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学“小史”与历史“大事”——“新史学”与胡适《谈新诗》的批评理路
1
作者
罗义华
骆羽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胡适兼具新史学家与新文学家的身份,他的新诗批评彰显了“以史入文”和“以文入史”的辩证法。一方面,他取径“新史学”的核心观念与方法,将“进化”史观、科学实证等融进《谈新诗》一文,使其呈现历史和科学的双重维度,依循着一条“以...
胡适兼具新史学家与新文学家的身份,他的新诗批评彰显了“以史入文”和“以文入史”的辩证法。一方面,他取径“新史学”的核心观念与方法,将“进化”史观、科学实证等融进《谈新诗》一文,使其呈现历史和科学的双重维度,依循着一条“以史入文”的批评理路。另一方面,他以《谈新诗》一文参与新诗史的建构又折射出其以新诗批评进入历史的文学诉求,体现了“以文入史”的批评意图。在文史互动视域下钩沉“新史学”与《谈新诗》的互动渊源与路径,为窥见“新史学”在胡适文学观念中的位置与功能、辨析“新史学”与“新文学”之间的隐秘联系,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新史学
《谈新诗》
新诗批评
新文学
文史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怀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151,共12页
《本事诗》是唐末出现的一部普通笔记小说集,是诗人轶事资料的汇编,因其中最早出现杜甫"诗史"说而引人注目。孟启所谓"诗史",是指杜诗对个人日常生活的书写及叙事性、纪实性,此观念之产生实与中唐政治革新运动背景...
《本事诗》是唐末出现的一部普通笔记小说集,是诗人轶事资料的汇编,因其中最早出现杜甫"诗史"说而引人注目。孟启所谓"诗史",是指杜诗对个人日常生活的书写及叙事性、纪实性,此观念之产生实与中唐政治革新运动背景下《春秋》学的勃兴,史学大盛以及文、史互动等思想与学术活动存在密切关联。中唐元、白尽管没有使用"史"这一概念,但是,他们挖掘并肯定的杜诗之呈现安史之乱背景下社会政治现实,无疑也属于"史"的范畴。元、白的政治立场虽与孟启不同,指向现实叙事却是一致的,显然元、白与孟启实基于共同之政治与文化背景。宋人《新唐书·杜甫传》以"时事"诠释《本事诗》"诗史"概念,嫁接了元稹、白居易的诗学思想,从此,"诗史"除了保留叙事性、纪实性这一基本内涵外,还具有伦理思想甚至政治之内涵,由叙个人之事转为叙时代之史,与特定的诗歌运动和诗歌类型"新题乐府"发生关联,并指向"三吏""三别"这类诗歌,恢复了古老的思想与诗学传统,这也奠定了此后乃至今天有关"诗史"的基本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诗史
《春秋》
文史互动
时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武侠文学与国学之关系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7,共9页
以国学为体,武侠文学为用,可展现国学与武侠文学的相通性。民国武侠小说家以其国学基础深厚,在将眼光投向外域时显得更有底气,显现出国学经世致用功能。国学与武侠文学分别体现了文化的雅俗分野,既与文学史上的诗文分体有关,也与时代和...
以国学为体,武侠文学为用,可展现国学与武侠文学的相通性。民国武侠小说家以其国学基础深厚,在将眼光投向外域时显得更有底气,显现出国学经世致用功能。国学与武侠文学分别体现了文化的雅俗分野,既与文学史上的诗文分体有关,也与时代和受众群体有关,利于互补互动。民国武侠文学众多母题套路的梳理探究,有助于部分地超越国学、传统文化的思想史宏大叙事视角的局限。国学与武侠文学对比,更易发现彼此的局限性、不足之点。从认识价值的不同获得方式看,武侠文学专题研究可以给国学以具体化的补充;从经典的载体及其媒介特点看,重国学原典"章句"而不重视武侠文学原典。了解民国"文化变迁"时代的武侠文学,是了解中国文学、传统文化的一个难得的窗口,也可顺便增强相关的国学素养,或曰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武侠文学
学科相通
文史互动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六朝时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被引量:
3
4
作者
郝润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6-130,136,共6页
在当时史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六朝史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与个性特征,比如史体的齐备、史家对外交、军事、区域、制度史的关注等。但由于六朝文学风气之盛,使史学难逃其影响,在史书语言、史书载文及叙事方式等方面无不留有六朝文学...
在当时史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六朝史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与个性特征,比如史体的齐备、史家对外交、军事、区域、制度史的关注等。但由于六朝文学风气之盛,使史学难逃其影响,在史书语言、史书载文及叙事方式等方面无不留有六朝文学的痕迹。可见,六朝时期史学的特质与文学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史学
文学
文史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小史”与历史“大事”——“新史学”与胡适《谈新诗》的批评理路
1
作者
罗义华
骆羽芯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ZW116)。
文摘
胡适兼具新史学家与新文学家的身份,他的新诗批评彰显了“以史入文”和“以文入史”的辩证法。一方面,他取径“新史学”的核心观念与方法,将“进化”史观、科学实证等融进《谈新诗》一文,使其呈现历史和科学的双重维度,依循着一条“以史入文”的批评理路。另一方面,他以《谈新诗》一文参与新诗史的建构又折射出其以新诗批评进入历史的文学诉求,体现了“以文入史”的批评意图。在文史互动视域下钩沉“新史学”与《谈新诗》的互动渊源与路径,为窥见“新史学”在胡适文学观念中的位置与功能、辨析“新史学”与“新文学”之间的隐秘联系,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佐证。
关键词
胡适
新史学
《谈新诗》
新诗批评
新文学
文史互动
Keywords
Hu Shih
new historiography
Talking about New Poetry
new poetry criticism
new litera‐ture
intera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怀东
机构
安徽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151,共12页
文摘
《本事诗》是唐末出现的一部普通笔记小说集,是诗人轶事资料的汇编,因其中最早出现杜甫"诗史"说而引人注目。孟启所谓"诗史",是指杜诗对个人日常生活的书写及叙事性、纪实性,此观念之产生实与中唐政治革新运动背景下《春秋》学的勃兴,史学大盛以及文、史互动等思想与学术活动存在密切关联。中唐元、白尽管没有使用"史"这一概念,但是,他们挖掘并肯定的杜诗之呈现安史之乱背景下社会政治现实,无疑也属于"史"的范畴。元、白的政治立场虽与孟启不同,指向现实叙事却是一致的,显然元、白与孟启实基于共同之政治与文化背景。宋人《新唐书·杜甫传》以"时事"诠释《本事诗》"诗史"概念,嫁接了元稹、白居易的诗学思想,从此,"诗史"除了保留叙事性、纪实性这一基本内涵外,还具有伦理思想甚至政治之内涵,由叙个人之事转为叙时代之史,与特定的诗歌运动和诗歌类型"新题乐府"发生关联,并指向"三吏""三别"这类诗歌,恢复了古老的思想与诗学传统,这也奠定了此后乃至今天有关"诗史"的基本认识。
关键词
杜甫
诗史
《春秋》
文史互动
时事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武侠文学与国学之关系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立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聊斋志异》的佛经渊源与中国传统小说题材模式研究”(项目号08BZW041)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武侠小说母题研究”(项目号L12BZW004)的阶段性成果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当代武侠小说青年形象的社会意义及民国文本来源研究”(项目号L15BZW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国学为体,武侠文学为用,可展现国学与武侠文学的相通性。民国武侠小说家以其国学基础深厚,在将眼光投向外域时显得更有底气,显现出国学经世致用功能。国学与武侠文学分别体现了文化的雅俗分野,既与文学史上的诗文分体有关,也与时代和受众群体有关,利于互补互动。民国武侠文学众多母题套路的梳理探究,有助于部分地超越国学、传统文化的思想史宏大叙事视角的局限。国学与武侠文学对比,更易发现彼此的局限性、不足之点。从认识价值的不同获得方式看,武侠文学专题研究可以给国学以具体化的补充;从经典的载体及其媒介特点看,重国学原典"章句"而不重视武侠文学原典。了解民国"文化变迁"时代的武侠文学,是了解中国文学、传统文化的一个难得的窗口,也可顺便增强相关的国学素养,或曰相得益彰。
关键词
国学
武侠文学
学科相通
文史互动
文化建设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六朝时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被引量:
3
4
作者
郝润华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6-130,136,共6页
文摘
在当时史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六朝史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与个性特征,比如史体的齐备、史家对外交、军事、区域、制度史的关注等。但由于六朝文学风气之盛,使史学难逃其影响,在史书语言、史书载文及叙事方式等方面无不留有六朝文学的痕迹。可见,六朝时期史学的特质与文学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六朝
史学
文学
文史互动
Keywords
Six Dynasties
history
literature
relation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学“小史”与历史“大事”——“新史学”与胡适《谈新诗》的批评理路
罗义华
骆羽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
吴怀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国武侠文学与国学之关系
王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六朝时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郝润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