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及成因 被引量:9
1
作者 莫立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245,共4页
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及成因,是治唐诗者长期未加注意或未显言之的论题。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呈地域集中、北重南轻的不平衡状态,尤其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渭河关中平原、晋南汾河平原、华北豫冀大平原诸区。由此可见,唐代文学是以黄... 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及成因,是治唐诗者长期未加注意或未显言之的论题。唐代文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呈地域集中、北重南轻的不平衡状态,尤其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渭河关中平原、晋南汾河平原、华北豫冀大平原诸区。由此可见,唐代文学是以黄河流域文化圈为基调,以豫、冀、秦、晋地区为核心,以北方文学人才为主流的文学。造成如此的分布状态,是唐代及唐前北方文化、经济、政治、人口、交通优于南方以及文学人才的迁移、文学传统的传承等多力合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文学人才 地理分布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曹”与建安文学风气的形成
2
作者 董志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建安前后,以“三曹”为核心形成了浓郁的文学风气。“三曹”凭借其特殊身份和地位,聚集大批文学人才,并创造了适合他们施展文学才能的条件;“三曹”自身也都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在带动其他作... 建安前后,以“三曹”为核心形成了浓郁的文学风气。“三曹”凭借其特殊身份和地位,聚集大批文学人才,并创造了适合他们施展文学才能的条件;“三曹”自身也都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在带动其他作家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才使建安时期的文坛出现了独特繁荣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曹 文学风气 文学人才 创作条件 自身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