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说文化、文字文化、媒介文化
1
作者 陈雪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2期130-131,共2页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口说文化到文字文化再到当代媒介文化的变迁。当代媒介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因此 ,有必要把握媒介文化生活的特点、好处和风险 。
关键词 口说文化 文字文化 媒介文化 批判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字文化和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的鲁迅观一考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全炯俊 苑英奕(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3,共7页
关键词 鲁迅观 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 文字文化 启蒙主义 相对价值 中国文坛 80年代 20世纪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口语文化的故事讲述者角色看文字书面虚构叙述的作者存在 被引量:4
3
作者 伏飞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4,共9页
与写作作者有关的符号文本,是否应被纳入文学虚构叙述文本的解释,至今面临合法性的问题。这与经典叙述学在现代叙述理论中的深远影响有关。在口语文化的故事讲述传统中,故事的讲述者(叙述者)、作者是一体的,而且,作者与叙述者、听众、... 与写作作者有关的符号文本,是否应被纳入文学虚构叙述文本的解释,至今面临合法性的问题。这与经典叙述学在现代叙述理论中的深远影响有关。在口语文化的故事讲述传统中,故事的讲述者(叙述者)、作者是一体的,而且,作者与叙述者、听众、故事人物甚至构成"越界"的交流。这种传统在文字书面文化的虚构叙述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文字书面文化培育了人类越来越强的个人主体性,处于这种文化中的作家总会以不同方式追求自己的个性。无论从存在论的语言观、主体观,还是从文字书面文化中虚构叙述文本的符号传播与交流方式,抑或从文体学的角度,都可以发现写作作者主体在虚构叙述中的存在与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叙述学 虚构叙述 写作作者 口语文化 文字书面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代青铜文化与身体直接感觉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子中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98-101,共4页
中国自宋代兴起收藏热后,人们对古物持考证或玩味的态度,由此形成的金石研究的风范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今人把商代看作为中国历史的童年,把商代青铜器归属于物质文化史或工艺美术研究的范围。然而,新近考古学的研究证明,新石器时... 中国自宋代兴起收藏热后,人们对古物持考证或玩味的态度,由此形成的金石研究的风范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今人把商代看作为中国历史的童年,把商代青铜器归属于物质文化史或工艺美术研究的范围。然而,新近考古学的研究证明,新石器时代要向前推进几十万年,那么,文字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青铜文化 青铜器 造型艺术 青铜时代 文字文化 青铜艺术 技术与艺术 器物文化 书画艺术 赫伯特·里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文化圈简论 被引量:7
5
作者 范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2-94,共3页
文化圈是具有共同文化因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方面的复合体。文化圈有小、中、大之分,语言文化圈为小文化圈,文字文化圈为中文化圈,人类文化圈为大文化圈。本文从地缘政经、肤色人种。
关键词 文化 人类文化 语言文化 宗教信仰 军事集团 文化 文字文化 文化因素 基督教文化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影响文化精神的思考
6
作者 冷述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影视文化 文化精神 雷锋精神 表现手法 精神文明 现实生活 影视作品 文字文化 理想主义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文化与大众思维
7
作者 陈洪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48,共3页
当二十一世纪那如梦如幻的期待和向往即将向我们走来时,当下的中国正置身于国际化的大开放大发展的经济浪潮中。
关键词 影视文化 文字文化 受众 文字符号 思维方式 话语言说 影像语言 联想和想象 文字思维 影视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察语文教科书文化构成的四个视角
8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1,共1页
母语教科书的文化构成是当前教材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倪文锦的《考察语文教科书文化构成的四个视角》一文提出了考察语文教科书文化构成的四个视角:1.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是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 母语教科书的文化构成是当前教材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倪文锦的《考察语文教科书文化构成的四个视角》一文提出了考察语文教科书文化构成的四个视角:1.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是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民族按照各自的文化影响着语言的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文化构成 教材研究 文字文化 多样性 语言 构造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文化圈”应该慎用
9
作者 聂鸿音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4-16,共3页
“汉字文化圈”应该慎用聂鸿音“汉字文化圈”这个提法大约在80年代初由日本传入中国,此后便作为一个“新名词”,在国内报刊上屡屡出现。这个貌似时髦的名词实际上来自西方民族学一个久已被废弃的理论,现在把它照搬过来是不合时宜... “汉字文化圈”应该慎用聂鸿音“汉字文化圈”这个提法大约在80年代初由日本传入中国,此后便作为一个“新名词”,在国内报刊上屡屡出现。这个貌似时髦的名词实际上来自西方民族学一个久已被废弃的理论,现在把它照搬过来是不合时宜的。“文化圈”(Kulturk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文化 传播学派 文化因素 文字文化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民族文化 文字符号 文化 俄罗斯民族学家 施密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当代文字艺术载体的演变趋势
10
作者 曾金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也是文明得以传承的关键。远古时代文字还没有发明时,人类就开始利用各种符号、图案等来记录当时社会生活与生产的状况。人类文明的传承经历了从口说文化到文字文化再到当代媒介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 文字文化 数字化生存 电子阅读器 移动设备 社会生活 数字化技术 艺术载体 当代 口说文化 媒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西族文化中的多元现象
11
作者 盖兴之 高慧宜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文章根据纳西语中古今的汉语、藏语、白语借词 ,从东巴文化、民俗礼仪文化、语言文字文化三个方面对东巴教的藏族钵教影响 ,纳西族、汉族传统节日民俗的融合 ,汉族年画、对联文化对纳西族的影响 ,纳西族语言文字中含蓄的中华多元一体思... 文章根据纳西语中古今的汉语、藏语、白语借词 ,从东巴文化、民俗礼仪文化、语言文字文化三个方面对东巴教的藏族钵教影响 ,纳西族、汉族传统节日民俗的融合 ,汉族年画、对联文化对纳西族的影响 ,纳西族语言文字中含蓄的中华多元一体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阐释了纳西族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现象以及她以中华文化为文化的内向凝聚力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语 东巴文化 多元文化 纳西族 民俗礼仪文化 语言文字文化 中华文华 内向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乐经济学”之三大批判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海兵 嵇俊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本文针对近期流行的"快乐经济学"进行了经济学、逻辑学、文化文字学三方面的分析和批判,认为"快乐经济学"学科的提法不可取。经济学需要研究快乐,但对快乐的研究应从快乐产业的角度着手。
关键词 快乐 快乐产业 经济学 逻辑学 文化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块汉字是地球文明的智慧奇葩 被引量:1
13
作者 丛长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3-76,35,共5页
关键词 方块汉字 汉语言文字 图形文化 方块字 地球 拼音文字 汉语音节 智慧性 文字文化 视觉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气”与“汽”
14
作者 王佳玉 《现代出版》 1997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气” 水蒸气 汽化热 《现代汉语词典》 化学化工实验 编辑加工 水蒸汽 文字文化 化工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