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作为文学的方法——“生态文学与自然诗歌论坛”发言选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敬泽 阿来 +9 位作者 沈苇 何平 陈应松 李元胜 刘华杰 陈先发 廉毅锐 刘大先 谷禾 李少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首先是说名称,必也正名乎,我觉得这个“名”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有生态文学,有自然文学--我觉得自然文学说起来可能不太顺嘴,可以说自然写作,还有大自然文学。为什么今天是“生态文学与自然诗歌论坛”,如果让我投票,我愿意投生态文学,为什... 首先是说名称,必也正名乎,我觉得这个“名”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有生态文学,有自然文学--我觉得自然文学说起来可能不太顺嘴,可以说自然写作,还有大自然文学。为什么今天是“生态文学与自然诗歌论坛”,如果让我投票,我愿意投生态文学,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我们谈到自然的时候,我们会自动输出大量自己都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的、已有的那些话,那些说法,那些抒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自然写作 文学与自然 自然文学 自动输出 论坛 诗歌 有意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学中可比性原则的探讨——兼论中西文学可比性原则及实践
2
作者 刘波 夏冬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借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评估《红楼梦》,鲁迅先生1907年发表了《摩罗诗力说》,不仅分析和评价“摩罗”诗人,而且还同中国封建礼教与诗教相观照并提出“别求新声于异邦”,林紆介绍西洋文学并在其序跋中就中西文学加以评... 本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借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评估《红楼梦》,鲁迅先生1907年发表了《摩罗诗力说》,不仅分析和评价“摩罗”诗人,而且还同中国封建礼教与诗教相观照并提出“别求新声于异邦”,林紆介绍西洋文学并在其序跋中就中西文学加以评点,直至30年代吴宓先生在清华开设讲座,这一系列史实标志着中西比较文学正式兴起了。从它产生起,就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该学科的产生是中西文化交流与影响的产物,与当时国内的政治、历史条件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其二,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单向阐发性的。即以当时西方流行的、影响巨大的文艺理论来验证并解释国内文艺作品与文艺现象。这种单向性阐发即构成中西文学可比性原则,但该原则的确立与运用却远非易事,本文试图综合大陆、港台及国外学者就该原则所阐述的观点,并结合中西比较文学研究实际,提出一些自己的陋见,以期望因此而获得新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比性原则 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中西文学比较 文学与自然 平行研究 影响研究 美学 跨学科研究 尼采思想 堂吉诃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批评介入后中国电影的新格局
3
作者 崔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9-64,共6页
生态批评的思潮于20世纪后期诞生于美国。主要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认为“生态文学批评是把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到文学研究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1993年起,生态文学研究成为公认的批评学派。20世纪90年代之后... 生态批评的思潮于20世纪后期诞生于美国。主要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认为“生态文学批评是把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到文学研究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1993年起,生态文学研究成为公认的批评学派。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兴的“电影生态批评”领域开始显形,又被称谓“绿色电影批评”。作为生态文学批评的一个新的分支,电影生态批评提供了研究分析电影的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批评 生态批评 批评学派 生态文学研究 文学与自然 电影批评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