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宋炳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复兴及建制已历30年,期间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中,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最为突出的。作为以文献实证为基本方法的文学研究,30年来,几代学人或剔抉钩沉,发掘和整理中外文学交流史实,或立足于文学发生而... 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复兴及建制已历30年,期间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中,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最为突出的。作为以文献实证为基本方法的文学研究,30年来,几代学人或剔抉钩沉,发掘和整理中外文学交流史实,或立足于文学发生而考察异国文学资源在本土的创造性转化,并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立场、观念和方法上都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比较文学逆势而兴,正逢其蓄势待发的历史时机,而中外文学关系正是反思和叙述中国本土现代文化和文学经验,拓展中外文学、文化和而不同、平等对话的多元繁荣局面的最富活力的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30年成就 本土经验 世界性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民族文学的影响接受与中国文学的主体建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炳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108,共8页
关键词 文学关系研究 民族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外 世界文学 侧面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文学关系研究的力作——简评王向远等著《佛心梵影——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
3
作者 景宏 《大学出版》 2009年第1期75-76,共2页
中国与印度已有一千多年的文化交往史。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印文化交流使者,如我们熟知的玄奘、许地山、郑振铎、季羡林、金克木等人。了解和研究这些与印度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的中国作家,无疑有着重要的文化... 中国与印度已有一千多年的文化交往史。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印文化交流使者,如我们熟知的玄奘、许地山、郑振铎、季羡林、金克木等人。了解和研究这些与印度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的中国作家,无疑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王向远等著的《佛心梵影一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一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一本研究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关系的著作。此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只有一些单篇文章,以专著的形式系统研究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关系,本书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填补了中印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关系研究 印度文化 中国作家 中印文化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佛心 简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4
作者 董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7-77,共1页
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文艺研究>编辑部主办,北京华百年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紫玉饭店隆重召开.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包括文学界和音乐... 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文艺研究>编辑部主办,北京华百年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紫玉饭店隆重召开.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包括文学界和音乐学界专家和学者45人,提交论文3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 学术价值 古代文学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相关文献研究专辑
5
作者 康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65,共1页
【主持人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其相关文献研究”,致力于全景展现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双向互动的深层关系。都城是古代国家与社会的首善之区。中国历史上曾有二百多个不同类型的都城,形成了悠久的... 【主持人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其相关文献研究”,致力于全景展现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双向互动的深层关系。都城是古代国家与社会的首善之区。中国历史上曾有二百多个不同类型的都城,形成了悠久的都城文化传统、鲜明的都城文化特色。这些都城及其文化是古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与题材来源,是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空间背景;古代文学的书写活动也在持续塑造着都城形象,拓展着都城内涵,提升着都城文化的境界,这种书写对于都城文化的代际传承、积累与弘扬意义重大。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的彼此互动、相互成就,是都城与文学关系研究的总思路、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题材来源 文学关系研究 代际传承 首善之区 双向互动 古代都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
6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39,共1页
南京师范大学汪介之教授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研究》(批准号为04WWB005)目前已经结项。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流亡者的乡愁:俄罗斯域外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述评》。
关键词 文学关系研究 侨民文学 俄罗斯 本土 社科基金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 乡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年道教与文学研究述评
7
作者 钟来因 《江苏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36-40,共5页
1987年,道教(包括道家)与文学关系研究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势头。一是数量多,全国社会科学刊物出现了约四十篇论文。二是涉及到中国文学中不少大问题。现分类介绍如下。一、道家的主情说构成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第二条线索。杭州大学肖瑞锋《... 1987年,道教(包括道家)与文学关系研究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势头。一是数量多,全国社会科学刊物出现了约四十篇论文。二是涉及到中国文学中不少大问题。现分类介绍如下。一、道家的主情说构成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第二条线索。杭州大学肖瑞锋《关于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思考》是近年来古典文学方法论、宏观研究热潮中一篇有见地的论文,(《文艺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道家道教 中国文学 六朝文学 古典文学 文学发展 社会科学 文艺理论研究 文学关系研究 道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比较文学研究评述
8
作者 陈秋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在国际比较文学界,日本的比较文学研究占有它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日本比较文学会的成立(1948年)早于法国(1954年)和美国(1960年),也尚且不论有继“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后形成的所谓“日本学派”之称,日本的比较文学研... 在国际比较文学界,日本的比较文学研究占有它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日本比较文学会的成立(1948年)早于法国(1954年)和美国(1960年),也尚且不论有继“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后形成的所谓“日本学派”之称,日本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在它所经历的一番曲折之中显示出它的独自特点,并给人们以可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美国学派 日本文学 近代日本 法国学派 西方文学 比较研究 国际比较 研究方法 文学关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比较文学变异学视角看郭沫若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鹏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诗歌翻译 变异 郭沫若 文学关系研究 中国学派 实证性研究 全球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与政治的百年论争看如何建设“文艺政治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祁志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9-155,共7页
文学作为观念的艺术,既是形式的,又是有内容的;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既是独立自足的,又是有社会联系的。在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应该既反对"文艺即政治"的偏见,也反对"文艺非政治"的纯文学观。伟大的文学应当... 文学作为观念的艺术,既是形式的,又是有内容的;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既是独立自足的,又是有社会联系的。在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应该既反对"文艺即政治"的偏见,也反对"文艺非政治"的纯文学观。伟大的文学应当承载崇高的政治主题,但文学不应表现"坏政治"乃至"小政治",而应与"好政治"结缘。文学应当拥有创作自由、守护自身的审美特性,否定文学审美特性的反本质主义文学观是似是而非的,断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政治 文艺政治学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两张脸——对刘锋杰《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的一个补白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中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142,共5页
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人性论(人道主义)问题由于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使之在长时期内被设定为理论"禁区"而一度被搁置起来。实际上,一部文学政治学若想作为原理构建,则务必在理论上杜绝作品中的政... 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人性论(人道主义)问题由于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使之在长时期内被设定为理论"禁区"而一度被搁置起来。实际上,一部文学政治学若想作为原理构建,则务必在理论上杜绝作品中的政治损害甚至"吃掉"文学,即不给文学臣服于政治提供美学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 政治化叙事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良运研究员
1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9-99,共1页
陈良运研究员陈良运,字正才,1940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196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专语文教师、萍乡市文联副主席。1986年调入江西师范大学,现任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 陈良运研究员陈良运,字正才,1940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196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专语文教师、萍乡市文联副主席。1986年调入江西师范大学,现任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良运 中国诗学研究 江西省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关系研究 理论研究 中国诗歌理论 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高校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