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家眼中的文学作品教学——兼谈中学语文的文学作品解读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本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60,共6页
作家眼中的文学作品教学应是怎么样的?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这个话题直接指向文学作品的解读,涉及诸如文学意义的揭示、文学技法的鉴赏、文学知识的把握、文学能力的培养等。作品的解读要着重探讨解读什么、怎么解读和解读的目标,... 作家眼中的文学作品教学应是怎么样的?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这个话题直接指向文学作品的解读,涉及诸如文学意义的揭示、文学技法的鉴赏、文学知识的把握、文学能力的培养等。作品的解读要着重探讨解读什么、怎么解读和解读的目标,其中怎么解读又是重点。我们要认真探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独立阅读、多重对话、个性化阅读等阅读新观念,并切实有效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文学作品教学 文学作品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理解·鉴赏——论初中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定位
2
作者 王漫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标定位,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初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到底应该读到哪个层次?应有何种阅读取向?这个问题如果不在课程理论层面上解决,教学就会始终处于盲人摸象、各执己见的混乱状态。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 标定 初中 鉴赏 感受 阅读取向 教学设计 课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
3
作者 贺学根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2期5-6,共2页
自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以来,文学教育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如何进行文学教育成了许多老师关心的话题。本期几篇文章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师修养、教学评价等角度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思考,希望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文学教育实践能... 自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以来,文学教育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如何进行文学教育成了许多老师关心的话题。本期几篇文章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师修养、教学评价等角度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思考,希望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文学教育实践能够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 普通高中 语文 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文学作品教学的误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悦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 中国现代文化 鲁迅作品 启蒙思想家 现代意识 文化命题 人文精神 文化内涵 精神世界 教学误区 文学 学生 感悟 对话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文学作品教学中“人”的缺失
5
作者 司新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3-35,共3页
文学作品是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现实的反,映,其中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观与呈现形态都围绕人本体与人的社会特征展开,并且带有作者很强的个体认知与情感因素的艺术化表达特征,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 社会现实 个体认知 社会特征 情感因素 价值观 艺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审美欣赏
6
作者 卢惠余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6期92-93,共2页
黄山、西湖可谓美景佳境,古今中外往游者难计其数,其中自有饱赏湖光山色、尽得山情水趣的“知音”,但浮光掠影、薄兴寡味的“美盲”亦不少见。自然美的欣赏是这样,艺术美的欣赏更是如此。究其缘由,大概主要是一个如何欣赏的问题。分析... 黄山、西湖可谓美景佳境,古今中外往游者难计其数,其中自有饱赏湖光山色、尽得山情水趣的“知音”,但浮光掠影、薄兴寡味的“美盲”亦不少见。自然美的欣赏是这样,艺术美的欣赏更是如此。究其缘由,大概主要是一个如何欣赏的问题。分析一下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可见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说,“一主题、二形象、三结构、四手法、五语言”的排列式只能给学生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判断,那么,偏重趣闻、玩弄噱头的趣味化仅仅会赢得学生浅薄的一笑,而细析段落层次、穷究只言片语的剖析法则可能把完美的作品弄得支离破碎。如此“欣赏”,恐怕难得作品之真谛。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凝结着真情善意的美的晶体,其陶情冶性的功能也只有在今人赏心怡神的美感享受中才能潜移默化地产生。讲析文学作品,如果不能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那么,即使把主题思想挖掘得再深、艺术特色列举得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 审美欣赏 艺术美 引导学生 中学生 艺术特色 趣味化 思想挖掘 陶情冶性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教学的评课
7
作者 程东文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2期8-8,共1页
自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以来,文学教育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如何进行文学教育成了许多老师关心的话题。本期几篇文章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师修养、教学评价等角度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思考,希望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文学教育实践能... 自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以来,文学教育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如何进行文学教育成了许多老师关心的话题。本期几篇文章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师修养、教学评价等角度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思考,希望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文学教育实践能够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 评课 高中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教学美点挖掘与人文素养渗透
8
作者 李宜顺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X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 人文素养 渗透 挖掘 美点 实践活动 人文精神 教学实践 中小学语文 程式化教学 指导学生 中学语文 审美品位 发现美 感知美 人与人 美育 教师 解读 文章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学作品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65-73,共9页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等)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学作品的分析与教学有什么规律性,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自有它的任务和要求,离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去片面强调文学作品的特殊性,是不妥当的,然而...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等)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学作品的分析与教学有什么规律性,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自有它的任务和要求,离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去片面强调文学作品的特殊性,是不妥当的,然而根本不顾文学作品的固有特点,把文学作品和其他文章同等看待,千篇一律地加以处理,则必导致教学的一般化、格式化.把生动魅人的文学形象弄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那就连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也难以达到.语文教学应力避一般化和格式化.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准确地把握各种类型的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林嫂 文学作品教学 优秀的文学作品 鲁四老爷 艺术形象 作家 封建礼法 再现形象 社会生活 肖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师专外语系文学作品的教学
10
作者 刘锋 《高校教育管理》 1990年第1期73-76,共4页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文学依赖语言而存在。任何一种语言,它的最优美的特质——语音上的、节奏上的、象征上的、形态上的——都在文学作品中(也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我们要真正学好一种语言,也就是说,要掌握这...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文学依赖语言而存在。任何一种语言,它的最优美的特质——语音上的、节奏上的、象征上的、形态上的——都在文学作品中(也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我们要真正学好一种语言,也就是说,要掌握这种语言在语音上、象征上、节奏上、形态上的一些特质,就必须到由这种语言所构成的文学作品中去寻求;到由这种语言所构成的文学作品中去获得道地语感。 文学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高度结晶,它不单是文学家个人的,又是属于全民族的。因为文学家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是“千千万万个人的直觉总结”([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中译本第201,206页)。因此,在这里凝集着这个民族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教学 外语系 语言 师专 苔丝 学习者 小说 克莱恩 英美文学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共情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桂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34,共2页
王岱老师执教《我与地坛》,在感悟母亲与史铁生的深情,理解苦难与人生的关系时,不少学生流泪了,王岱老师自己也情不自禁。在不少教学环节,读者与作者、学生与教师,达到了一种充分的共情状态,这无论是对文学理解还是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来... 王岱老师执教《我与地坛》,在感悟母亲与史铁生的深情,理解苦难与人生的关系时,不少学生流泪了,王岱老师自己也情不自禁。在不少教学环节,读者与作者、学生与教师,达到了一种充分的共情状态,这无论是对文学理解还是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阅读中的个性化理解与共情是什么关系?这样高度的共情状态是怎样形成的?分析这节课,也许能让我们得到不少启发。另外,一些老师不能在现场感受王岱上课的风采,无法直接、细腻地感受这节课上师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共情,阅读分析这篇课例,也许能稍微弥补一点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感受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阅读分析 课例 共情 王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儿童文学教学研究——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
12
作者 刘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观念正发生着的巨大的变化。在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也有意识地将儿童文学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然而,长久以来,针对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观念正发生着的巨大的变化。在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也有意识地将儿童文学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然而,长久以来,针对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朱自强教授编著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以专著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小学语文的儿童文学教学法,堪称是国内儿童文学教学法研究的开山之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引领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法研究 儿童文学教学 儿童文学作品 朱自强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引领性 开山之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兢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共5页
中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进展周兢编者按:本文结合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全新的格局,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理论指导思想、目标和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具体的阐释。相信它对读者完整地把握我国幼儿... 中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进展周兢编者按:本文结合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全新的格局,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理论指导思想、目标和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具体的阐释。相信它对读者完整地把握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况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语言教育 幼儿园 语言教学研究 文学作品教学 早期阅读 口头语言 语言运用 语言学习 书面语言 游戏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语言特点论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正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0,共2页
阅读教学语言大致可以分为分析性语言和赏折性语言两种。分析性语言主要运用于非文学作品教学,赏析性语言主要运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两种教学语言,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着重... 阅读教学语言大致可以分为分析性语言和赏折性语言两种。分析性语言主要运用于非文学作品教学,赏析性语言主要运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两种教学语言,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此管窥蠡测,以求教于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言特点 文学作品教学 分析性语言 教学语言 阅读品质 阅读兴趣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课堂表演式教学法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39,共3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因此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表演式教学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它的选用与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息息相关,特别适用于...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因此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表演式教学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它的选用与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息息相关,特别适用于文学作品教学,能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感染性,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表演 高中语文 教学 文学作品教学 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 教材特点 课程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续)
16
作者 何磊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0-35,共6页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续)何磊(二)幼儿审美情感的发展我们以“无感受”、“偶尔感受”、“感受”、“感动”作为测定幼儿审美情感的四个等级指标。其具体表现是─—无感受:对作品不感兴趣,表情冷淡,对作品人物的命运...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续)何磊(二)幼儿审美情感的发展我们以“无感受”、“偶尔感受”、“感受”、“感动”作为测定幼儿审美情感的四个等级指标。其具体表现是─—无感受:对作品不感兴趣,表情冷淡,对作品人物的命运漠不关心;偶尔感受:对作品不感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文学 审美情感 美育心理 实验研究 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教学 文学审美活动 审美想象 审美理解 审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
17
作者 何磊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20,共4页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何磊长期以来,大家较为重视文学作品在发展幼儿语言,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作用,而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美育方面的独特作用,却常常被忽略,这一弊端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园美育的全面实施,影... 幼儿文学活动的美育心理实验研究何磊长期以来,大家较为重视文学作品在发展幼儿语言,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作用,而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美育方面的独特作用,却常常被忽略,这一弊端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园美育的全面实施,影响了文学作品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文学 美育心理 文学作品教学 艺术形象 幼儿园教育纲要 审美感知 实验研究 意境美 语言美 审美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师应加强文学理论的学习
18
作者 敖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23-125,共3页
高等学校开设文学理论课的意义是很重大、也很明确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材缺乏相对的稳定性,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许多人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学习收效甚徽。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也认为文学理论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 高等学校开设文学理论课的意义是很重大、也很明确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材缺乏相对的稳定性,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许多人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学习收效甚徽。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也认为文学理论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不广,因此在进修或自学中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轻视。这种现象和认识必须迅速扭转。中学语文教师为什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和修养呢?从一般的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时代新的一辈有文化的公民,都是应该懂得一些文学理论知识的,就象他们应该懂得一些哲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理论知识 中学语文教师 中学语文教学 文学形象 文学作品教学 高等学校 学习 文学教育 马列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暨《中学语文教学》创刊四十周年名师论坛通知
19
作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共推出了118位教师。其中有些教师已经走上学校领导岗位或已成为教研员,促进了当地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也给当地青年教师的成长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作为赛事主办方,我们深感欣慰,在... “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共推出了118位教师。其中有些教师已经走上学校领导岗位或已成为教研员,促进了当地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也给当地青年教师的成长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作为赛事主办方,我们深感欣慰,在此对他们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为了继续发挥选手们这种很好的辐射作用,探索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如何在统编版教材文学作品教学中真正落实,听听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展示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实践成果,从而深化对语文课程的理解,让学生在提髙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能力,增强说事能力,提升审美境界,培育家国情怀,值此《中学语文教学》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定于2019年10月24-26日在陕西省渭南市举办“第七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暨《中学语文教学》创刊四十周年名师论坛”。我们热诚欢迎各地教研员、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出席会议,一同来研究探讨文学作品教学相关问题,共话与中语杂志之情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大赛 中青年教师 创刊 论坛 名师 文学作品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语文教法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简成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年第12期53-53,共1页
新编五年制高职<实用语文>教材以"打好基础、突出实用、强调能力、适当延伸"为基本要求;体裁灵活、风格各异、题材广泛、贴近生活的"阅读与鉴赏",是教材的主干;各类语文基础知识、文学艺术及相关的基本常识... 新编五年制高职<实用语文>教材以"打好基础、突出实用、强调能力、适当延伸"为基本要求;体裁灵活、风格各异、题材广泛、贴近生活的"阅读与鉴赏",是教材的主干;各类语文基础知识、文学艺术及相关的基本常识、应用文常识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训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笔者以教材第二册为例,谈一些教法和看法.教材第二册共四个部分:阅读与鉴赏·精读、阅读与鉴赏·泛读、基础知识(包括交谈和历史古迹以及语法常识的介绍)和附录;全书共12个单元,文学篇目占了8个单元,因此,文学作品是教学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文学作品教学 阅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