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利玛窦的文化适应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疏仁华 周晓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140,共7页
利玛窦来华经历了两次易服:教士服易僧服、僧服易儒服,其形象经历了从修道士到西僧、从西僧到西儒的两次转换。两次易服从适错到适应,反映了利氏文化适应策略的不断调整,也反映了异质文化交融的某些规律。
关键词 利玛窦 僧服 儒服 文化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地研究生文化适应策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焦璨 黄菲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9,190,共7页
近年来,外地研究生在跨文化接触过程中所采取的文化适应模式及伴随而来的心理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为了解外地研究生的文化适应现状及策略,随机抽取246名研究生,采用东亚人的文化适应测量量表(中文版)和自编的文化适应影响因素问卷... 近年来,外地研究生在跨文化接触过程中所采取的文化适应模式及伴随而来的心理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为了解外地研究生的文化适应现状及策略,随机抽取246名研究生,采用东亚人的文化适应测量量表(中文版)和自编的文化适应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外地研究生的文化适应状况良好。(2)男女性别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中的社会支持维度和应对方式维度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评价方式和认知资源四个维度均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不同的生源地参与者在认知资源维度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应对方式对边缘化策略有显著消极预测作用;认知资源对边缘化策略有显著消极预测作用,对分离策略有显著积极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同化策略有显著积极预测作用。对于外地研究生而言,应对方式、认知资源和社会支持在他们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影响因素 文化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冲突及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适应策略的培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淑玲 周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68-171,共4页
了解中西文化冲突,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策略,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作者从中西文化冲突的表现、造成的原因和培养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化冲突 非英语专业学生 文化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民族刻板印象:文化适应策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寿欣 车现楠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1-99,共9页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其饮食习惯、人生礼仪、民族禁忌、经济形态等都直接源于伊斯兰教的规定,并深受其影响。回族成员是如何与主流文化进行交流的?与主流文化交流沟通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90名我国回族...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其饮食习惯、人生礼仪、民族禁忌、经济形态等都直接源于伊斯兰教的规定,并深受其影响。回族成员是如何与主流文化进行交流的?与主流文化交流沟通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90名我国回族大学生施测,考察了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策略以及民族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顺序依次是主流文化认同、积极民族认同和消极民族认同;他们最常用的文化适应策略依次是整合、分离和同化;其民族刻板印象存在显著的"内群体偏好"效应。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在积极民族认同对民族刻板印象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在消极民族认同对民族刻板印象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策略 内群体偏好 民族刻板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乡随俗”:明清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政策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邦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4-160,共7页
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揭开了中西两大文明之间的第一次直接相遇与对话的序幕。为了成功实现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来华耶稣会士经过一段曲折历程后,创造性地采取了“文化适应”政策,即“入乡随俗”。由于来华托钵修会天主教士对之全盘否定,... 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揭开了中西两大文明之间的第一次直接相遇与对话的序幕。为了成功实现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来华耶稣会士经过一段曲折历程后,创造性地采取了“文化适应”政策,即“入乡随俗”。由于来华托钵修会天主教士对之全盘否定,从而引发了中西“礼仪之争”,导致清初“禁教”政策的出笼和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中断。以林乐知、李提摩太为代表的晚清来华自由派新教士基本上继承了文化适应政策,从而使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得以恢复和发展。本文认为文化适应策略不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而且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中仍有普遍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教育交流 文化适应策略 耶稣会士 新教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 被引量:132
6
作者 王亚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从“认同”的概念界定及其嬗变出发,介绍了西方研究者在民族认同的发展、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民族认同与人格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概括了民族认同的一些研究策略。文章最后指出,在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背景下,民族心... 从“认同”的概念界定及其嬗变出发,介绍了西方研究者在民族认同的发展、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民族认同与人格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概括了民族认同的一些研究策略。文章最后指出,在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背景下,民族心理研究,尤其是宏观层面民族认同心理的研究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文化适应 研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