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增置“音义类”的学术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万献初 《出版科学》 2004年第3期77-78,共2页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阳海清先生等编撰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以下简称<书目>),是为编纂国家重点出版文化工程<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准备的检索参考书目,为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扩大收录范围而成今稿.
关键词 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 《小学考》 书目设置 “音义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广雅疏证》段、王二《序》对训诂学的伟大贡献谈到四备本的舛误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志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0-77,共8页
乾嘉朴学大师的著作,对后世文字训诂之学影响最大的,应该首推金坛段玉裁若膺氏撰的《说文解字注》和高邮王念孙怀祖氏撰的《广雅疏证》。这两部书都可以算得上是,自两汉而后在文字训诂之学的这个领空中黯淡了千多年而重复出现的两颗璀... 乾嘉朴学大师的著作,对后世文字训诂之学影响最大的,应该首推金坛段玉裁若膺氏撰的《说文解字注》和高邮王念孙怀祖氏撰的《广雅疏证》。这两部书都可以算得上是,自两汉而后在文字训诂之学的这个领空中黯淡了千多年而重复出现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为有清一代的学术,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这两部书值得介绍的地方很多,因限于篇幅,姑且不说,本文拟仅就《广雅疏证》王念孙的《自序》和段玉裁为王念孙《广雅疏证》写的《序》来谈一点看法。这两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其中都谈到了训诂学上极为重要的研究古字古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雅疏证 文字训诂 若膺 王念 《说文解字注》 《广韵》 古义 声近义同 《一切经音义》 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拉图书简的真伪
3
作者 彭磊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5,共5页
在现代柏拉图研究中,有一门茕茕大者称做“真伪考订”。顾名思义,这门学问不是致力于文字训诂或经义诠解,而旨在别伪辨惑。它从一个前提出发,即冠名为柏拉图所作的某部作品实为后人的网罗摭拾、汇纂伪作,而“柏拉图专家”的目的就... 在现代柏拉图研究中,有一门茕茕大者称做“真伪考订”。顾名思义,这门学问不是致力于文字训诂或经义诠解,而旨在别伪辨惑。它从一个前提出发,即冠名为柏拉图所作的某部作品实为后人的网罗摭拾、汇纂伪作,而“柏拉图专家”的目的就是要考证(很大程度上是猜测)伪作者何人、伪作于何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真伪 书简 文字训诂 伪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足球的球门和人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秉果 《体育文化导刊》 1988年第3期42-44,共3页
《体育文史》1988年第一期,刊登了翁士勋同志一篇探讨和争鸣的文章《汉代足球考释二题》,文中提出了古代足球史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汉代的足球是没有球门的。“‘鞠域’‘鞠城’‘鞠宝’浑言之,都是指球场,析言之,‘鞠室’是指室内... 《体育文史》1988年第一期,刊登了翁士勋同志一篇探讨和争鸣的文章《汉代足球考释二题》,文中提出了古代足球史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汉代的足球是没有球门的。“‘鞠域’‘鞠城’‘鞠宝’浑言之,都是指球场,析言之,‘鞠室’是指室内球场,‘鞠域’‘鞠城’是指露天球场,‘鞠城’有方墙,‘鞠战’无方墙。在古代典籍中没有关于唐以前?鞠球门的记载,这说明唐以前的?鞠是没有球门的。”翁士勋同志的文章,对于古文字训诂考得很细,资料也引证得很博,提出的问题又很重要,值得讨论一番。我个人认为他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古代典籍 体育 文字训诂 浑言 马端临 文字 史料 足球比赛 足球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的语文修养(选载二)
5
作者 刘叶秋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5-52,共8页
第三章编辑的语文基础第一节文字训诂和音韵学的运用 (一) 文字学的运用掌握文字训诂和音韵之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编辑语文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字学是讲文字形音义的关系及其起源、发展、演变等等的学问。以《说文解字》... 第三章编辑的语文基础第一节文字训诂和音韵学的运用 (一) 文字学的运用掌握文字训诂和音韵之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编辑语文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字学是讲文字形音义的关系及其起源、发展、演变等等的学问。以《说文解字》为基础,参照甲骨文、钟鼎文和出土的其他古器物上的文字来进行研究,是目前大家常用的方法。这里首先应该通晓“六书”。对战国以来流行的分析文字的理论“六书”说,《说文解字》有具体的解释: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文字 编辑 音韵学 语文基础 甲骨文 实际工作 六书 文字训诂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平的小学研究和成就
6
作者 黄开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75-79,共5页
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 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可见,小学是古代学生的基础教育,对小学的掌握程度,将影响着一个人后来学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六书 象意 假借 汉书·艺文志 象声 文字训诂 文字 造字之法 用字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字古义及《论语》诸“教”字义考释
7
作者 龙显昭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2期92-98,共7页
《说文》教部云:敎,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孝。”又云:“攴,小击也。”攴,经典隶变后通作“扑”。由于《尚书·尧典》有“鞭作官刑,扑作教刑”一类话,因此,有的人便以为教之所施的对象是被统治者,甚至在研究《论语》一书时还进一... 《说文》教部云:敎,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孝。”又云:“攴,小击也。”攴,经典隶变后通作“扑”。由于《尚书·尧典》有“鞭作官刑,扑作教刑”一类话,因此,有的人便以为教之所施的对象是被统治者,甚至在研究《论语》一书时还进一步加以引申,认为教与诲有别:诲的意义是“教育”,其对象为“贵族”;教的意义是“军事教练”,其对象为“奴隶”。这种解释既不符合文字训诂和历史事实,且于《论语》本文亦扞格难通。为此,我拟在这篇文章里专就教字古义及《论语》书中出现的七个教字,提出一些初步考释意见,供关心这一问题的学者们讨论、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义 历史事实 甲骨文 文字训诂 统治者 尧典 吕氏春秋 段玉裁 文王 高诱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师范大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简介
8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国立师范学院时,钱基博、陈天倪、马宗霍、骆鸿凯、杨树达等著名学者在版本学、经学、文选学、文字训诂、音韵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建立后,马积高、宋祚胤、姜运...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国立师范学院时,钱基博、陈天倪、马宗霍、骆鸿凯、杨树达等著名学者在版本学、经学、文选学、文字训诂、音韵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建立后,马积高、宋祚胤、姜运开、周秉钧等教授的赋学、易学、甲骨文学、古汉语研究成就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为本学科发展积累了雄厚实力,指明了治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师范大学 古典文献学 学科简介 文学院 新中国 国立师范学院 著名学者 文字训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源用人二论
9
作者 杨法宝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16,共1页
魏源(1794——1857),湖南隆回县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也是这一时期“放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用人思想,深刻精辟,内涵丰富,独具特色,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用忧国忧民之士”魏源认为,知识分子中,主要有两种... 魏源(1794——1857),湖南隆回县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也是这一时期“放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用人思想,深刻精辟,内涵丰富,独具特色,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用忧国忧民之士”魏源认为,知识分子中,主要有两种人。一种人,终日注重“一形一声”的“文字训诂、名物考据”,或“心胜迂谈,托玄虚之理”。这是一批“无经国之能,无治世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人思想 经国 名物考 文字训诂 以制 看世界 徒居 忧国爱民 国家危难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形声字声中有义的范围和右文说的局限
10
作者 李法信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69-73,共5页
我们讨论形声字的声符是否表义的问题,自然要联系到“右文说”。“右文说”为宋代王子韶所发明,他认为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能表音,而且有表义作用;同声符的形声字之间,意义必能相通。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一著名理论:“王圣... 我们讨论形声字的声符是否表义的问题,自然要联系到“右文说”。“右文说”为宋代王子韶所发明,他认为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能表音,而且有表义作用;同声符的形声字之间,意义必能相通。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一著名理论:“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为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卷十四)此说一出,遂成显学,历代学者津津乐道,时有阐发。对这一理论究竟应如何认识,实为文字训诂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实际材料的分析出发,阐明形声字声符表义的原因和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右文说”理论作简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右文说 声符 声中有义 文字训诂 语音 同源字 表义 说文 音近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语研究的新探索——《第十一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
11
作者 钱宗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76,共2页
“古代汉语”作为一个学科专名,出现于上一个世纪,然而,古代汉语的主要研究内容音韵文字训诂,却是我们国家最为古老的学术研究内容之一。王朝时代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两门:一是“大学”,一是“小学”。“大学”是经学,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学术研讨会 古汉语研究 论文集 学术研究 文字训诂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