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葛洪仙学理论影响下的文学创作观和风格论 |
蒋振华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
|
略论陶弘景的文学创作观 |
段祖青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3
|
构建富有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趣味性的儿童文学创作观——川少社“市场化进程中儿童文学的价值追求”论坛综述 |
李菊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4
|
论王国维的文学创作观 |
李建军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5
|
流散文化身份与世界性写作——木心的文学创作观评析 |
于洋欢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复性思想与高攀龙的文学创作观 |
渠嵩烽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7
|
曾巩文学创作观念初探 |
朱东根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8 |
0 |
|
8
|
《紫罗兰》栏目设置的现代性意义 |
博玫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9
|
野味:司马中原的散文 |
刘正伟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0
|
“前后七子” |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