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古代的文学功能论 |
樊德三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
2
|
明清世情小说梦境插图的图像隐喻与文学功能 |
曾礼军
刘宇颂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从“新民”之利器到“情感教育”之利器——梁启超文学功能观的发展轨迹 |
张冠夫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4
|
文学思潮功能论 |
卢铁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
5
|
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乃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兼论文学翻译的创作本质 |
王丹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
6
|
论文学功能系统与特质 |
金雅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7
|
汉初骈散之分途及其政治与文学功能 |
孙少华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8
|
论克里斯默斯在《八月之光》中的文化与文学功能 |
江智利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
9
|
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
刘巍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0
|
文学功能的语言论阐释 |
戴阿宝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9 |
1
|
|
|
11
|
自娱:李渔的创作心态及文学功能观 |
黄果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12
|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功能置换研究 |
胡友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3
|
文学功能观念的更新 |
刘乃仲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
14
|
莫言成才对创新教育模式的启迪——兼论改善文学的社会功能 |
赵营波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2 |
0 |
|
|
15
|
结构主义视域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审美功能论——由“普夏之争”说起 |
刘云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0 |
|
|
16
|
中华文脉与文化精神探源——先秦文学的三重功能论析 |
刘兆辕
|
《学术前沿》
CSSCI
|
2017 |
2
|
|
|
17
|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看文学功能 |
袁宪军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0 |
1
|
|
|
18
|
三桩誓愿的文学功能新解 |
杨世源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7 |
2
|
|
|
19
|
对文学功能的再认识 |
温靖邦
|
《当代文坛》
|
1988 |
3
|
|
|
20
|
论文学功能系统与特质 |
金雅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