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1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作为方法:从早期文字记录看汉语诗学的当代价值
1
作者
张晶
刘璇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汉语兼具“文”与“言”的双重属性,与以“言”为主的印欧语相区别。语法与逻辑的同根同源使印欧语在理论表述中陷入了概念与经验的争执,而汉语贯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特质使汉语表述本身即构成一种方法。作为“道”之文的载体,中国早期...
汉语兼具“文”与“言”的双重属性,与以“言”为主的印欧语相区别。语法与逻辑的同根同源使印欧语在理论表述中陷入了概念与经验的争执,而汉语贯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特质使汉语表述本身即构成一种方法。作为“道”之文的载体,中国早期记录及其文法结构提供了关键信息,甲骨卜辞的体例制式为“易”类文献的结构提供了可追溯的原型,也为探索“论出于易”对汉语诗学功能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线索。其中,干支配伍的宇宙纪日为“以时系事”的话语表述提供了超线性时空结构;“正反对贞”以对言的形式表现语义的动态平衡与赋形必变的道理;“主题+阐释”的体例结构以逐层累积的文本层次为断言的疑难提供了积极的方案。汉语文法能够在表述判断的同时保持对“变”的关切,这为建构既能规范描述艺术经验又能直面人类自身处境的理论话语提供了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早期
文字记录
文法结构
汉语诗学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神话、传说与文字记录中探索中国活火山喷发的信息
被引量:
6
2
作者
魏海泉
刘若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火山喷发文字记录资料的考证可以给出历史上火山喷发的最为准确的时间限定 ,对喷发过程、灾害效应也都可给出极为详细、准确的描述。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的满语资料是除了汉语、朝语之外另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料来源 ,目前已从有关满语神话...
火山喷发文字记录资料的考证可以给出历史上火山喷发的最为准确的时间限定 ,对喷发过程、灾害效应也都可给出极为详细、准确的描述。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的满语资料是除了汉语、朝语之外另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料来源 ,目前已从有关满语神话传说中得到了若干有重要意义的火山与火山学信息。本文列出了 3类、14条天池火山喷发的神话与传说 ,从中可以得知数千年以来天池火山发生过多次猛烈的与温和的周期性的喷发。天池火山喷发与火山泥石流、喷发后洪水泛滥有密切关系 ,泛滥物波及到距离天池火山 4 6 0km以远的嫩江流域及珲春一带。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若干次火山喷发记录 ,经考察较为确定的 195 1年昆仑山西部于田县卡尔达西火山喷发是一次地下岩浆上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文字记录
火山喷发信息
传说
中国
活火山
天池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本质区别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志强
《经济经纬》
1985年第4期89-92,88,共5页
汉字的功能是怎样的?它记录语言的程序(即记录语言的声音和意义的形式)是不是和拼音文字完全一样?是否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概念”?本文打算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表音文字是用字母表示语音的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一定体系的...
汉字的功能是怎样的?它记录语言的程序(即记录语言的声音和意义的形式)是不是和拼音文字完全一样?是否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概念”?本文打算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表音文字是用字母表示语音的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一定体系的象征符号表示词或词素的文字,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音
文字
汉字
声音
语言区
形声字
形体
文字记录
表音
文字
听觉感受器
表意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的历史记录和历史教育
4
作者
赵恒烈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46-52,共7页
一、史官文化和历史记录 从卜辞和铭文证实,殷商已有了文字。有了文字,就有了文字记录的历史。《尚书·多士》周公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以前的夏人有没有典册,不得而知。但是,从《尚书》中《多方》《召诰》之类的记录来看,...
一、史官文化和历史记录 从卜辞和铭文证实,殷商已有了文字。有了文字,就有了文字记录的历史。《尚书·多士》周公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以前的夏人有没有典册,不得而知。但是,从《尚书》中《多方》《召诰》之类的记录来看,说到殷就说到夏,因为夏朝的历史是殷人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候的人总把夏商周三代并称。从历史文献上看到,夏代起有了世系和年代,并有夏代的纪事。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所记殷王世系及纪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尚书》
孔子
史官文化
卜辞
夏商周三代
历史文献
世系
文字记录
《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闻理想与温暖认同的叙事展现
5
作者
刘中望
孙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70,共1页
“用完全真实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全国十佳记者、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所著《天赐的拐杖》(湘潭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一书,生动讲述了作者艰辛但永不放弃、坎坷但深蕴力量的求学、求...
“用完全真实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全国十佳记者、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所著《天赐的拐杖》(湘潭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一书,生动讲述了作者艰辛但永不放弃、坎坷但深蕴力量的求学、求职以及用拐杖撑起新闻理想的人生故事,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故事性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席记者
完全真实
新闻理想
湘潭大学
文字记录
故事性
拐杖
今日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生到三岁儿童言语发展记录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70
6
作者
吴天敏
许政援
《心理学报》
1979年第2期153-165,共13页
我们用纵向法对五个婴儿从初生到三岁这一期间的言语发展作了记录(采用录音和文字记录),其中三个男孩、两个女孩。但这五个婴儿的记录并不都全,有的缺某一个时期)。记录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隔一定时间(一周或更长些日子)作一次记录,每次...
我们用纵向法对五个婴儿从初生到三岁这一期间的言语发展作了记录(采用录音和文字记录),其中三个男孩、两个女孩。但这五个婴儿的记录并不都全,有的缺某一个时期)。记录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隔一定时间(一周或更长些日子)作一次记录,每次约半小时。为了使儿童比较自然,不影响他们发音或说话,我们尽可能事先和儿童熟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言语发展
初步分析
婴儿
文字记录
两种方式
半小时
录音
女孩
男孩
简单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记录是老师的好帮手
7
作者
陈冲
戴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探索型主题活动
活动纪录
文字
描述
记录
表格式
记录
网络图式
记录
记录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口述历史的“影像转向”
被引量:
8
8
作者
朱奕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160,共3页
口述是最古老的历史言说方式,从"口头传述"到"口述历史",历史的传承方式从文字记录发展到影像传播。近年来,以"影像"为书写方式的口述历史节目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口述历史》《大家》《我的抗战》等节目的热播见证了史学与影...
口述是最古老的历史言说方式,从"口头传述"到"口述历史",历史的传承方式从文字记录发展到影像传播。近年来,以"影像"为书写方式的口述历史节目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口述历史》《大家》《我的抗战》等节目的热播见证了史学与影像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影像传播
言说方式
文字记录
传承方式
书写方式
《大家》
节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记忆的建构与权力
被引量:
5
9
作者
赵树冈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5,共7页
人类学从功能论、结构论、结构功能论的反历史倾向,到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人类学兴起,经历了相当长的对话与争辩。其中的关键是透过建构与权力的角度,讨论人类学者用以探讨过去的文字记录与回忆素材,以及建构过程中展现的权力交织,反思...
人类学从功能论、结构论、结构功能论的反历史倾向,到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人类学兴起,经历了相当长的对话与争辩。其中的关键是透过建构与权力的角度,讨论人类学者用以探讨过去的文字记录与回忆素材,以及建构过程中展现的权力交织,反思人类学者如何面对档案、史料与回忆素材的问题。事实上,人类学民族志不必然要涉及历史,但在当代人类学者大多强调贯时限、过程性、历史分析研究的背景下,重点在于面对档案等史料的态度,以及累积宏观历史的知识背景,进而培养独到的视野,同时以此讨论看似平淡无奇的历史事件或沉默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权力
记忆
20世纪80年代
结构功能论
文字记录
知识背景
历史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王莹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59,共2页
戏曲档案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在剧目创作、舞台演出、教育研究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实物、照片、影像、文字记录。我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艺术的发展,是在继承和吸收传统艺...
戏曲档案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在剧目创作、舞台演出、教育研究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实物、照片、影像、文字记录。我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艺术的发展,是在继承和吸收传统艺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继承发展、改革创新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要保护、传承和发展好戏曲艺术,必须大力加强戏曲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等工作,让戏曲艺术在传统戏曲的文化沃土和丰厚滋养中,推动戏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戏曲艺术生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戏曲艺术事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命力
舞台演出
传统戏曲
文字记录
文化交流
戏曲档案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戏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记的细读与整合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共1页
日记,就文献的数量而言,无论古今,都是诸文献类型中数量较少的一类;然若论独特性,无疑最为突出。其作为私密性较强的一种文字记录,更能反映记录者内心的判断和感受,有一种未经修饰的真实感与亲切感。就史料价值而言,日记要远在...
日记,就文献的数量而言,无论古今,都是诸文献类型中数量较少的一类;然若论独特性,无疑最为突出。其作为私密性较强的一种文字记录,更能反映记录者内心的判断和感受,有一种未经修饰的真实感与亲切感。就史料价值而言,日记要远在回忆录、自传、年谱之上。不过,每一种文献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日记因为逐日记录的叙写方式,使得整体文本显得细碎繁杂,并且因为记录是以自我为中心,故日记处处有自我的色彩,其客观性要审慎考量,真实感、亲切感与真实性之间的关系要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
整合
细读
文献类型
文字记录
史料价值
叙写方式
亲切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言志新解——兼论文学的起源与语言
被引量:
2
12
作者
方汉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5-100,共6页
在文学起源研究中,特别是文学与生产劳动,与原始音乐、舞蹈、与宗教、巫术……等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相形之下,本来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语言却受到了冷落。其实,从语言来考察文学的起源可能会给这个题目开辟一个新视角。需要...
在文学起源研究中,特别是文学与生产劳动,与原始音乐、舞蹈、与宗教、巫术……等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相形之下,本来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语言却受到了冷落。其实,从语言来考察文学的起源可能会给这个题目开辟一个新视角。需要声明的是,我们不是给文学起源问题一个完整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文学起源
论文学
语言
文学的起源
文字记录
古诗
闻一多
卜辞
研究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二表法》——罗马共和宪政的基石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可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的《十二表法》不仅是罗马“诸公法、私法之源”(fonsomnis publici privatique iuris),成就了“援礼人法”,即把习惯法(或不成文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公诸于众;同时它还是平民和世族贵族政治斗争所达成的妥协...
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的《十二表法》不仅是罗马“诸公法、私法之源”(fonsomnis publici privatique iuris),成就了“援礼人法”,即把习惯法(或不成文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公诸于众;同时它还是平民和世族贵族政治斗争所达成的妥协,即从法律上限定了国内政治斗争和政治冲突的程度和范围,使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十二表法》不仅是罗马法治社会的开端,并且还奠定了罗马共和宪政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表法》
罗马
宪政
共和
政治斗争
文字记录
政治冲突
法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叶圣陶苦购《鲁迅全集》
被引量:
1
14
作者
张学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58,共4页
1938年4月17日,叶圣陶在给"诸翁"的信里说:"鲁翁全集,弟想买一套最便宜的。调兄代为预约,或向刊行会定,钱在弟之存折上取。"(1)这是叶圣陶寻购《鲁迅全集》最早的文字记录。此时的叶圣陶避地重庆,书籍、读物非常缺乏,渴望得到一...
1938年4月17日,叶圣陶在给"诸翁"的信里说:"鲁翁全集,弟想买一套最便宜的。调兄代为预约,或向刊行会定,钱在弟之存折上取。"(1)这是叶圣陶寻购《鲁迅全集》最早的文字记录。此时的叶圣陶避地重庆,书籍、读物非常缺乏,渴望得到一部《鲁迅全集》,自是读书人之常情。由此开启了他寻购、苦等《鲁迅全集》的漫漫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叶圣陶
文字记录
读书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图书的起源(一)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晞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8年第3期29-32,共4页
一、抽象符号:文献产生的标志图书者,书籍与图画之总称谓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除作为知识载体外,还有交流思想、供人阅读、传播久远的含义。但是在探讨图书起源的时候,却无法沿用这样的图书概念。在鸿蒙初开的远古年代里,在那些跨在...
一、抽象符号:文献产生的标志图书者,书籍与图画之总称谓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除作为知识载体外,还有交流思想、供人阅读、传播久远的含义。但是在探讨图书起源的时候,却无法沿用这样的图书概念。在鸿蒙初开的远古年代里,在那些跨在文明门槛上的先民们的眼中,书籍、图画、档案、文书、信函、诏盟等,统统都是“书”,是一个无法区別的整体。有些概念的区分,如图书与档案,乃是文字记录产生以后很久的事情了。实际上,我们也无法将远古时代的图书与其它知识载体区分清楚。这里,我们只能借用一下“文献”的概念。文献者何?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有二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图书
抽象符号
中国图书
知识载体
图书起源
符号形式
图书文献
概念
文字记录
图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纸与艺:平阳麻笺与平阳木版年画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一平
薛敬亚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41-I0043,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艺术的传播都高度依赖印刷术与纸张。麻纸的出现改变了我国文字记录的媒介形态,为文字的书写、事件的记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阳,是今山西临汾...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艺术的传播都高度依赖印刷术与纸张。麻纸的出现改变了我国文字记录的媒介形态,为文字的书写、事件的记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阳,是今山西临汾的古称,当地的洪洞、赵城、稷山等地盛产盛产桑麻,为制作麻纸提供了丰富资源。宋金易代,平阳府因其交通便利、材料资源丰富和政策支持,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造纸、刻版、印刷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艺术
媒介形态
山西临汾
平阳府
文字记录
麻纸
印刷术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为什么写作
被引量:
1
17
作者
童其林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3-34,共2页
写作,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和教学。对我们教师而言,写作是基本功,是素养。备课要写教案,给学生评价要写评语,教学正思和反思要有文字记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要通过文字,...
写作,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和教学。对我们教师而言,写作是基本功,是素养。备课要写教案,给学生评价要写评语,教学正思和反思要有文字记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要通过文字,都离不开写。会写作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表达的老师,一个对自我要求较高的老师,积极进取的老师,也是追求较高课堂质量而不断努力的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教师
文字记录
哗众取宠
学生评价
积极进取
课堂质量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标点符号的读与不读
18
作者
李丽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69,共3页
一般认为,“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细成部分”,所以在通常隋况下,口语(包括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口头语言)中我们是不会把标点符号读出来的;但有时也不尽然。比如:
关键词
标点符号
口头语言
文字记录
文字
形式
书面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今日比昨天更遥远──我的一种写作态度及其他
被引量:
3
19
作者
张锐锋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4-96,共3页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各类书籍都在对我们所处的世界进行着虚构。这似乎是一种属于语言本身的天赋权利。或者说,语言在表达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地使用着这种权利,它所垒砌的世界幻象正是为了覆盖我们的视线。因而,真正的阅读活动就是...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各类书籍都在对我们所处的世界进行着虚构。这似乎是一种属于语言本身的天赋权利。或者说,语言在表达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地使用着这种权利,它所垒砌的世界幻象正是为了覆盖我们的视线。因而,真正的阅读活动就是移开那些乌云一样笼罩我们的东西,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态度
古典著作
语言
最大利益原则
呼吸衰竭
多角度叙述
价值评估
生存质量
生命体验
文字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石窟的档案工作
被引量:
2
20
作者
张伯元
《敦煌研究》
1988年第3期67-68,73,共3页
一、什么是石窟档案石窟档案是佛教石窟内容和变化的真实全面的记录。它如同别的档案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研意义。它要求我们必须把每个洞窟中的全部内容准确、详细地记录下来。它是石窟资料的汇编,是石窟研究工作最基本的...
一、什么是石窟档案石窟档案是佛教石窟内容和变化的真实全面的记录。它如同别的档案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研意义。它要求我们必须把每个洞窟中的全部内容准确、详细地记录下来。它是石窟资料的汇编,是石窟研究工作最基本的资料。二、为什么要建立石窟档案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三处石窟,共有窟龛550余个,绵延一千六七百年,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封建王朝。洞窟内容非常广泛,社会的宗教的无所不包。主要是宗教绘画,也有一些世俗内容的,历史、政治、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工作
敦煌石窟
洞窟
文字记录
历史价值
壁画
莫高窟
基本的
研究工作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作为方法:从早期文字记录看汉语诗学的当代价值
1
作者
张晶
刘璇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命题整理与研究”(21&ZD068)。
文摘
汉语兼具“文”与“言”的双重属性,与以“言”为主的印欧语相区别。语法与逻辑的同根同源使印欧语在理论表述中陷入了概念与经验的争执,而汉语贯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特质使汉语表述本身即构成一种方法。作为“道”之文的载体,中国早期记录及其文法结构提供了关键信息,甲骨卜辞的体例制式为“易”类文献的结构提供了可追溯的原型,也为探索“论出于易”对汉语诗学功能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线索。其中,干支配伍的宇宙纪日为“以时系事”的话语表述提供了超线性时空结构;“正反对贞”以对言的形式表现语义的动态平衡与赋形必变的道理;“主题+阐释”的体例结构以逐层累积的文本层次为断言的疑难提供了积极的方案。汉语文法能够在表述判断的同时保持对“变”的关切,这为建构既能规范描述艺术经验又能直面人类自身处境的理论话语提供了时代价值。
关键词
汉语
早期
文字记录
文法结构
汉语诗学
当代价值
Keywords
Chinese
early written records
grammar structure
Chinese poetics
contemporary values
分类号
H1-0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神话、传说与文字记录中探索中国活火山喷发的信息
被引量:
6
2
作者
魏海泉
刘若新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7-34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地震局资助项目 (95 - 11)
文摘
火山喷发文字记录资料的考证可以给出历史上火山喷发的最为准确的时间限定 ,对喷发过程、灾害效应也都可给出极为详细、准确的描述。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的满语资料是除了汉语、朝语之外另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料来源 ,目前已从有关满语神话传说中得到了若干有重要意义的火山与火山学信息。本文列出了 3类、14条天池火山喷发的神话与传说 ,从中可以得知数千年以来天池火山发生过多次猛烈的与温和的周期性的喷发。天池火山喷发与火山泥石流、喷发后洪水泛滥有密切关系 ,泛滥物波及到距离天池火山 4 6 0km以远的嫩江流域及珲春一带。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若干次火山喷发记录 ,经考察较为确定的 195 1年昆仑山西部于田县卡尔达西火山喷发是一次地下岩浆上侵。
关键词
神话
文字记录
火山喷发信息
传说
中国
活火山
天池火山
Keywords
myth
historic record
eruption clue
分类号
P317.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本质区别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志强
出处
《经济经纬》
1985年第4期89-92,88,共5页
文摘
汉字的功能是怎样的?它记录语言的程序(即记录语言的声音和意义的形式)是不是和拼音文字完全一样?是否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概念”?本文打算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表音文字是用字母表示语音的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一定体系的象征符号表示词或词素的文字,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
关键词
拼音
文字
汉字
声音
语言区
形声字
形体
文字记录
表音
文字
听觉感受器
表意
文字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的历史记录和历史教育
4
作者
赵恒烈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46-52,共7页
文摘
一、史官文化和历史记录 从卜辞和铭文证实,殷商已有了文字。有了文字,就有了文字记录的历史。《尚书·多士》周公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以前的夏人有没有典册,不得而知。但是,从《尚书》中《多方》《召诰》之类的记录来看,说到殷就说到夏,因为夏朝的历史是殷人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候的人总把夏商周三代并称。从历史文献上看到,夏代起有了世系和年代,并有夏代的纪事。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所记殷王世系及纪事。
关键词
《春秋》
《尚书》
孔子
史官文化
卜辞
夏商周三代
历史文献
世系
文字记录
《书》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闻理想与温暖认同的叙事展现
5
作者
刘中望
孙婷
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70,共1页
基金
国家文化英才项目“现代中国左翼文学理论批评与创作互动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用完全真实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全国十佳记者、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所著《天赐的拐杖》(湘潭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一书,生动讲述了作者艰辛但永不放弃、坎坷但深蕴力量的求学、求职以及用拐杖撑起新闻理想的人生故事,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故事性和可读性。
关键词
首席记者
完全真实
新闻理想
湘潭大学
文字记录
故事性
拐杖
今日女报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生到三岁儿童言语发展记录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70
6
作者
吴天敏
许政援
机构
北京大学心理系
出处
《心理学报》
1979年第2期153-165,共13页
文摘
我们用纵向法对五个婴儿从初生到三岁这一期间的言语发展作了记录(采用录音和文字记录),其中三个男孩、两个女孩。但这五个婴儿的记录并不都全,有的缺某一个时期)。记录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隔一定时间(一周或更长些日子)作一次记录,每次约半小时。为了使儿童比较自然,不影响他们发音或说话,我们尽可能事先和儿童熟悉。
关键词
儿童言语发展
初步分析
婴儿
文字记录
两种方式
半小时
录音
女孩
男孩
简单句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记录是老师的好帮手
7
作者
陈冲
戴星
机构
上海市七色花幼儿园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探索型主题活动
活动纪录
文字
描述
记录
表格式
记录
网络图式
记录
记录
方法
分类号
G61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口述历史的“影像转向”
被引量:
8
8
作者
朱奕亭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160,共3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口述历史的影视传播"(项目编号:13YBA233)的研究成果
文摘
口述是最古老的历史言说方式,从"口头传述"到"口述历史",历史的传承方式从文字记录发展到影像传播。近年来,以"影像"为书写方式的口述历史节目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口述历史》《大家》《我的抗战》等节目的热播见证了史学与影像的融合。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影像传播
言说方式
文字记录
传承方式
书写方式
《大家》
节目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记忆的建构与权力
被引量:
5
9
作者
赵树冈
机构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5,共7页
文摘
人类学从功能论、结构论、结构功能论的反历史倾向,到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人类学兴起,经历了相当长的对话与争辩。其中的关键是透过建构与权力的角度,讨论人类学者用以探讨过去的文字记录与回忆素材,以及建构过程中展现的权力交织,反思人类学者如何面对档案、史料与回忆素材的问题。事实上,人类学民族志不必然要涉及历史,但在当代人类学者大多强调贯时限、过程性、历史分析研究的背景下,重点在于面对档案等史料的态度,以及累积宏观历史的知识背景,进而培养独到的视野,同时以此讨论看似平淡无奇的历史事件或沉默的史料。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权力
记忆
20世纪80年代
结构功能论
文字记录
知识背景
历史事件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10
作者
王莹
机构
中国戏曲学院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59,共2页
文摘
戏曲档案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在剧目创作、舞台演出、教育研究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实物、照片、影像、文字记录。我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艺术的发展,是在继承和吸收传统艺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继承发展、改革创新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要保护、传承和发展好戏曲艺术,必须大力加强戏曲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等工作,让戏曲艺术在传统戏曲的文化沃土和丰厚滋养中,推动戏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戏曲艺术生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戏曲艺术事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艺术生命力
舞台演出
传统戏曲
文字记录
文化交流
戏曲档案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戏曲艺术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记的细读与整合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剑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共1页
文摘
日记,就文献的数量而言,无论古今,都是诸文献类型中数量较少的一类;然若论独特性,无疑最为突出。其作为私密性较强的一种文字记录,更能反映记录者内心的判断和感受,有一种未经修饰的真实感与亲切感。就史料价值而言,日记要远在回忆录、自传、年谱之上。不过,每一种文献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日记因为逐日记录的叙写方式,使得整体文本显得细碎繁杂,并且因为记录是以自我为中心,故日记处处有自我的色彩,其客观性要审慎考量,真实感、亲切感与真实性之间的关系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
日记
整合
细读
文献类型
文字记录
史料价值
叙写方式
亲切感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言志新解——兼论文学的起源与语言
被引量:
2
12
作者
方汉文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5-100,共6页
文摘
在文学起源研究中,特别是文学与生产劳动,与原始音乐、舞蹈、与宗教、巫术……等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相形之下,本来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语言却受到了冷落。其实,从语言来考察文学的起源可能会给这个题目开辟一个新视角。需要声明的是,我们不是给文学起源问题一个完整的答案。
关键词
诗言志
文学起源
论文学
语言
文学的起源
文字记录
古诗
闻一多
卜辞
研究文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二表法》——罗马共和宪政的基石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可风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5,共6页
文摘
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的《十二表法》不仅是罗马“诸公法、私法之源”(fonsomnis publici privatique iuris),成就了“援礼人法”,即把习惯法(或不成文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公诸于众;同时它还是平民和世族贵族政治斗争所达成的妥协,即从法律上限定了国内政治斗争和政治冲突的程度和范围,使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十二表法》不仅是罗马法治社会的开端,并且还奠定了罗马共和宪政的基石。
关键词
《十二表法》
罗马
宪政
共和
政治斗争
文字记录
政治冲突
法治社会
分类号
D904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圣陶苦购《鲁迅全集》
被引量:
1
14
作者
张学义
机构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58,共4页
文摘
1938年4月17日,叶圣陶在给"诸翁"的信里说:"鲁翁全集,弟想买一套最便宜的。调兄代为预约,或向刊行会定,钱在弟之存折上取。"(1)这是叶圣陶寻购《鲁迅全集》最早的文字记录。此时的叶圣陶避地重庆,书籍、读物非常缺乏,渴望得到一部《鲁迅全集》,自是读书人之常情。由此开启了他寻购、苦等《鲁迅全集》的漫漫历程。
关键词
《鲁迅全集》
叶圣陶
文字记录
读书人
分类号
I210.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图书的起源(一)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晞
机构
北京大学
出处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8年第3期29-32,共4页
文摘
一、抽象符号:文献产生的标志图书者,书籍与图画之总称谓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除作为知识载体外,还有交流思想、供人阅读、传播久远的含义。但是在探讨图书起源的时候,却无法沿用这样的图书概念。在鸿蒙初开的远古年代里,在那些跨在文明门槛上的先民们的眼中,书籍、图画、档案、文书、信函、诏盟等,统统都是“书”,是一个无法区別的整体。有些概念的区分,如图书与档案,乃是文字记录产生以后很久的事情了。实际上,我们也无法将远古时代的图书与其它知识载体区分清楚。这里,我们只能借用一下“文献”的概念。文献者何?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有二家:“
关键词
古代图书
抽象符号
中国图书
知识载体
图书起源
符号形式
图书文献
概念
文字记录
图画
分类号
G258.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纸与艺:平阳麻笺与平阳木版年画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一平
薛敬亚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41-I0043,共3页
基金
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公共艺术教育视野下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路径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A72。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艺术的传播都高度依赖印刷术与纸张。麻纸的出现改变了我国文字记录的媒介形态,为文字的书写、事件的记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阳,是今山西临汾的古称,当地的洪洞、赵城、稷山等地盛产盛产桑麻,为制作麻纸提供了丰富资源。宋金易代,平阳府因其交通便利、材料资源丰富和政策支持,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造纸、刻版、印刷等产业。
关键词
书画艺术
媒介形态
山西临汾
平阳府
文字记录
麻纸
印刷术
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号
TS766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J218.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为什么写作
被引量:
1
17
作者
童其林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城关中学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3-34,共2页
文摘
写作,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和教学。对我们教师而言,写作是基本功,是素养。备课要写教案,给学生评价要写评语,教学正思和反思要有文字记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要通过文字,都离不开写。会写作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表达的老师,一个对自我要求较高的老师,积极进取的老师,也是追求较高课堂质量而不断努力的老师。
关键词
写作
教师
文字记录
哗众取宠
学生评价
积极进取
课堂质量
老师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标点符号的读与不读
18
作者
李丽虹
机构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69,共3页
文摘
一般认为,“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细成部分”,所以在通常隋况下,口语(包括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口头语言)中我们是不会把标点符号读出来的;但有时也不尽然。比如:
关键词
标点符号
口头语言
文字记录
文字
形式
书面语
分类号
H15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今日比昨天更遥远──我的一种写作态度及其他
被引量:
3
19
作者
张锐锋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4-96,共3页
文摘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各类书籍都在对我们所处的世界进行着虚构。这似乎是一种属于语言本身的天赋权利。或者说,语言在表达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地使用着这种权利,它所垒砌的世界幻象正是为了覆盖我们的视线。因而,真正的阅读活动就是移开那些乌云一样笼罩我们的东西,从...
关键词
写作态度
古典著作
语言
最大利益原则
呼吸衰竭
多角度叙述
价值评估
生存质量
生命体验
文字记录
分类号
I04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石窟的档案工作
被引量:
2
20
作者
张伯元
出处
《敦煌研究》
1988年第3期67-68,73,共3页
文摘
一、什么是石窟档案石窟档案是佛教石窟内容和变化的真实全面的记录。它如同别的档案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研意义。它要求我们必须把每个洞窟中的全部内容准确、详细地记录下来。它是石窟资料的汇编,是石窟研究工作最基本的资料。二、为什么要建立石窟档案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三处石窟,共有窟龛550余个,绵延一千六七百年,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封建王朝。洞窟内容非常广泛,社会的宗教的无所不包。主要是宗教绘画,也有一些世俗内容的,历史、政治、经济。
关键词
档案工作
敦煌石窟
洞窟
文字记录
历史价值
壁画
莫高窟
基本的
研究工作
内容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作为方法:从早期文字记录看汉语诗学的当代价值
张晶
刘璇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神话、传说与文字记录中探索中国活火山喷发的信息
魏海泉
刘若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谈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本质区别
马志强
《经济经纬》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先秦的历史记录和历史教育
赵恒烈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闻理想与温暖认同的叙事展现
刘中望
孙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初生到三岁儿童言语发展记录的初步分析
吴天敏
许政援
《心理学报》
1979
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记录是老师的好帮手
陈冲
戴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口述历史的“影像转向”
朱奕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历史、记忆的建构与权力
赵树冈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戏曲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莹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日记的细读与整合研究
张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诗言志新解——兼论文学的起源与语言
方汉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十二表法》——罗马共和宪政的基石
陈可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叶圣陶苦购《鲁迅全集》
张学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图书的起源(一)
吴晞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纸与艺:平阳麻笺与平阳木版年画
张一平
薛敬亚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教师为什么写作
童其林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标点符号的读与不读
李丽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今日比昨天更遥远──我的一种写作态度及其他
张锐锋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敦煌石窟的档案工作
张伯元
《敦煌研究》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