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交流现象学
1
作者 陈吉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1-193,共3页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深入内部研究的语言转向,一次是开拓外部研究的文化转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文论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文艺思潮、文学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向":一次是深入内部研究的语言转向,一次是开拓外部研究的文化转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中国文论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文艺思潮、文学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到法国的结构主义,从英美新批评、女权主义到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生态批评。可以说,中国文论用20多年的时间几乎走过了西方文论近一个世纪的学术历程。但在广泛引进西方文论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几十年前就提出的老问题,至今不仅没能解决,甚至没有多少进展。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即从不同的方面为此做出些许努力,期望能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交流 现象学 文学创作活动 阅读活动 存在方式 体结构 主体间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杨逵的文学观——以《书信集》为中心
2
作者 沈玲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一、引言 作为“台湾新文学‘成熟期’与‘战争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的杨逵(杨贵,1905-1985),一生著述活动颇为活跃,其间虽因政治因素而屡遭牢狱之苦④并为此耽搁了创作时日,虽也因对政治失望而自1962年后作品数量锐减,但始终... 一、引言 作为“台湾新文学‘成熟期’与‘战争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的杨逵(杨贵,1905-1985),一生著述活动颇为活跃,其间虽因政治因素而屡遭牢狱之苦④并为此耽搁了创作时日,虽也因对政治失望而自1962年后作品数量锐减,但始终没有中止过文学创作活动,即使是在被囚禁12年的漫长岁月里,也笔耕不辍。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留下了厚重的12本文集㈤,无论在小说、散文还是戏剧、诗歌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体裁虽然不一,而强调文学与思想、与社会改造联系在一起的追求却呈现出一致性,并贯穿于其创作始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书信集》 杨逵 文学创作活动 政治因素 台湾新文学 著述活动 写作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创作主体与生活客体关系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君 杨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42-47,共6页
文学创作活动是客观世界与作家主观精神对立统一的运动,具体说来就是,客观世界经过作家心灵的过滤、发现和创造进入文学,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然后再反作用于读者的精神。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并未准确地解释两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或者是侧... 文学创作活动是客观世界与作家主观精神对立统一的运动,具体说来就是,客观世界经过作家心灵的过滤、发现和创造进入文学,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然后再反作用于读者的精神。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并未准确地解释两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或者是侧重于从客体的角度来界定创作的特点,强调再现的作用,强调存在是主导,或者是侧重于从主体的角度来标示创作的规律,强调表现的作用,强调精神是主导。两种观点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立脚点,找到注释的作品。生活客体再现论的观点曾一度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活动 再现论 文学作品 客体关系 客观叙述 赵树理 张承志 你别无选择 系列小说 锻炼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燕卜荪笔下的W.H.奥登 被引量:1
4
作者 龙晓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5-136,共2页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对于深入解读西南联大诗歌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接近“真实”的奥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威廉·燕卜荪的引介无疑是联大诗人们认识奥登的最初途径——燕卜荪对奥登的介绍,不仅仅让这些联大诗人们认识了英国现代主义诗歌,而且直接引发了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纳入了世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格局,并对中国当代的诗歌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奥登 威廉 文学创作活动 英国诗人 西南联大 “真实” 历史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悬疑作为方法——兼谈当代中国青年写作中的类型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战玉冰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一、从张天翼与施蛰存说起1922年9月,在杭州之江大学读书的施蛰存与当时杭州宗文中学毕业班的学生戴朝宷(望舒)、戴克崇(杜衡)、张元定(天翼)、叶为耽(秋原)等人共同成立了“兰社”,并于1923年元旦创办《兰友》旬刊。a通过对“兰社”相... 一、从张天翼与施蛰存说起1922年9月,在杭州之江大学读书的施蛰存与当时杭州宗文中学毕业班的学生戴朝宷(望舒)、戴克崇(杜衡)、张元定(天翼)、叶为耽(秋原)等人共同成立了“兰社”,并于1923年元旦创办《兰友》旬刊。a通过对“兰社”相关文学史料与创作情况的进一步挖掘,不难发现,在“兰社”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侦探小说无疑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后来以讽刺小说和童话故事创作著称的张天翼,在1922-1923年“兰社”期间,以“张无诤”或者“无诤”为笔名创作的侦探小说多达十余篇,总题为“徐常云探案”,大概可以视为对“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的学习和模仿。虽然这些侦探小说只是张天翼十六七岁时的“少作”,但也粗具面貌。正如当时的评论家朱所言,“新进家中,是当推张无诤先生所作之‘徐常云侦探案’为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活动 张天翼 施蛰存 文学史料 讽刺小说 福尔摩斯探案 杭州之江 童话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民访谈录(上)
6
作者 张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46-149,共4页
时间:2009年4月23日至7月14日地点:吉林省长春市,李民家中采访:张锦摄像:谷鹏周夏文字整理:平萍照片:周夏本稿审定:张锦受访人简历李民,本名王度,男,1918年生于吉林市一个中医家庭。在吉林市读中学时期即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35... 时间:2009年4月23日至7月14日地点:吉林省长春市,李民家中采访:张锦摄像:谷鹏周夏文字整理:平萍照片:周夏本稿审定:张锦受访人简历李民,本名王度,男,1918年生于吉林市一个中医家庭。在吉林市读中学时期即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35年10月赴日本留学,1936年4月考入东京日本大学艺术学院攻读文艺创作。1937年7月8日出版了日文诗集《新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民 访谈录 文学创作活动 日本留学 文艺创作 艺术学院 日本大学 吉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