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JavaWeb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
1
作者
邹平吉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202-204,共3页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数字化管理逐渐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趋势。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面对大量散布各地且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数字化时代需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数字化管理逐渐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趋势。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面对大量散布各地且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数字化时代需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面临严峻挑战,在如何对这些宝贵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瓶颈,开发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已成为当前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采用JavaWeb技术构建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能满足海量数据管理需求,为未来的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以及文化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管理
信息管理平台
物质
文化遗产
海量数据管理
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交互
文化遗产
资源
文化遗产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关联要素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建
王莹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从影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内外因素分析入手,得出影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两类主要内部因素为:其自身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七类主要外部因素为:科技因素、政策因素、管理因素、传播因素、研究因素、经济因素、群体因素;以及一类次...
从影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内外因素分析入手,得出影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两类主要内部因素为:其自身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七类主要外部因素为:科技因素、政策因素、管理因素、传播因素、研究因素、经济因素、群体因素;以及一类次要其他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得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效能公式,并得出结论:变量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作为具有否定作用的主要变量因素,决定着整个效能的高效与否;同时其他变量因素之和值量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后评定的效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保护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互动性推广模式——基于新媒介载体的文化产业开发
被引量:
3
3
作者
闵祥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62-67,共6页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仅可以有效保护与传承文化,还可以与新媒介结合进行互动式推广。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媒介推广文化的模式有:富媒体虚拟场景展示、IGA软性推广、虚拟真实互动等。通过这些方式可实现新媒介与文...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仅可以有效保护与传承文化,还可以与新媒介结合进行互动式推广。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媒介推广文化的模式有:富媒体虚拟场景展示、IGA软性推广、虚拟真实互动等。通过这些方式可实现新媒介与文化遗产推广推介的结合、虚拟场景与真实景观的结合、线上互动与线下互动的结合。通过互动性推广,辐射大众、涵盖小众,并影响多目标人群的参与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文化
产业新媒介
互动性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慧文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新理念
被引量:
5
4
作者
赵智慧
《艺术科技》
2014年第2期33-34,共2页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在智慧博物馆等相关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文遗的框架性概念,包括高"瞻"深"谋"、张"网"、布"云"与接"人气"。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保护
智慧城市
智慧文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发展现状及问题
5
作者
杨璇
《艺术科技》
2015年第6期26-27,共2页
在对广东目前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与水平调查的基础上,就场馆数字化信息展示手段和平台、网络展示平台、数字媒体传播平台来展示和传播文化遗产信息等方面获得的数据与信息,提出广东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应树立为儿...
在对广东目前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与水平调查的基础上,就场馆数字化信息展示手段和平台、网络展示平台、数字媒体传播平台来展示和传播文化遗产信息等方面获得的数据与信息,提出广东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应树立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意识、打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数字展示平台等建议。同时提出应认识到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需谨慎并科学地设计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数字化
展示与传播
广东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反思
被引量:
46
6
作者
解梦伟
侯小锋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139-145,共7页
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宽泛而多元的媒介渠道,经过数字化的虚拟、仿真与投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得以拓展和传递,并在网络空间与现实场景中获得了全新的演绎,也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众、传播形态和传...
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宽泛而多元的媒介渠道,经过数字化的虚拟、仿真与投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得以拓展和传递,并在网络空间与现实场景中获得了全新的演绎,也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众、传播形态和传播机制。数字媒介传播的开放性,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延伸到一个更宽广的空间中,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流动和存续呈现出新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数字媒介下“非遗”传播的主体让位,也会使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造成一定的误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需要在理解数字媒介传播机制的前提下,进行重新认知与反思,重新构建数字媒介传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媒介
非物质
文化遗产数字化
传播机制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孪生技术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唐箐檐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第15期65-67,共3页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对古村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广泛讨论与关注。文章分析了古村落日渐凋敝的原因,首先提出亟待加强现代化技术赋能古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集新型测绘技术、标识感知技...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对古村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广泛讨论与关注。文章分析了古村落日渐凋敝的原因,首先提出亟待加强现代化技术赋能古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集新型测绘技术、标识感知技术、全要素数字表达技术、模拟仿真技术、深度学习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孪生技术,为古村落扩大传播受众面、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复现村落历史与演进过程提供有力支撑。最后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创新机制、多元资金投入等多措并举加强古村落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数字
孪生城市
文化遗产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阳泥泥狗信息视觉设计探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丽丹
朱烨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2年第10期43-46,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现代化产业的冲击、传播途径的缺乏和保护对象的狭隘化等困境,这容易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价值与再传承的毁坏。淮阳泥泥狗信息视觉设计探析以淮阳泥泥狗为例,从信息视觉的角度对淮阳泥泥狗的发展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现代化产业的冲击、传播途径的缺乏和保护对象的狭隘化等困境,这容易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价值与再传承的毁坏。淮阳泥泥狗信息视觉设计探析以淮阳泥泥狗为例,从信息视觉的角度对淮阳泥泥狗的发展文脉、造物特征、图像故事进行信息视觉设计研究。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传播平台,重塑用户对淮阳泥泥狗的基本认知,用现代设计语言传承中华特色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视觉设计
淮阳泥泥狗
文化遗产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准定位提升效能--省级非遗专题微信公众号调查报告
被引量:
4
9
作者
杨红
李晓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6-229,共4页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内省级非遗保护机构非遗专题公号进行数据收集和定量统计,勾勒其整体概况,分析其传播亮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非遗保护部门如何精准定位非遗专题公号、如何提高公号的传播效能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非遗保护
非遗专题公众号
非遗传播
非物质
文化遗产
保护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JavaWeb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
1
作者
邹平吉
机构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202-204,共3页
基金
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兰州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数字化转型研究”(2023—ZD—275)。
文摘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数字化管理逐渐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趋势。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面对大量散布各地且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数字化时代需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面临严峻挑战,在如何对这些宝贵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瓶颈,开发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已成为当前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采用JavaWeb技术构建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能满足海量数据管理需求,为未来的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以及文化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字化
管理
信息管理平台
物质
文化遗产
海量数据管理
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交互
文化遗产
资源
文化遗产数字化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TP311.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关联要素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建
王莹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文摘
从影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内外因素分析入手,得出影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两类主要内部因素为:其自身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七类主要外部因素为:科技因素、政策因素、管理因素、传播因素、研究因素、经济因素、群体因素;以及一类次要其他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得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效能公式,并得出结论:变量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作为具有否定作用的主要变量因素,决定着整个效能的高效与否;同时其他变量因素之和值量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后评定的效能值。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保护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 protection
efficiency formula
分类号
G3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互动性推广模式——基于新媒介载体的文化产业开发
被引量:
3
3
作者
闵祥鹏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62-67,共6页
文摘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仅可以有效保护与传承文化,还可以与新媒介结合进行互动式推广。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媒介推广文化的模式有:富媒体虚拟场景展示、IGA软性推广、虚拟真实互动等。通过这些方式可实现新媒介与文化遗产推广推介的结合、虚拟场景与真实景观的结合、线上互动与线下互动的结合。通过互动性推广,辐射大众、涵盖小众,并影响多目标人群的参与与关注。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文化
产业新媒介
互动性推广
Keywords
digit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new media of cultural industry
interactive promotion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慧文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新理念
被引量:
5
4
作者
赵智慧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
出处
《艺术科技》
2014年第2期33-34,共2页
基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演进路径与交互体验策略--基于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视角"(2012B036)阶段性成果
文摘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在智慧博物馆等相关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文遗的框架性概念,包括高"瞻"深"谋"、张"网"、布"云"与接"人气"。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保护
智慧城市
智慧文遗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发展现状及问题
5
作者
杨璇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15年第6期26-27,共2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编号:wym1108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对广东目前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与水平调查的基础上,就场馆数字化信息展示手段和平台、网络展示平台、数字媒体传播平台来展示和传播文化遗产信息等方面获得的数据与信息,提出广东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应树立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意识、打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数字展示平台等建议。同时提出应认识到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需谨慎并科学地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数字化
展示与传播
广东
博物馆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反思
被引量:
46
6
作者
解梦伟
侯小锋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139-14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云南造物设计史”(项目批准号:19CG1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宽泛而多元的媒介渠道,经过数字化的虚拟、仿真与投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得以拓展和传递,并在网络空间与现实场景中获得了全新的演绎,也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众、传播形态和传播机制。数字媒介传播的开放性,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延伸到一个更宽广的空间中,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流动和存续呈现出新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数字媒介下“非遗”传播的主体让位,也会使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造成一定的误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需要在理解数字媒介传播机制的前提下,进行重新认知与反思,重新构建数字媒介传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数字
媒介
非物质
文化遗产数字化
传播机制
评价体系
Keywords
digital media
digita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evaluation system
分类号
J026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孪生技术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唐箐檐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出处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第15期65-67,共3页
基金
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项目:古村落艺术的思索与探索,项目编号:19QNQD089。
文摘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对古村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广泛讨论与关注。文章分析了古村落日渐凋敝的原因,首先提出亟待加强现代化技术赋能古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集新型测绘技术、标识感知技术、全要素数字表达技术、模拟仿真技术、深度学习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孪生技术,为古村落扩大传播受众面、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复现村落历史与演进过程提供有力支撑。最后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创新机制、多元资金投入等多措并举加强古村落保护。
关键词
古村落
数字
孪生城市
文化遗产数字化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阳泥泥狗信息视觉设计探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丽丹
朱烨
机构
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2年第10期43-46,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服务设计思维下黄河流域乡村文创协同创新研究”(212400410385)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现代化产业的冲击、传播途径的缺乏和保护对象的狭隘化等困境,这容易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价值与再传承的毁坏。淮阳泥泥狗信息视觉设计探析以淮阳泥泥狗为例,从信息视觉的角度对淮阳泥泥狗的发展文脉、造物特征、图像故事进行信息视觉设计研究。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传播平台,重塑用户对淮阳泥泥狗的基本认知,用现代设计语言传承中华特色文脉。
关键词
信息视觉设计
淮阳泥泥狗
文化遗产数字化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J314.7 [艺术—美术]
J524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准定位提升效能--省级非遗专题微信公众号调查报告
被引量:
4
9
作者
杨红
李晓飞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6-229,共4页
文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内省级非遗保护机构非遗专题公号进行数据收集和定量统计,勾勒其整体概况,分析其传播亮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非遗保护部门如何精准定位非遗专题公号、如何提高公号的传播效能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非遗保护
非遗专题公众号
非遗传播
非物质
文化遗产
保护
数字化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pecial Official Accou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angible Spread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JavaWeb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
邹平吉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关联要素探析
张建
王莹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互动性推广模式——基于新媒介载体的文化产业开发
闵祥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智慧文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新理念
赵智慧
《艺术科技》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广东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发展现状及问题
杨璇
《艺术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反思
解梦伟
侯小锋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数字孪生技术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唐箐檐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淮阳泥泥狗信息视觉设计探析
王丽丹
朱烨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精准定位提升效能--省级非遗专题微信公众号调查报告
杨红
李晓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