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伦理·科学: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具有教诲功能与伦理导向。本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从自然进化、伦理教化以及科学技术三个层面出发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在低学段从自然选择的视角认识大自然,中学段从伦理选择的视角认识社会,高学段从科...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具有教诲功能与伦理导向。本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从自然进化、伦理教化以及科学技术三个层面出发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在低学段从自然选择的视角认识大自然,中学段从伦理选择的视角认识社会,高学段从科学选择的视角认识宇宙,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小学语文教育 统编教材 外国选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词阐释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建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2,共6页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也是十多年以来国内学界经常运用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重新审视现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就会发现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严重的缺失,需要我们以学术眼光加以辨析,...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也是十多年以来国内学界经常运用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重新审视现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就会发现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严重的缺失,需要我们以学术眼光加以辨析,并提出一些新的术语与概念进行讨论。本文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观念与实践中的五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七个新的术语与概念并加以界定,以期对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 存在问题 关键词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伦理道德的寓言——《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溢 刘卓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550,共6页
在小说《路》中,伦理道德问题是小说中反复考究的主题。科马克·麦卡锡用一个启示录式的伦理寓言,揭示后现代社会中的伦理混乱和道德败坏,反映现代人的伦理困境。沿着"生存"这条伦理线,男人与男孩面临种种伦理困境和伦理... 在小说《路》中,伦理道德问题是小说中反复考究的主题。科马克·麦卡锡用一个启示录式的伦理寓言,揭示后现代社会中的伦理混乱和道德败坏,反映现代人的伦理困境。沿着"生存"这条伦理线,男人与男孩面临种种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它们构成了小说中几个重要的伦理结。基于后现代伦理学的理论,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试图为解读《路》提供一个文学伦理学的新视角,从中解读麦卡锡的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马克·麦卡锡 《路》 后现代伦理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 启示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游戏理论关系问题初探——聂珍钊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4
作者 聂珍钊 黄开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61,共8页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黄开红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访学期间,先后两次采访了该院博士生导师聂珍钊教授,内容主要涉及到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游戏理论的学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聂教授认为:游戏理论对文学研究是否适用还值得商...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黄开红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访学期间,先后两次采访了该院博士生导师聂珍钊教授,内容主要涉及到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游戏理论的学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聂教授认为:游戏理论对文学研究是否适用还值得商榷;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学理是建立在伦理选择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论,它之所以能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界的极大关注,主要是由于它契合了当前文学批评的实际需要,将文学批评从一个只注重理论演绎而忽视文本分析的死胡同中带了出来。聂教授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一些最新核心术语进行了解释,对文学的教诲功能与审美的关系发表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游戏理论 教诲功能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个转向”到“两种批评”--论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的兴起、发展与交叉愿景 被引量:16
5
作者 尚必武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论及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的兴起与繁荣,"叙事转向"和"伦理转向"是无法绕过的话题。什么是"叙事转向"?什么是"伦理转向"?"叙事转向""伦理转向"的具体内涵及其之于叙事学和... 论及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的兴起与繁荣,"叙事转向"和"伦理转向"是无法绕过的话题。什么是"叙事转向"?什么是"伦理转向"?"叙事转向""伦理转向"的具体内涵及其之于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的发展有何作用与影响?文章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考辨两大批评派别的兴起、发展与互涉,并尝试性地探讨诞生于中国语境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叙事学之间的互补性。文章认为,考察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既要有内容的研究,又要兼顾形式的考察,二者不可偏废一方、顾此失彼。就此而言,以作品内容为中心分析伦理特性的文学伦理学与以作品形式为中心分析叙事特征的叙事学之间,颇有双向交流、相互借鉴的必要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转向” 伦理转向” 叙事学 文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江建利 徐德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视角,分析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代表作家沃廉姆斯作品《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问题。该作品以夸张和富于想象力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臭烘烘先生"这一颇具颠覆性的道德榜样形象,"臭烘烘先生"...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视角,分析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代表作家沃廉姆斯作品《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问题。该作品以夸张和富于想象力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臭烘烘先生"这一颇具颠覆性的道德榜样形象,"臭烘烘先生"以独特的方式帮助故事中人物实现了心灵成长,作为道德榜样具有突出的伦理教诲功能;整部作品从儿童的心理需求和人生成长出发,具有鲜明的儿童本位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道德榜样 儿童本位 儿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裘帕·拉希莉《疾病解说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袁雪生 彭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2,共5页
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疾病解说者》讲述了一对出生于美国的印度移民后裔达斯夫妇举家回乡探亲旅游的故事。达斯夫人向汽车司机兼疾病解说者卡帕西坦白隐藏八年的出轨生子的秘密,试图从他那获得心理疾病的医治。以文学伦理学批... 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疾病解说者》讲述了一对出生于美国的印度移民后裔达斯夫妇举家回乡探亲旅游的故事。达斯夫人向汽车司机兼疾病解说者卡帕西坦白隐藏八年的出轨生子的秘密,试图从他那获得心理疾病的医治。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疾病解说"这一伦理主线,通过解构伦理环境、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不同伦理结,剖析拉希莉作品深处的伦理主旨:需要疾病解说的现代社会个体,只有肩负伦理责任,才能找到治病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帕·拉希莉 《疾病解说者》 文学伦理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恶价值判断与和谐社会建构——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文学伦理学批评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贝克 李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3,共8页
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的伦理道德书写受到维多利亚时期学术界的猛烈抨击,一个世纪后学术界重新评价该小说,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肯定了其文学伦理价值。这部小说以一个贫家女子海伦·马尔东僭越贵族阶层界线,试图通过隐藏身份... 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的伦理道德书写受到维多利亚时期学术界的猛烈抨击,一个世纪后学术界重新评价该小说,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肯定了其文学伦理价值。这部小说以一个贫家女子海伦·马尔东僭越贵族阶层界线,试图通过隐藏身份和婚姻的途径来改变命运,但在私家侦探罗伯特·奥德利穷追不舍的调查下,其身份悬疑被侦破,最终被送进疯人院囚禁起来的惊悚故事,体现出亚里士多德摹仿论的悲剧机制、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性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以结果论善恶”的道德观。尽管该小说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但其追求幸福的伦理道德书写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当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形成了以文史为鉴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利夫人的秘密》 善恶判断 和谐社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花女》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茂生 王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78-81,共4页
萧伯纳的戏剧《卖花女》讲述了卖花女伊莉莎意图通过语音矫正和文法学习成为上层社会优雅小姐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伊莉莎在人生重大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人际困境和自我身份的迷失。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基础,通过主人公伊莉莎做出身份... 萧伯纳的戏剧《卖花女》讲述了卖花女伊莉莎意图通过语音矫正和文法学习成为上层社会优雅小姐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伊莉莎在人生重大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人际困境和自我身份的迷失。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基础,通过主人公伊莉莎做出身份选择的伦理环境,探讨伊莉莎改变自我的动机以及此后所面临的伦理身份困惑,揭示导致其伦理困境的根本原因。萧伯纳通过讲述伊莉莎的故事,集中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个体阶级身份与伦理诉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对该社会中个体寻求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寄予关注,从而传递出深刻的伦理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伯纳 《卖花女》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文学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甘文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6,共5页
文学与伦理(哲)学的关系是文学与伦理哲学本身以及文学(批评)家和伦理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古希腊文学批评家兼(伦理)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观体现了文学对伦理思想的关注,美国伦理哲学家纳斯邦认为伦理哲学与文学密不可分,英国批评... 文学与伦理(哲)学的关系是文学与伦理哲学本身以及文学(批评)家和伦理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古希腊文学批评家兼(伦理)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观体现了文学对伦理思想的关注,美国伦理哲学家纳斯邦认为伦理哲学与文学密不可分,英国批评家福斯特对小说"情节"的阐述以及美国批评家释诺尔对小说"叙事技术"的分析为我们重视文学伦理学批评中文学的"文学性"提供了借鉴,中国学者聂珍钊教授在区分文学伦理学批评和伦理学时提出前者的本质特征是"虚拟化"——引发我们思考文学形式(文学性/美学特征)之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性。文学伦理学批评在解读文学作品的伦理内涵的同时,要重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情节安排、结构设计、人物刻画、叙述视角和方式、意象与象征、张力、语言特色等,因为它们对表达伦理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反映伦理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往往既是伦理主题的表现形式,也是伦理主题的组成部分。反之,只强调内容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会陷入将文学沦为伦理哲学的"仆人"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文学 情节 结构 虚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伦理学的实践形态及路径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20,191,共9页
文学伦理学要成为完善、成熟的文学理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既包括现实意义上的实践和应用,也包括理论意义上的话语建构。在创作实绩方面,文学伦理学需要有体现当下伦理学精神的文学创作、中国文学史、理论影响下的创作实践等三... 文学伦理学要成为完善、成熟的文学理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既包括现实意义上的实践和应用,也包括理论意义上的话语建构。在创作实绩方面,文学伦理学需要有体现当下伦理学精神的文学创作、中国文学史、理论影响下的创作实践等三方面的支持。只有在充分的伦理文学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有充分的对伦理文学的"创作谈",才能有伦理文学批评。在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需要在清理中外典型的伦理题材文学作品和中外文论有关文学伦理的思想观念基础上,进行文学伦理学体系的学术建构,确定框架和范围以及主要内容,进一步实现话语的建构。在理论应用方面,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实践形态,把文学伦理学应用到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叙述之中,将深刻而长远地影响文学创作。文学伦理学要成为成熟的文学理论,必须要有广泛的实践应用,应用于文学史书写和文学研究,这不仅是理论建设的需要,在根本上也是寻求文学研究和文学书写的突破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伦理批评 中外文论研究 文学理论学科 亚理论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渊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7-272,共6页
我国对文学伦理的研究古已有之,但一直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近三十年,国内文学界又掀起了一次关于文学与伦理的研究热潮,涌现出了一大批理论文章和著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我们需要展开文学伦... 我国对文学伦理的研究古已有之,但一直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近三十年,国内文学界又掀起了一次关于文学与伦理的研究热潮,涌现出了一大批理论文章和著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我们需要展开文学伦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构建其学科体系,完善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在进行文学伦理学批评等文学活动时,必须牢固掌握伦理学的知识谱系,加强文学与伦理学的联系;最后,文学伦理学与经济伦理、新闻伦理、环境伦理等应用伦理一样,其生命力在于实践应用,应是一门对其他学科进行道德审视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研究现状 道德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学伦理学批评:脉络与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德旭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9-214,共6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美文学研究界,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伦理学批评几近消声,直到80年代末才再次回归,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文学批评的这次"伦理学转向"有其深刻的思想史背景,在与各路思想资源的对话争鸣中,复兴后的文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美文学研究界,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伦理学批评几近消声,直到80年代末才再次回归,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文学批评的这次"伦理学转向"有其深刻的思想史背景,在与各路思想资源的对话争鸣中,复兴后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又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视角和方法。追溯西方文学伦理学批评嬗变轨迹,大致可以归纳出两条谱系: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解构主义,两支伦理批评学派各具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批评方法。前者传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和诗学观,主张通过文学获得伦理道德教育;后者借助后结构主义理论对文学进行伦理批评,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学派 解构主义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建构刍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占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7-183,共7页
文学活动和伦理活动存在着深刻的历史与逻辑关联,从文学和伦理自身发展需求以及文学理论与伦理学相交叉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建构文学伦理学,从而充分解释文学与伦理之间的关系。文学与伦理的关系是建立在“情感化、形象化、悖论化、终极... 文学活动和伦理活动存在着深刻的历史与逻辑关联,从文学和伦理自身发展需求以及文学理论与伦理学相交叉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建构文学伦理学,从而充分解释文学与伦理之间的关系。文学与伦理的关系是建立在“情感化、形象化、悖论化、终极化”基础之上的双向互动关系,它们形下的融通基点为“情感”,形上的融通基点为“自由”。文学伦理学学科体系基本由学科特性、研究内容、研究形态、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伦理 《文艺伦理学 《文艺伦理学初探》 《文艺伦理学论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伦理——文学伦理学关于真实/真理和张力关系的调节原则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士民 何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7,共5页
现实主义既是小说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在跨媒介中能够使文类相得益彰的最重要的因素和观念,但它作为文学批评的主要词汇却几度沉浮。当下,复兴现实主义并非意味着寻找严格的、一成不变的现实主义的定义,也不意味着无限扩大现实主义的定... 现实主义既是小说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在跨媒介中能够使文类相得益彰的最重要的因素和观念,但它作为文学批评的主要词汇却几度沉浮。当下,复兴现实主义并非意味着寻找严格的、一成不变的现实主义的定义,也不意味着无限扩大现实主义的定义。能焕发现实主义生机、完成其历史使命的东西,是一种可以称作现实主义伦理的思想。作为文学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现实主义伦理强调真实/真理是作家和批评家通过伦理责任共同探索的远景和一种调节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内在于现实主义概念的各种张力关系进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运作"。现实主义伦理对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以及客观性问题的调和有利于放松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看待文学现象带来的一些限制,并最终开辟出崭新诠释的新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伦理 文学伦理学 现实主义 真实/真理 张力 调解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聂珍钊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金娥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1期3-12,共10页
聂珍钊是我国知名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现任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及中美诗歌诗学学会副会长。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中国创始人,聂教授近年来主要致力于... 聂珍钊是我国知名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现任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及中美诗歌诗学学会副会长。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中国创始人,聂教授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近日,我们有机会对聂教授做了一个访谈,访谈主要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基本术语等问题展开,并涉及伦理与道德的区别、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学科特性等问题。本访谈试图厘清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体系框架及其独创性特征,使有志于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术语和核心概念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把握,进而共同努力,以实现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走出去并引领国际学术话语研究的宏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选择 脑文本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与阐释:二十世纪欧美戏剧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被引量:3
17
作者 聂珍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5-7,共3页
主持人:聂珍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A&HCI杂志主编,《世界文学研究论坛》ESCI杂志主编)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刘大杰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曾经在其专著《易卜生研究》中评价西方戏剧时把易卜生戏... 主持人:聂珍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A&HCI杂志主编,《世界文学研究论坛》ESCI杂志主编)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刘大杰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曾经在其专著《易卜生研究》中评价西方戏剧时把易卜生戏剧与古希腊戏剧和莎士比亚剧相提并论,体现了易卜生戏剧的地位。易卜生这位现代戏剧之父承前启后,开启了现代生活戏剧的先河,使得二十世纪的欧美剧坛推陈出新,精彩纷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戏剧 二十世纪 文学伦理学批评 《易卜生研究》 欧美 《外国文学研究》 阐释 华中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乐园》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2-23,共2页
纯爱小说典范《失乐园》被转化为影视艺术符号后,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直观的视觉盛宴。影片讲述了在压抑的社会现实中,一对中年男女背弃各自的婚姻,企图在婚外爱情中寻求肉体和精神解放,在追求本能自由的过程中,陷入社会伦理道德的困境,夹... 纯爱小说典范《失乐园》被转化为影视艺术符号后,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直观的视觉盛宴。影片讲述了在压抑的社会现实中,一对中年男女背弃各自的婚姻,企图在婚外爱情中寻求肉体和精神解放,在追求本能自由的过程中,陷入社会伦理道德的困境,夹在肉体与灵魂之间苦苦挣扎。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不仅是他们触犯现有伦理禁忌而得到的惩罚,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婚姻伦理进行思考,体现了作者及导演对于建构新的婚姻伦理的企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乐园》 文学伦理学 自由本能 伦理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场中文学伦理道德的回归——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9
作者 欧阳美和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46,共5页
文学伦理学批评旨在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中获取伦理选择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所给予读者的道德教诲与警示,以及对于今天文明建设和价值重构的启发意义。这种文学批评方法囿于历史场,并非以今鉴古的道德批评,而重在以古鉴今的伦理启迪。文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旨在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中获取伦理选择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所给予读者的道德教诲与警示,以及对于今天文明建设和价值重构的启发意义。这种文学批评方法囿于历史场,并非以今鉴古的道德批评,而重在以古鉴今的伦理启迪。文学伦理学批评从2004年出世以来,经历了创建、发展、繁荣的过程,从最初的理论探索到后来的理论完善,从最初的小说戏剧分析到现在的多国别、多文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学伦理学批评呈现出研究视野的开阔性、研究方法的兼容性、研究种类的多样性、研究效果的创新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道德 回归 历史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阿凡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官芬芬 廖莉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44-45,共2页
《阿凡达》是美国导演卡梅隆最新推出的一部耗资巨大的影片.本文试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了电影作品《阿凡达》的虚构作品的超越意义,即卡梅隆导演及编剧们超越自我道德的内容、虚构的效果、创造可能的世界、自我探讨以... 《阿凡达》是美国导演卡梅隆最新推出的一部耗资巨大的影片.本文试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了电影作品《阿凡达》的虚构作品的超越意义,即卡梅隆导演及编剧们超越自我道德的内容、虚构的效果、创造可能的世界、自我探讨以及生态危机等,将杰克从一个现代人的道德观慢慢塑造成为一个能与大自然共存的道德观,体现出卡梅隆导演及编剧们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设想,从而进一步揭示该影片的主题--保护环境,反对战争,并提出可能与大自然共存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 文学伦理学批评 虚构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