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风书局“文学丛书”与左翼文学传统
1
作者 付建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湖风书局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出版阵地。在创办过程中,宣侠父是关键人物,阳翰笙是重要的联络人,鲁迅则在认真推荐书稿、精心编校书稿方面给予了具体支持和精神鼓励。面对国民党近似疯狂的书刊查禁制度,湖风书局会同左翼阵... 湖风书局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出版阵地。在创办过程中,宣侠父是关键人物,阳翰笙是重要的联络人,鲁迅则在认真推荐书稿、精心编校书稿方面给予了具体支持和精神鼓励。面对国民党近似疯狂的书刊查禁制度,湖风书局会同左翼阵营采用多种策略灵活应对,在资金、人才及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凝聚左翼革命力量,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出版了《文艺创作丛书》、《世界文学名著译丛》、《湖风创作集》和《青年自修文学丛书》等多套丛书。湖风书局出版的文学书籍,多数为“左联”成员的著译,通过出版这些文学书籍,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左翼文学传统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风书局 文学丛书” 左翼文学传统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国北魏初期的王言与中古北方文学传统的生成
2
作者 郭晨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8,共11页
王言作为一种文学文本,承载着中古北方文学特有的观念和精神。王言对国家、帝王权力的展现,成为北方政权争取正朔之利器,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北方社会地位最高、最具代表价值的文学样式。王言作为一种文学传统和制度... 王言作为一种文学文本,承载着中古北方文学特有的观念和精神。王言对国家、帝王权力的展现,成为北方政权争取正朔之利器,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北方社会地位最高、最具代表价值的文学样式。王言作为一种文学传统和制度化写作奠定于十六国和北魏初期,经由北朝历代一直延续至隋代,形成了悠久的文学传统,一是中古北方帝王亲撰王言;二是王言成为北方文人奠定文坛地位和突破仕途之捷径;三是北方王言形成了宏壮贞刚的文风,并对南方王言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其修辞技巧的提高,使得南方王言从原先行政工具的地位中逐渐摆脱出来,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言 十六国 北魏初期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综通变 能伍因革——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论的心理学倾向
3
作者 姚文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5期153-159,共7页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 ,深入探讨文学传统问题 ,大力推动文学的发展演进的 ,主要有东汉的王充 ,齐梁的刘勰 ,中唐的韩愈、柳宗元 ,明中叶的李贽、汤显祖、公安三袁 ,清初的叶燮等 ,他们有如五个关节点 ,支撑和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论的...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 ,深入探讨文学传统问题 ,大力推动文学的发展演进的 ,主要有东汉的王充 ,齐梁的刘勰 ,中唐的韩愈、柳宗元 ,明中叶的李贽、汤显祖、公安三袁 ,清初的叶燮等 ,他们有如五个关节点 ,支撑和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论的总体过程 ,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论超越古今之辨、新旧之争 ,以人心为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文学传统 心理倾向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笑”的文学传统与轻叙事 被引量:6
4
作者 劳马 梁鸿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5-140,共6页
不是“幽默”,而是“笑”梁鸿:必须承认,读你的小说,无论是如《潜台词》这样的短小说,还是《哎嗨哟》这样的长篇小说,都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你的小说充满笑声。如一位论者所言,“率先被鲜明的幽默击中”,但在愉悦中常常带来... 不是“幽默”,而是“笑”梁鸿:必须承认,读你的小说,无论是如《潜台词》这样的短小说,还是《哎嗨哟》这样的长篇小说,都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你的小说充满笑声。如一位论者所言,“率先被鲜明的幽默击中”,但在愉悦中常常带来很深很远的思考。但你似乎总在强调另一个词或者说另一个美学修辞,“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长篇小说 叙事 美学修辞 “笑” 潜台词 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经典:鲁迅与“五四”文学传统 被引量:7
5
作者 姜振昌 徐硕 张平青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14,34,共12页
自1917年《新青年》迁至北京、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序幕,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至今走过了真正意义的百年。认真梳理总结作为百年经典的"鲁迅与五四文学传统",对于认识中国新文学的昨天、今天... 自1917年《新青年》迁至北京、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序幕,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至今走过了真正意义的百年。认真梳理总结作为百年经典的"鲁迅与五四文学传统",对于认识中国新文学的昨天、今天的经验甚至明天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传统 “五四” 鲁迅 《新青年》 中国新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 《狂人日记》 序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文学传统的规范化阐释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慧翼 温儒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106,共6页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确定了"两条路线斗争"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派生出一种新的文学史系统。"文代会"对纷...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确定了"两条路线斗争"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派生出一种新的文学史系统。"文代会"对纷纭复杂的文学史现象作了梳理,其中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结论对现代文学史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文艺生产与管理体制的形成,是以"文代会"为发端,并由此获得理论支持。"文代会"显示了一个特殊年代对于文学传统的理解力,同时也表现出难于超越的历史局限性。随着时代变迁,"文代会"的思想、观念和概念有些已被摒弃,有些则在文学史书写中延续下来,甚至存留在"集体意识"之中,至今还影响着人们对新文学历史的"想象"。本文试图从几个最有影响的概念作为切入点,考察这一带有界碑性质的史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文代会” 现代文学传统 文学史观 文艺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传统与生态意识 被引量:9
7
作者 姚文放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7-123,共7页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隐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 ,大量作品表达了对于破坏环境、暴殄天物的行为的忧心 ,形成了以戒杀和爱物为主旨的生态伦理原则 ,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 ,而其梦寐以求的乌托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态理想。文学传统中生态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隐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 ,大量作品表达了对于破坏环境、暴殄天物的行为的忧心 ,形成了以戒杀和爱物为主旨的生态伦理原则 ,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 ,而其梦寐以求的乌托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态理想。文学传统中生态意识的现代转换在方法论上必须重视发掘、阐释、比较、组接四大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生态意识 民胞物与 乌托邦 现代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继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自然生发的新阶段,新世纪文学正经历着"历时性世纪跨越"与"共时性当下转型"的时代难题。以动态的文学传统观确证、辨析和诠释新文学传统,并以底层表述、城乡关系书写等话语方式和题材类型在新文学...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自然生发的新阶段,新世纪文学正经历着"历时性世纪跨越"与"共时性当下转型"的时代难题。以动态的文学传统观确证、辨析和诠释新文学传统,并以底层表述、城乡关系书写等话语方式和题材类型在新文学传统中的流变为例,评估新世纪文学书写形态和审美精神的常与变,确定文学史坐标中新世纪文学在跨越线性文学史时间、创造共时性审美空间的时代文学特征,为新世纪文学建立一种当下性诠释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文学传统 诠释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 被引量:9
9
作者 姚文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6-151,共6页
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全球化浪潮滚滚袭来之际 ,文学传统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从而发生了某些蜕变 ,如文学与文化的合流 ,文学功能向娱乐功能的转移 ,文学从语言艺术变成了图像艺术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传... 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全球化浪潮滚滚袭来之际 ,文学传统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从而发生了某些蜕变 ,如文学与文化的合流 ,文学功能向娱乐功能的转移 ,文学从语言艺术变成了图像艺术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传统行将消亡 ,在当今电子媒介时代 ,语言媒介仍有其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独到之处。种种迹象表明 ,文学传统仍将活在人类生活之中 ,仍将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依托与人类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语境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成为一种文学叙写方法——以明清集序为研究范围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雁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9,共9页
文学的叙写方法,时时从丰富的文化创造实践中汲取营养。儒家经典的笺注,《汉书·艺文志》的分类与溯源,佛经的翻译,《四库全书总目》所代表的提要等等,皆对文章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章风格造成影响。受起源甚早的古代文学地... 文学的叙写方法,时时从丰富的文化创造实践中汲取营养。儒家经典的笺注,《汉书·艺文志》的分类与溯源,佛经的翻译,《四库全书总目》所代表的提要等等,皆对文章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章风格造成影响。受起源甚早的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影响的"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在明清的集序撰写过程中演变成为一种文学叙写方法。集序中地域文学传统构件的生成与运用,是南宋以来兴起的地方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创造性转化。地域文学传统构件可视为一种再造的语境,它出现在集序的前、中、后位置,产生不同的功用;对于集序的整体结构而言,它又有成型的功用。地域文学传统构件赋予集序一种历史深度和"地方色彩",明清集部文献数量的迅速增长,意味集序的撰写进入规模化生产时期。地域文学传统构件较为普遍地应用,为撰序者在具有应酬性质的集序写作中提供一种程式化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序 地域意识 地域文学传统构件 明清文体学 文学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在新文学传统中的领导地位之建立--文协与抗战初期的鲁迅纪念活动 被引量:8
11
作者 段从学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5-40,共6页
传统既然是当下历史语境中的文化主体对过去的想象和记忆,而非一个简单地由历史经验堆积而成的自然实体,因此传统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为主体在当下的文化选择和其基本立场提供合法性资源。从1930年代开始,新文学运动的参与者就开始有... 传统既然是当下历史语境中的文化主体对过去的想象和记忆,而非一个简单地由历史经验堆积而成的自然实体,因此传统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为主体在当下的文化选择和其基本立场提供合法性资源。从1930年代开始,新文学运动的参与者就开始有意识地总结新文学运动的历史经验,建构新文学自身的传统,试图把新文学自身的历史转变为新文学发展的合法性资源。到1930年代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纪念活动 抗战初期 领导地位 文学运动 鲁迅 合法性资源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底层文学”与现代文学传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超 李志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在新世纪文坛风生水起引发激烈反响和论争的同时也取得不俗成就的底层写作,近几年进入了一种静水深流的状态,这是令人欣喜的。那么,新世纪“底层文学”与新文学底层书写传统有什么关系呢?考察大量的作品可以发现,新世纪“底层文学”不... 在新世纪文坛风生水起引发激烈反响和论争的同时也取得不俗成就的底层写作,近几年进入了一种静水深流的状态,这是令人欣喜的。那么,新世纪“底层文学”与新文学底层书写传统有什么关系呢?考察大量的作品可以发现,新世纪“底层文学”不论是在文学主题、思想资源,还是在创作主体与立场以及艺术技巧方面,都与现代文学传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而呈现出既“对话”传统又“超越”传统,进而“创化”传统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底层文学 文学传统 对话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的文学传统与世界性——近年来中国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及其问题 被引量:6
13
作者 孟繁华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1,共7页
近年来,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文学界,弘扬传统文化,重新认识本土文化/文学资源倡导和实践,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思想文化潮流。这个潮流的形成,与近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有直接关系。或者说,四十年来欧风美雨的再次东渐,使我们有... 近年来,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文学界,弘扬传统文化,重新认识本土文化/文学资源倡导和实践,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思想文化潮流。这个潮流的形成,与近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有直接关系。或者说,四十年来欧风美雨的再次东渐,使我们有可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感知了欧美文化的性质和价值观,让我们对世界的历史和今天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本土文化传统的认识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性 价值观 文学创作 文学传统 中国 主流意识形态 传统文化 文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Q:强者形象文学传统的颠覆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帆 王世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0-46,共7页
从《阿Q正传》产生到现在,已经快一个世纪了.“说不尽的阿Q”几乎成为我们这个世纪的文学话题和思想话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阿Q,理论家们的见仁见智与阿Q的丰富性相比,总显得那么苍白.很难期望有一天我们能完全穷尽阿Q的意义.然而面... 从《阿Q正传》产生到现在,已经快一个世纪了.“说不尽的阿Q”几乎成为我们这个世纪的文学话题和思想话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阿Q,理论家们的见仁见智与阿Q的丰富性相比,总显得那么苍白.很难期望有一天我们能完全穷尽阿Q的意义.然而面对阿Q,又没有谁能保持沉默,因为,言说阿Q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言说我们自己.也许,正是这种自身言说的诱惑与魅力阻碍了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入阿Q这个文学形象,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尚未有学者认真地将阿Q置于我们的文学传统中加以考察,更多的则是分析阿Q的自身结构,至多不过作些社会历史性的延伸和现实性的反思.这当然很有必要.不过,人们有理由发问:难道阿Q形象在文学传统中是无源之水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者形象 文学传统 阿Q形象 神话叙事 民间文学 权力操作 语言 梁山好汉 “他者” 文学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逸图·赋:对一个文学传统的探寻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3,共8页
自宋末元初陈普写作两篇《无逸图赋》,迄清代继作有同题十五篇,其创作源于《尚书·无逸篇》及唐、宋两朝图绘《无逸》于内廷殿壁故事,成为赋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考察《无逸》与赋体的对接,又当追溯汉赋的有关描写,其构成的特有创... 自宋末元初陈普写作两篇《无逸图赋》,迄清代继作有同题十五篇,其创作源于《尚书·无逸篇》及唐、宋两朝图绘《无逸》于内廷殿壁故事,成为赋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考察《无逸》与赋体的对接,又当追溯汉赋的有关描写,其构成的特有创作模式,直接影响到后世有关《无逸》"图"与"赋"的文本形态,彰显的是以"俭德"为中心的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逸 图与赋 文本书写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宏观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永宽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4期60-64,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可以概括为八点 ,即载道、教化、救世、哀民、崇义、养性、言情、尚美。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传统 ,认识中国文学传统所表现与折射出来的民族精神 。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文学传统 宏观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徘徊在“五四”文学传统与战时文化规范之间——论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 被引量:4
17
作者 万国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96,135,共6页
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 ,始终艰难地徘徊在五四文学传统和战时政治文化规范之间。作家试图寻找出一条既不背离自我艺术个性 ,又顺乎时代要求的创作之路 ,其间有可喜的收获 ,也有苦涩的教训 ,其创作道路和作品文本呈现出的矛盾性、复杂性与... 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 ,始终艰难地徘徊在五四文学传统和战时政治文化规范之间。作家试图寻找出一条既不背离自我艺术个性 ,又顺乎时代要求的创作之路 ,其间有可喜的收获 ,也有苦涩的教训 ,其创作道路和作品文本呈现出的矛盾性、复杂性与多样性 ,无论对于作家本人 ,还是对于解放区文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传统 战时文化规范 丁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文学传统——以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网络传奇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文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
社会转型带来社会整体结构的全面性变化,使文学在内的艺术思维及其存在方式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观念更新和形态演进,但文学传统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作为具有强大规范性的语义场,使社会转型中文学观念及其形态的任何一种新变,... 社会转型带来社会整体结构的全面性变化,使文学在内的艺术思维及其存在方式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观念更新和形态演进,但文学传统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作为具有强大规范性的语义场,使社会转型中文学观念及其形态的任何一种新变,都必须在传统的背景下进行创设、检验和认定,是必然受到传统影响的一种特殊"转化"或"转型",19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背景下网络文学的传奇化叙事即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文学传统 大众文化 网络写作 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大学校园文学与新文学传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成法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9-153,共5页
中国现代大学校园文学是新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校园文学批评为新文学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也为新文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校园文学创作具有融合古今中西的特征,明显区别于校外文学的易于偏向一端,对新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 中国现代大学校园文学是新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校园文学批评为新文学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也为新文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校园文学创作具有融合古今中西的特征,明显区别于校外文学的易于偏向一端,对新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而大学校园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也影响到大学整体的文化氛围,又为新文学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新文学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现代大学 校园文学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传统的功能与知识增长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文放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3-178,共6页
文学传统具有两种功能 ,一是作为源泉和背景 ,在持续的积累和扩展中推动文学的发展 ;一是提供批判和扬弃的契机 ,激发变革创新以促进文学的发展。这两个方面都具有知识增长的意义 ,在文学发展的演进过程、自身规律。
关键词 文学传统 功能 知识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