,文学思潮在观念层面上对参与文学活动的个体产生沟通、组织、同化或激化的作用 ,并促进群体性文学实践的形成、扩大与演变... 文学思潮的功能可分为两层 :一是在文学活动系统内的文学功能 ;一是在文化系统内的文化功能。在文学活动系统中 ,文学思潮在观念层面上对参与文学活动的个体产生沟通、组织、同化或激化的作用 ,并促进群体性文学实践的形成、扩大与演变。而其与已有文学观念、文学思潮的矛盾张力 ,则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文学的变革和发展。在文化系统中 ,文学思潮作为一定文化思潮的“自我意识”和“镜子” ,揭示了其所属文化的特质并借此促进其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功能 文学功能 文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乃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兼论文学翻译的创作本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丹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7,153,共6页
文学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文学翻译的性质决定了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努力做到全面实现译文的文学功能,即原文文学意境的传达,或者说原作文学效果的再现,译者应当把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因此,创作... 文学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文学翻译的性质决定了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努力做到全面实现译文的文学功能,即原文文学意境的传达,或者说原作文学效果的再现,译者应当把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因此,创作文学作品是文学翻译的根本任务,而译文则是作者和译者共同写作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文学功能 创作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功能系统与特质 被引量:2
6
作者 金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87,共5页
传统的作品功能观把文本视为文学功能的发生源、把读者视为文学功能作用的被动对象。本文提出:文学功能必须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才能产生。文学活动是文学功能的发生源。文学功能联系于文学活动的动态开放整体的流程,并对投身于文学活动... 传统的作品功能观把文本视为文学功能的发生源、把读者视为文学功能作用的被动对象。本文提出:文学功能必须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才能产生。文学活动是文学功能的发生源。文学功能联系于文学活动的动态开放整体的流程,并对投身于文学活动的一切实践主体(作者与读者)产生系统效能。文学功能系统由认知、净化、愉悦、生命四个各具丰富内涵的子系统构成,并通过系统质的审美化合指向人本身,指向人自身的丰富与完善,指向人的诗意人生。因此,文学功能是文学之人学本义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功能 文学活动 系统 作者 读者 审美化 人性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初骈散之分途及其政治与文学功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少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90,共8页
骈文的正式确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情。但是,骈俪文体的酝酿,时代则较早。早在先秦时期,骈、散体式就存在分途的倾向。汉初文学对先秦史传、诸子散文各有继承,进一步促进了骈、散体式的分途。在汉初,骈、散文体则承担了不同的文学与... 骈文的正式确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情。但是,骈俪文体的酝酿,时代则较早。早在先秦时期,骈、散体式就存在分途的倾向。汉初文学对先秦史传、诸子散文各有继承,进一步促进了骈、散体式的分途。在汉初,骈、散文体则承担了不同的文学与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体 散体 文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克里斯默斯在《八月之光》中的文化与文学功能 被引量:5
8
作者 江智利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7,共4页
威廉.福克纳在《八月之光》中塑造了克里斯默斯这样一个具有文化与文学功能的小说人物。克里斯默斯的文化功能主要是体现于这一人物本身在作家构建作品中特有的包括历史、宗教、种族歧视以及通过描述克里斯默斯的性行为来揭示的人性等... 威廉.福克纳在《八月之光》中塑造了克里斯默斯这样一个具有文化与文学功能的小说人物。克里斯默斯的文化功能主要是体现于这一人物本身在作家构建作品中特有的包括历史、宗教、种族歧视以及通过描述克里斯默斯的性行为来揭示的人性等方面的文化氛围,而其文学功能则主要是体现在克里斯默斯在小说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克里斯默斯象征着福克纳小说创作的高超的艺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斯默斯 《八月之光》 文化与文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巍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5-132,共8页
新世纪十年来,社会生活、文化审美领域逐渐被图像占领,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欣赏、理解为图像作用机制所浸淫,评论界关于图像和文学关系的论争也就随之持续升温。论争的焦点莫衷一是,但都或多或少地承认图像对文学的冲击以及文学或隐... 新世纪十年来,社会生活、文化审美领域逐渐被图像占领,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欣赏、理解为图像作用机制所浸淫,评论界关于图像和文学关系的论争也就随之持续升温。论争的焦点莫衷一是,但都或多或少地承认图像对文学的冲击以及文学或隐或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文学功能 社会生活 文化审美 文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功能的语言论阐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阿宝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69-74,共6页
本文从泛语言论的维度思考文学功能问题。指出,传统的文学功能观注重文学作品与外界(社会)的联系,强调其指向性、意动性及预期性等,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泛语言论文学功能观则将着眼点落在以本文语言特征为轴心的向心式阐释上。其以... 本文从泛语言论的维度思考文学功能问题。指出,传统的文学功能观注重文学作品与外界(社会)的联系,强调其指向性、意动性及预期性等,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泛语言论文学功能观则将着眼点落在以本文语言特征为轴心的向心式阐释上。其以语言为中心,以本文存在的语境为经,以本文与读者的联系为纬,重点考察本文自我的语言模式的影响以及作者、读者与本文的契合程度,而将作者———本文———读者———现实这一链条上的“现实”作为一种背景或语境内化到语言之中。这样,泛语言论文学功能观就在传统文学功能观之外设定了如下两大功能:风格功能和阐释功能。二者互为表里、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功能 语言的意义 语言模式 语言论 本文语境 语言结构 文学与社会 索绪尔 自我话语 文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娱:李渔的创作心态及文学功能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果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61,共4页
注重自娱是李渔创作心态特色之一 ,并衍生出独特的文学功能观 :强调舒张思想个性、自由展示才情、追求自我快适而无须虑及文学外在价值。在其诗歌创作与戏曲创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而又各各不同 :诗歌创作关注自我适意而轻视外在规范、... 注重自娱是李渔创作心态特色之一 ,并衍生出独特的文学功能观 :强调舒张思想个性、自由展示才情、追求自我快适而无须虑及文学外在价值。在其诗歌创作与戏曲创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而又各各不同 :诗歌创作关注自我适意而轻视外在规范、外在功能 ;戏曲创作则偏尚想像移情、舒郁解愠等情感层面的行文之乐 ,以及由艺术技巧的纯熟而带来的理性喜悦。李渔重自娱的文学观念与晚明文人的人生态度及创作态度一脉相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娱 李渔 创作心态 文学功能 人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功能置换研究
12
作者 胡友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审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文学的功能转向了娱乐,这种转变一方面是由电子媒介本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与作家创作理念的改变、读者审美趣味的转移密切相关。文学审美功能的置换导致了文学经典的被"解构"、...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审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文学的功能转向了娱乐,这种转变一方面是由电子媒介本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与作家创作理念的改变、读者审美趣味的转移密切相关。文学审美功能的置换导致了文学经典的被"解构"、文学经典的难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媒介 文学功能 审美性 娱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功能观念的更新
13
作者 刘乃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65-68,共4页
文学功能是一个基础性的文学观念。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单纯强调文学的政治宣传功能,甚至把文学仅仅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其实,文学功能是一个多元系统,是多种功能的统一;多样性的文学功能,以审美功能为核心;文学功能的显现,受... 文学功能是一个基础性的文学观念。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单纯强调文学的政治宣传功能,甚至把文学仅仅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其实,文学功能是一个多元系统,是多种功能的统一;多样性的文学功能,以审美功能为核心;文学功能的显现,受接受主体和时空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功能 多元系统 审美核心 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成才对创新教育模式的启迪——兼论改善文学的社会功能
14
作者 赵营波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6期25-31,共7页
在全面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高效益发展,要求各行业都要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宏观协调中发挥应有的适宜功能,要求相应地创新教育模式,也要求改善文学的社会功能。本文运用大协调学进行了一些研讨,对更新知识结构和培育干部相应的运作... 在全面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高效益发展,要求各行业都要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宏观协调中发挥应有的适宜功能,要求相应地创新教育模式,也要求改善文学的社会功能。本文运用大协调学进行了一些研讨,对更新知识结构和培育干部相应的运作能力提供了具体设计,提出了评价工作成效的新标准,也提出了文学评论的新标准,并通过分析莫言的成才过程,提供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大协调学 更新知识结构 改善文学功能 务实人才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视域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审美功能论——由“普夏之争”说起
15
作者 刘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92-99,共8页
夏志清批评普实克执迷于文学的历史使命和文学的社会功能是意识形态的说教,但是其所言比较偏颇。普实克是以一种科学的态度,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呈现中国现代文学重视文学社会价值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在普实克看来文学功能是随着社会历... 夏志清批评普实克执迷于文学的历史使命和文学的社会功能是意识形态的说教,但是其所言比较偏颇。普实克是以一种科学的态度,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呈现中国现代文学重视文学社会价值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在普实克看来文学功能是随着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因为有了结构主义的参与,完全不同于机械马克思主义的论调。普实克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也同样重视文学的审美功能。他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作家必须要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只是作家创作的一个基础,若是没有作家主观思想、个人经验的融入,没有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加工,文学作品仍然会失去其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产品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实克 结构主义 文学功能 审美功能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脉与文化精神探源——先秦文学的三重功能论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兆辕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5期91-94,共4页
先秦时期古人对文学功能的认知和表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早期以宗教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实践中,古人产生了对文学功能的初步认识。到了商代晚期,遗存的文献中已隐约出现了人们对文学宗教性功能的简单表述,但尚不明确。西周时期,青铜... 先秦时期古人对文学功能的认知和表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早期以宗教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实践中,古人产生了对文学功能的初步认识。到了商代晚期,遗存的文献中已隐约出现了人们对文学宗教性功能的简单表述,但尚不明确。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主要用于宗教和政治,随着西周礼乐制度的成熟,文学的政治性功能越来越趋于明确。西周晚期以后,文学的个体情感功能得到凸显,《诗经》中首先出现了相关的表述并在春秋时期形诸较系统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学 文学功能 宗教功能 政治功能 个人情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看文学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宪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91-96,共6页
关键词 文学功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观看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社会意识形态 核心 恩格斯 习惯用语 论点 概括
全文增补中
三桩誓愿的文学功能新解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世源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部可以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相比肩的大悲剧。全剧展示了一个善良孝顺的弱女子因蒙受奇冤.指斥天地.怨怼鬼神.以其毅勇刚烈的第二重人格感天动地,刺贪刺虐.惊世骇俗,最终惨遭刑戮的过程。把中国传统道...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部可以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相比肩的大悲剧。全剧展示了一个善良孝顺的弱女子因蒙受奇冤.指斥天地.怨怼鬼神.以其毅勇刚烈的第二重人格感天动地,刺贪刺虐.惊世骇俗,最终惨遭刑戮的过程。把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最高价值毁灭给人看,使作品的悲剧意味浑厚凝重。而在渲染悲剧气氛、表现作品主题时最关键、最精彩、最有力的一笔要属窦娥的“三桩誓愿”。“三桩誓愿”不仅是《窦娥冤》全剧的高潮部分.也是作者体现创作意图的关键所在。可是对这三桩誓愿的理解历来说法纷纭,莫衷一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理解是: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不屈抗争。但有人探幽发微,见人未见.认为窦娥的后两桩誓愿太“歹毒”和她善良的性格有悖,会损害她美好的形象。持此论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功能 《窦娥冤》 《哈姆莱特》 中国传统道德 悲剧意味 作品主题 莎士比亚 二重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学功能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9
作者 温靖邦 《当代文坛》 1988年第5期51-54,共4页
我们是否自由?我们是否真的进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境界?我们的文学观是否束缚了我们的发展?一切都得取决于对文学功能这一范畴的理解。 应该承认,在我们的意识深层,还有着巨大的历史沉积岩在压迫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举步维艰。 我们常... 我们是否自由?我们是否真的进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境界?我们的文学观是否束缚了我们的发展?一切都得取决于对文学功能这一范畴的理解。 应该承认,在我们的意识深层,还有着巨大的历史沉积岩在压迫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举步维艰。 我们常常受到困扰的是一些文学名著的主要价值。我们站在一个既定的视角,用一个既定的框模,熬费苦心地去探究它们的主题、分析它们的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用了几十年甚至几代的时间,专著多如山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功能 文学名著 文学 艺术形象 沉积岩 境界 文学作品 思维 主题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功能系统与特质
20
作者 金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传统的作品功能观把文本视为文学功能的发生源,把读者视为文学功能作用的被动对象。本文提出:文学功能必须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才能产生。文学活动是文学功能的发生源。文学功能联系于文学活动的动态开放整体的流程,并对投身于文学活动... 传统的作品功能观把文本视为文学功能的发生源,把读者视为文学功能作用的被动对象。本文提出:文学功能必须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才能产生。文学活动是文学功能的发生源。文学功能联系于文学活动的动态开放整体的流程,并对投身于文学活动的一切实践主体(作者与读者)产生系统效能。文学功能系统由认知、净化、愉悦、生命四个各具丰富内涵的子系统构成,并通过系统的审美化合指向人本身,指向人自身的丰富与完善,指向人的诗意人生。因此,文学功能是文学之人学本义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功能 特质 人学 美学 文学活动 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