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清代“文字狱”的起因、特点及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安东 刘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6-51,共6页
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屡兴文字大狱。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更是“文字狱”迭兴 ,骇人听闻 ,用杀戮政策对待士大夫知识分子 ,杀戮之多之惨 ,为历史所罕见。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清代“文字狱”有着极其复杂的... 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屡兴文字大狱。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更是“文字狱”迭兴 ,骇人听闻 ,用杀戮政策对待士大夫知识分子 ,杀戮之多之惨 ,为历史所罕见。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清代“文字狱”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不同时期的“文字狱”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文字狱 特点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禁书及文字狱考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纯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6,共2页
清代的禁书 ,无论从禁书的规模、品种 ,还是从时间的长短、手段与政策的残暴看 ,都超过了前代 ,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禁书的阴影下 ,人的生命、进步的思想都受到了无情的摧残。
关键词 清代 禁书 文字狱 图书销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检查制度与古代“文字狱”——鲁迅杂文研究之三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康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30,共7页
鲁迅从他刻骨铭心的在世生存描述了一部严密而残酷的现代检查制度的"文网史"的生成,并由此看到其与中国专制统治史尤其是清代"文字狱"的承继关系,乃是专制统治者为宰制民众的心所创立的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的制度,... 鲁迅从他刻骨铭心的在世生存描述了一部严密而残酷的现代检查制度的"文网史"的生成,并由此看到其与中国专制统治史尤其是清代"文字狱"的承继关系,乃是专制统治者为宰制民众的心所创立的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的制度,使知识者不敢言说、无法言说或沉溺于歌功颂德的奴隶生存中,在历史上造成了一个沉默的"无声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制度 文字狱 历史同一性 历史遗忘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珪的理念与嘉庆朝文字狱的终结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志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2-77,共6页
身为帝师与大学士,朱珪宽仁治国的政治理念对嘉庆朝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以往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文章认为,朱珪以尧舜之君与三代之治教导嘉庆帝,对其日后为政仁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再者,康、雍、乾三朝延续了近15... 身为帝师与大学士,朱珪宽仁治国的政治理念对嘉庆朝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以往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文章认为,朱珪以尧舜之君与三代之治教导嘉庆帝,对其日后为政仁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再者,康、雍、乾三朝延续了近150年的文字狱政策,嘉庆一朝毅然中止,以及"洪亮吉事件"的从宽处理,皆与朱珪的努力密不可分,这使朝廷的政治气氛走向宽松,官僚士大夫敢于论政议政,为经世致用学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珪 宽仁治国理念 嘉庆朝文字狱的终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字狱档案材料看清代“盛世”中下层文人的病态心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进驹 《北方论丛》 2002年第6期91-94,共4页
在清代“盛世”中,由于政治和思想控制的严酷,八股科举的毒害和压迫,广大文士处于生活和 精神的困境里,不少人在强烈的刺激和震荡下心理发生了严重变态,清代文字狱档案在这方面留下了比较集 中而真实可靠的原始材料,从中可具体感受到两... 在清代“盛世”中,由于政治和思想控制的严酷,八股科举的毒害和压迫,广大文士处于生活和 精神的困境里,不少人在强烈的刺激和震荡下心理发生了严重变态,清代文字狱档案在这方面留下了比较集 中而真实可靠的原始材料,从中可具体感受到两百多年前那些下层文人被扭曲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狱 清代 文人 病态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文字狱的文学根源 被引量:2
6
作者 闾海燕 《常熟高专学报》 2001年第3期39-42,46,共5页
文字狱横行 2 0 0 0余年 ,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政治无疑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但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诗文阐释方式也是导致文字狱产生的重要原因。弄清它们与文字狱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文字狱这... 文字狱横行 2 0 0 0余年 ,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政治无疑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但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诗文阐释方式也是导致文字狱产生的重要原因。弄清它们与文字狱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文字狱这一中国社会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狱 文学根源 传统文学观念 传统诗文阐释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字狱两案例》一文的异议
7
作者 李明晖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6-87,共2页
这是李明晖2007年11月4日写给朱正信中的一段,对朱正所作《文字狱两案例》一文(原载本刊2005年第12期,后收入朱正、邵燕祥合著《重读鲁迅》书中)提出了异议。朱正认为这些意见对于读者深入理解鲁迅《买〈小学大全〉记》一文很有参考价值... 这是李明晖2007年11月4日写给朱正信中的一段,对朱正所作《文字狱两案例》一文(原载本刊2005年第12期,后收入朱正、邵燕祥合著《重读鲁迅》书中)提出了异议。朱正认为这些意见对于读者深入理解鲁迅《买〈小学大全〉记》一文很有参考价值,就推荐给本刊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狱 异议 案例 参考价值 朱正 邵燕祥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裘曰修涉胡中藻文字狱案考述
8
作者 阳达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55-157,共3页
胡中藻文字狱案是乾隆前期文人因诗文遭祸的一宗大案,乾隆因此掀起了一场政治运动,江西籍官员裘曰修等人也受到牵连。裘曰修曾无意透露胡中藻诗集被查的消息,实际其与胡中藻并无交往,也没有刊刻、传播胡中藻诗集等直接行为。乾隆虽未将... 胡中藻文字狱案是乾隆前期文人因诗文遭祸的一宗大案,乾隆因此掀起了一场政治运动,江西籍官员裘曰修等人也受到牵连。裘曰修曾无意透露胡中藻诗集被查的消息,实际其与胡中藻并无交往,也没有刊刻、传播胡中藻诗集等直接行为。乾隆虽未将裘曰修治罪,但江西的其他涉案官员则遭到了相应的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曰修 胡中藻案 文字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文字狱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少卿 《沧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扼要阐述了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的情形,分析了制造文字狱的原因和后果,并指出文字狱乃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派生物,它无情地扼杀了中国广大士人的自由思想,是一种极端残酷的精神压迫。明清文字狱使中国文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客观上延缓了中... 扼要阐述了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的情形,分析了制造文字狱的原因和后果,并指出文字狱乃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派生物,它无情地扼杀了中国广大士人的自由思想,是一种极端残酷的精神压迫。明清文字狱使中国文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客观上延缓了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文字狱 文化发展 影响 封建专制制度 文化专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字狱成因浅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四川 《安康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8-79,共2页
宋代文字狱成因主要包括集权专制对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控制、党争需要以及因违书而起狱三个方面。
关键词 宋代 文字狱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康乾盛世”之文字狱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小兰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7-9,共3页
作者主要以康熙、乾隆两朝有关文字狱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为例,对清代文字狱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清代社会腐朽没落的原因。
关键词 康乾盛世 文字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清初文字狱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玉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78-79,共2页
清代的文化专制政策,无论从学术学风的嬗变,还是从社会风气的演化而言,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本文以清初的文化专制政策之一——文字狱为例,阐述清初文字狱的产生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影响。指出,清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 清代的文化专制政策,无论从学术学风的嬗变,还是从社会风气的演化而言,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本文以清初的文化专制政策之一——文字狱为例,阐述清初文字狱的产生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影响。指出,清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同时,却使得臣子和知识分子不敢议论当代的社会问题,脱离实际,逃避现实,埋头于故纸堆中,窒息了思想,并因告奸之风盛行,造成了社会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乱,摧残了优良的学术文化传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文字狱 文化专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郑板桥关心民瘼不畏文字狱的精神
13
作者 王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241-243,共3页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之一,是中国清代画坛上一位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他在书画、诗词各方面均有建树,而他对清代文字狱的不屈与对民瘼的关心精神尤其可贵,更值得我们去学习,这对于进一步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关...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之一,是中国清代画坛上一位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他在书画、诗词各方面均有建树,而他对清代文字狱的不屈与对民瘼的关心精神尤其可贵,更值得我们去学习,这对于进一步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关系,以人为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艺术思想 艺术创作 文字狱 艺术精神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字狱及禁书简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玉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Z1期46-55,70,共11页
清朝康熙 雍正、乾隆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专制极为惨烈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字狱案及禁书案规模空前,就所杀载的人数和所禁毁的书籍数量而言,前所未有。这一时期的文化专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给当时的中国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而且使... 清朝康熙 雍正、乾隆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专制极为惨烈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字狱案及禁书案规模空前,就所杀载的人数和所禁毁的书籍数量而言,前所未有。这一时期的文化专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给当时的中国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而且使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缓慢,使中国社会较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落后一个时代。从十六至十八世纪,欧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英国 法国、美国等已先后跨入资本主义发展的先进行列,而与此同时,满清政府却仍然固守僵死的封建专制制度,尤其是在文化思想领域实行封建专制,使早在明末清初即已出现的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遭到扼杀,启蒙思想的发展道路被堵塞,东西方形成巨大的反差,中国渐渐落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清朝 文化专制 文字狱 禁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贤和剩上人——谈清朝最早的文字狱:南京函可之狱
15
作者 白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1年第1期48-50,共3页
龚贤是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被推为“金陵八家”之首;也是当时颇有影响的诗人,但身后诗作流传不广,《草香堂集》等诗集,三百年来长期湮没,诗名为画名所掩。最近,辗转读到他的《草香堂集》(安徽歙县郑初民先生抄藏本)。其中怀念、投赠“... 龚贤是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被推为“金陵八家”之首;也是当时颇有影响的诗人,但身后诗作流传不广,《草香堂集》等诗集,三百年来长期湮没,诗名为画名所掩。最近,辗转读到他的《草香堂集》(安徽歙县郑初民先生抄藏本)。其中怀念、投赠“剩上人”的诗,计有《赠剩上人系中》、《忆剩上人》、《醉后忆剩上人》、《得岭师消息因作预想诗》等七题十一首。在此集两百零几首诗当中,是引人注目的;在集中所提到的几十位友人当中,是非常突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可 顾梦游 龚贤 文字狱 明代历史事件 南京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贤和剩上人——兼谈清朝最早的文字狱:南京函可之狱
16
作者 白坚 《南艺学报》 1981年第1期48-50,共3页
龚贤是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被推为"金陵八家"之首;也是当时颇有影响的诗人,但身后诗作流传不广,《草香堂集》等诗集,三百年来长期湮没,诗名为画名所掩。最近,辗转读到他的《草香堂集》(安徽歙县郑初民先生抄藏本)。其中怀念... 龚贤是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被推为"金陵八家"之首;也是当时颇有影响的诗人,但身后诗作流传不广,《草香堂集》等诗集,三百年来长期湮没,诗名为画名所掩。最近,辗转读到他的《草香堂集》(安徽歙县郑初民先生抄藏本)。其中怀念、投赠"剩上人"的诗,计有《赠剩上人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可 顾梦游 龚贤 文字狱 明代历史事件 南京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论文》与清代文字狱
17
作者 卿三祥 《杜甫研究学刊》 1990年第1期66-68,共3页
《杜诗论文》系清康熙吴见思撰。见思字齐贤,江苏武进人。书分五十六卷,成于康熙王子(1672)。龚鼎擎序云:“虞山论其事,吴子论其文。”盖受金圣叹《杜诗解》启示,另辟衡径,专论杜诗章句结法。与钱谦益的《钱笔杜诗》各树一帜,盛行于世... 《杜诗论文》系清康熙吴见思撰。见思字齐贤,江苏武进人。书分五十六卷,成于康熙王子(1672)。龚鼎擎序云:“虞山论其事,吴子论其文。”盖受金圣叹《杜诗解》启示,另辟衡径,专论杜诗章句结法。与钱谦益的《钱笔杜诗》各树一帜,盛行于世。《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今世已罕见。我在四川大学李昌鹭教授处,假得此书的岱渊堂校定本,翻阅数过,发现书中时有阙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钱谦益 龚鼎 金圣叹 江苏武进人 清代文字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文字狱
18
作者 李玉芳 何志刚 《榆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4-26,共3页
何谓“文字狱”?《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旧的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清人龚自珍曾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咏史诗》)的诗句.文字狱历代多有.据《汉书·杨敞传》载,... 何谓“文字狱”?《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旧的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清人龚自珍曾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咏史诗》)的诗句.文字狱历代多有.据《汉书·杨敞传》载,西汉人杨恽写了《报孙会宗书》,被抄出,以语言不敬、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宣帝下令腰斩,妻子流放,友人(包括孙会宗)罢官.隋炀帝是个心狠手辣的暴君,能写诗作文,但嫉才妒能,对超过他的人必欲杀戳而后快.炀帝曾作《燕歌行》,文人竟相唱和,但著作郎王胄的诗不在其下,遂借故杀之,杀时故意口诵王胄诗中警句“庭草无人随意绿”说:“今后你还能写这样的佳句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狱 《现代汉语词典》 《燕歌行》 乾隆 曹雪芹 龚自珍 封建统治 《红楼梦》 《咏史诗》 著作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生产关系 屡兴“文字狱”案——清朝时期(上)
19
作者 夏明 《中国就业》 2004年第10期42-44,41,共4页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后金是努尔哈赤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创立的统一的女真族奴隶制国家,定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崇祯九年(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采纳汉人范文程等人的建议,在沈阳即皇帝位,改"后金"为"...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后金是努尔哈赤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创立的统一的女真族奴隶制国家,定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崇祯九年(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采纳汉人范文程等人的建议,在沈阳即皇帝位,改"后金"为"清",改"女真人"为"满州人"。7年后,皇太极病死,其三子福临继位,年号"顺治"。同年,清兵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顺治元年清军入关,至辛亥革命宣统退位,共传12帝、267年。其间,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康熙、雍正、乾隆王朝,疆域辽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文字狱 康熙帝 努尔哈赤 清朝 皇太极 清兵入关 知识分子 辛亥革命 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文字狱简论
20
作者 张跃铭 《北方论丛》 1979年第6期46-52,共7页
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自从秦始皇开了厉行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先例,以后历代的封建统治者纷纷效尤,愈来愈向统死思想这一边走,手段越发毒辣。从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发展到清朝统治者屡兴文字狱。
关键词 文字狱 封建统治者 简论 清代 文化专制主义 封建社会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