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古籍出版社文博考古图书出版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焕姣 林建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1-26,共6页
近年来,古籍出版社在贯彻落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主业,抓住机遇开拓文博考古板块,抓住优质文博资源,做好顶层策划思路和框架,创新出版的内容、形式,探索多层次、多角度考古文博图书出版,塑造了考古文博品牌,开拓了... 近年来,古籍出版社在贯彻落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主业,抓住机遇开拓文博考古板块,抓住优质文博资源,做好顶层策划思路和框架,创新出版的内容、形式,探索多层次、多角度考古文博图书出版,塑造了考古文博品牌,开拓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构建了新时代传统文化出版的新格局。对古籍出版的新驱动和出版新实践进行探讨,展望古籍出版社文博考古图书的出版发展方向,有助于古籍出版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博考古 三星堆 古籍出版 古籍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教育的博物馆(笔谈)
2
作者 赵丰 步雁 +1 位作者 周靖程 肖海明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3,共10页
全球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定位正经历一个历史性的跃升——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题,这是全球文博界的战略共识。2025年新年伊始,中国博物馆界迎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理念十周... 全球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定位正经历一个历史性的跃升——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题,这是全球文博界的战略共识。2025年新年伊始,中国博物馆界迎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理念十周年。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连珠合璧重光来——全国博物馆教育成果邀请展”中的数据来看,中国博物馆教育完成了从理念觉醒到体系建构的跨越,全国博物馆教育活动总量十年增长近10倍,教育服务覆盖人群突破8亿人次,博物馆研学市场规模达百亿级。这种跨越式发展,既是对总书记重要理念的积极践行,亦与国际博协《2022-2028战略计划》中“构建终身学习生态系统”形成共振。作为2025年改版新增“文博考古论衡”栏目的第一期笔谈,我们邀请国际博物馆协会执行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赵丰立足国际博协战略转型的宏观视野,为我们呈现全球博物馆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后续三篇以“博物馆教育”为叙事经纬,立足本土实践,通过国家级成果展的系统梳理(步雁)、行业标准建设的破局探索(周靖程)、湾区样本的创新突破(肖海明),立体呈现中国博物馆教育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质变进程。四篇文章虽视角各异,却共同诠释着“社会大学校”的当代内涵——在接轨国际伦理规范与扎根中国大地之间,博物馆正以教育为支点,撬动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与文明互鉴的深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成果 终身学习 体系建构 文博考古论衡 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国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预告
3
作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26,共1页
经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讨论决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国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拟于2024年11月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召开。本次会议将由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 经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讨论决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全国第十七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拟于2024年11月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召开。本次会议将由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办,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中心、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考古 古陶瓷研究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御窑 考古文博 学术讨论会 人文学院 江西省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文化遗产大众传播——“2021文化遗产大众传播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敬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当前,后疫情时代正悄然到来,这意味着博物馆的传播方式将出现大变革。我国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近年来,国内传播与传承文化遗产的举措和成绩颇为可观,南昌海昏侯墓、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不断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考古文博类... 当前,后疫情时代正悄然到来,这意味着博物馆的传播方式将出现大变革。我国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近年来,国内传播与传承文化遗产的举措和成绩颇为可观,南昌海昏侯墓、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不断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考古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蹿红各类电视和网络……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全国文博机构迅速行动,呈现出2000余个"云上"展览,观众总浏览量超50亿人次。如何让文化遗产插上大众传播的翅膀,是近年来广大文博人和媒体人一直谈论和实践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新发现 海昏侯墓 文化遗产 大众传播 三星堆遗址 考古文博 疫情防控 浏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样的展览是一个好展览——《观看之外:十三场博物馆展览的反思与对话》新书推介 被引量:1
5
作者 杭侃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观展"栏目集结出书了。从2016年1月30日在源流运动的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第一篇文章《回不去的异乡——评国家博物馆"大象中原"展》,到2019年9月12日《以爱为名——中国民族博物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观展"栏目集结出书了。从2016年1月30日在源流运动的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第一篇文章《回不去的异乡——评国家博物馆"大象中原"展》,到2019年9月12日《以爱为名——中国民族博物馆"爱的密码"展览对谈录》,再到这篇序为止,"观展"栏目已经发表文章3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 博物馆展览 新书推介 考古文博 观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