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备众体”:明清文人小说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何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139,共8页
唐传奇小说"文备众体"的特征似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而在小说这种叙事性文字中,穿插使用诗、词、曲、赋等其他各体文字,不独唐文言小说为然,明清文人小说亦如此。如果说说唱艺术的文字遗存被取来作为案头"小说"... 唐传奇小说"文备众体"的特征似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而在小说这种叙事性文字中,穿插使用诗、词、曲、赋等其他各体文字,不独唐文言小说为然,明清文人小说亦如此。如果说说唱艺术的文字遗存被取来作为案头"小说"进行阅读时,各体文字共享同一文本时常常显示出异质和杂糅,而诗、词、曲、赋等各类文字在文人小说中已各自承担起了相应的独特功能,从而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同时,小说家们之所以特别看重诗、词、曲、赋之类文字的写作,是因为此类文字最能表现其作为文人的"文学"才能,故各体文字本身皆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不宜单从小说"叙事功能"的角度加以体认。因此"文备众体"最终成为明清文人小说最主要的文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传奇 明清文人小说 文备众体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备众体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正耀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3-86,共4页
文备众体,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形式上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区别于西方小说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 如何看待小说文备众体的形式,涉及到正确估价中国古代小说民族特色的问题。 十九世纪西方小说家和评论家,基本上排斥小说中的非情节因素。因之... 文备众体,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形式上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区别于西方小说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 如何看待小说文备众体的形式,涉及到正确估价中国古代小说民族特色的问题。 十九世纪西方小说家和评论家,基本上排斥小说中的非情节因素。因之,现在不少评论者以近代小说体制的观念,一概否定“众体”因素,即使“国宝”《红楼梦》也不例外。有人批评《红楼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备众体 中国古代小说 韵文 西方小说 艺术作用 诗词曲 作品 肖像 《红楼梦》 灯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四小说“文备众体”的文体特色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荣松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7-102,共6页
论五四小说“文备众体”的文体特色林荣松(宁德师范专科学校)五四新文化运动,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更生带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正是时代使五四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新鲜的风貌。对五四小说文体的研究,是个有待于深入开掘的课题... 论五四小说“文备众体”的文体特色林荣松(宁德师范专科学校)五四新文化运动,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更生带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正是时代使五四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新鲜的风貌。对五四小说文体的研究,是个有待于深入开掘的课题。这不仅因为五四小说文体有着独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备众体 五四小说家 郁达夫 小说文体 短篇小说 古代小说 鲁迅 文体特色 现代小说 王统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体对立角色与破体开拓意义——欧阳修的文体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3
4
作者 任竞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9,共8页
欧阳修的文体学思想是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书法文艺理论亦相通交融。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辨体尊体论。欧阳修在宋人"先体制而后工拙"这一辨体思潮中处于对立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与此矛盾的是,许多批... 欧阳修的文体学思想是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书法文艺理论亦相通交融。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辨体尊体论。欧阳修在宋人"先体制而后工拙"这一辨体思潮中处于对立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与此矛盾的是,许多批评家认为欧阳修的创作是符合"先见文字体式"这一尊体理论的,显示出合体得体现象;其次,破体变体观。虽然欧阳修在破体论中总的来说是提倡变体多于尊体,但也还是以破中有辨和变中有正的辨体通变观为主要特征,即"变而不失其正"。复次,他引领时代风气的文学革新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文体上的变革创新,具体包括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以文体为四六以及其他文体的变格变体等。此外,还包括"兼备众体和偏长某体""不喜杜诗和诗体特异"以及"风格不同和文如其人"等文体学理论,极为丰富,在宋代文体学乃至中国古代辨体理论批评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文体学 辨体 破体 古文运动 变而不失其正 文备众体 偏长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喜冤家》对《寻芳雅集》《钟情丽集》的辑采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建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4-95,共2页
成书于明崇祯十三年的《欢喜冤家》是一部文人自创程度较高的话本小说集子,不过,西湖渔隐在“演说”之时,仍然辑采了不少前人的作品,诸如《杜骗新书》、《廉明公案》、《僧尼孽海》等等,本文认为:中篇文言小说《寻芳雅集》、《钟情丽集... 成书于明崇祯十三年的《欢喜冤家》是一部文人自创程度较高的话本小说集子,不过,西湖渔隐在“演说”之时,仍然辑采了不少前人的作品,诸如《杜骗新书》、《廉明公案》、《僧尼孽海》等等,本文认为:中篇文言小说《寻芳雅集》、《钟情丽集》也是被辑采的作品中比较重要的两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欢喜冤家》 《钟情丽集》 文言小说 雅集 《杜骗新书》 话本小说 描摹性 小说研究 文备众体 《型世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杂剧“新体”论
6
作者 刘福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作为全新的艺术本体,元杂剧在技术形态与思想内容方面均具有极大的创新,集中反映了元代叙事文学的突出成就。其叙事主体采用韵文叙事方式,以心理感受、诉求及生理反应为叙事支点,推动戏剧情节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第二类叙事类型。... 作为全新的艺术本体,元杂剧在技术形态与思想内容方面均具有极大的创新,集中反映了元代叙事文学的突出成就。其叙事主体采用韵文叙事方式,以心理感受、诉求及生理反应为叙事支点,推动戏剧情节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第二类叙事类型。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与元代文学的时代精神相契合,同时也体现了戏剧文学的本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新体表征 叙事方式 文备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骋才炫博:中国古代小说的知识生产与文体形态 被引量:2
7
作者 万晴川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3期118-129,共12页
无论是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中国古代小说都有着鲜明的骋才炫博的知识生产特征,但在不同时代,其呈现方式不一。由于帝国版图的扩张和对外交流的展开以及经学的影响,汉魏六朝小说中充斥着大量博物、考辨及巫术知识。唐代小说受科举取仕的影... 无论是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中国古代小说都有着鲜明的骋才炫博的知识生产特征,但在不同时代,其呈现方式不一。由于帝国版图的扩张和对外交流的展开以及经学的影响,汉魏六朝小说中充斥着大量博物、考辨及巫术知识。唐代小说受科举取仕的影响,作家喜以小说展示自己多方面的才华,导致小说与众多文类交杂互融,形成“文备众体”的文体特征。宋明时期,说书人以博识自炫,通俗小说以攀附雅文体自高。清代小说受乾嘉学派及西学的影响,小说成为作者炫耀才艺或保存学问的重要载体。骋才炫博不仅生产知识,还影响小说的文体形态,催生地志博物小说、才学小说及诗文小说、赋体小说等不同的小说流派和小说文体。早期小说中骋才炫博的内容与艺术经营较为疏离,至《红楼梦》等小说,始将思想内容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构建等熔铸一体。骋才炫博使小说成为一种最为开放、包容的文体,形成古代小说跨文类的文本特征,并为现当代小说所借鉴,彰显出古代小说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骋才炫博 知识生产 文备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午荫清圆——张放散文论
8
作者 曹家治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4-16,19,共4页
四川联大中文系副教授张放先生以治散文见长,这些年散文写作亦有独到心得,览书穷文,涵养其心,不温不躁,火候自知,在感世之益深与游历之日广中始终摇曳着那清绮雅隽的笔调。读他散文,无论记游品物感事说文,都会让你浸入满纸氤氲的清雅笔... 四川联大中文系副教授张放先生以治散文见长,这些年散文写作亦有独到心得,览书穷文,涵养其心,不温不躁,火候自知,在感世之益深与游历之日广中始终摇曳着那清绮雅隽的笔调。读他散文,无论记游品物感事说文,都会让你浸入满纸氤氲的清雅笔调之中,如惠风沐浴,去迎受他情绪的芬芳释放,学养的泽被滋润,趣味的盎然流转。笔调是张放散文虽不多(主要汇聚于九三年成都出版社出版的《家园的味道》一书),却颇得读者青眯与方家看重的缘由。他之荣获九四年“庄重文文学奖”可为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散文 放散 优雅的趣味 笔调 散文写作 自我观照 文备众体 言语行为 感觉世界 秦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