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词在文化转型时期的确立
1
作者
栾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96-99,共4页
晚唐五代处于历史与文化的转型期。从文类上看,相对于唐诗盛行的传统,来自民间的词被文人利用而在转型文学中脱颖而出。它不再以“诗言志”为指导思想,而注重表达内心情感,内容上也多写浮华浪漫的生活,并在艺术技巧上进行了多方面...
晚唐五代处于历史与文化的转型期。从文类上看,相对于唐诗盛行的传统,来自民间的词被文人利用而在转型文学中脱颖而出。它不再以“诗言志”为指导思想,而注重表达内心情感,内容上也多写浮华浪漫的生活,并在艺术技巧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最后,词又通过文人化的手段融纳传统确立自身,从而步入转型后的正常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时期
晚唐五代词
文人化
主流
文化
士大夫文人
文学思想
文人词
文学形式
转型
期文学
“诗言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转型时期中西建筑的对话
2
作者
吕冬
《南方建筑》
2006年第6期18-19,共2页
在文化转型时期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建筑在西方建筑观念的冲击下,如何从中国本身的历史和外来文化所交织的迷惘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创造出的中国现代建筑。
关键词
文化转型时期
认同
否定
现代建筑
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型时期的意义探寻——关于鲁迅和乔伊斯的跨文化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健
严晓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跨
文化
比较
意义
乔伊斯
文化转型时期
鲁迅
探寻
现代主义
19世纪末
非理性主义
《恶之花》
《变形记》
精神层面
西方社会
文化
思潮
波德莱尔
《荒原》
心理情绪
社会变革
价值体系
终极关怀
儒家
文化
西方人
艾略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代价沉思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3,共3页
代价问题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刊本期特组织几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角度就代价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对学界更深入地解决这一问题有所裨益。邱耕田等基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了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的内涵、发展与代...
代价问题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刊本期特组织几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角度就代价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对学界更深入地解决这一问题有所裨益。邱耕田等基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了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的内涵、发展与代价的数量关系、发展与代价关系的历史演变性、发展收益与发展代价的逆向互动性等问题,并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当然的总体方略;李钢提出,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动荡的转型过程中。然而,由于主要的两种转型路向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态度,要么全盘西化,要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没有实现转型的历史任务,反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反思这一百多年来的文化转型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创造出适应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化;施惠玲从现代性的维度审视了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的代价问题,把代价看做现代性的危机与困境,并力图阐析全球化、现代性与代价之间复杂交织的关系;王林平提出,马克思的代价概念不仅是价值哲学层次上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奠基于现代性基础上的关系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文化
文化转型时期
沉思
文化
现象
外来
文化
近代以来
文化
转变
精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被引量:
3
5
作者
周建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中国国民性改造始终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关注的重大课题。陈独秀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 ,中国要成为现代民主国家 ,就必须首先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以唤醒国民。为此 ,他从近代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全面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国民性的...
中国国民性改造始终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关注的重大课题。陈独秀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 ,中国要成为现代民主国家 ,就必须首先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以唤醒国民。为此 ,他从近代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全面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国民性的种种弊端及其生成原因 ,深刻阐述了重塑新国民的迫切性、目标模式以及具体途径 ,为推进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陈独秀的这一思想 ,集中反映了“五四”时期一代知识精英在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思维焦点 ,表达了整个中华民族渴望摆脱困境和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奠定了陈氏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时期
陈独秀
改造国民性思想
民族精神
国民素质
改造途径
文化转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词在文化转型时期的确立
1
作者
栾睿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96-99,共4页
文摘
晚唐五代处于历史与文化的转型期。从文类上看,相对于唐诗盛行的传统,来自民间的词被文人利用而在转型文学中脱颖而出。它不再以“诗言志”为指导思想,而注重表达内心情感,内容上也多写浮华浪漫的生活,并在艺术技巧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最后,词又通过文人化的手段融纳传统确立自身,从而步入转型后的正常发展道路。
关键词
文化转型时期
晚唐五代词
文人化
主流
文化
士大夫文人
文学思想
文人词
文学形式
转型
期文学
“诗言志”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转型时期中西建筑的对话
2
作者
吕冬
机构
广州珠江外贸建筑设计院
出处
《南方建筑》
2006年第6期18-19,共2页
文摘
在文化转型时期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建筑在西方建筑观念的冲击下,如何从中国本身的历史和外来文化所交织的迷惘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创造出的中国现代建筑。
关键词
文化转型时期
认同
否定
现代建筑
包容
分类号
TU-80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型时期的意义探寻——关于鲁迅和乔伊斯的跨文化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健
严晓蔚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跨
文化
比较
意义
乔伊斯
文化转型时期
鲁迅
探寻
现代主义
19世纪末
非理性主义
《恶之花》
《变形记》
精神层面
西方社会
文化
思潮
波德莱尔
《荒原》
心理情绪
社会变革
价值体系
终极关怀
儒家
文化
西方人
艾略特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代价沉思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钢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3,共3页
文摘
代价问题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刊本期特组织几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角度就代价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对学界更深入地解决这一问题有所裨益。邱耕田等基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了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的内涵、发展与代价的数量关系、发展与代价关系的历史演变性、发展收益与发展代价的逆向互动性等问题,并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当然的总体方略;李钢提出,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动荡的转型过程中。然而,由于主要的两种转型路向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态度,要么全盘西化,要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没有实现转型的历史任务,反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反思这一百多年来的文化转型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创造出适应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化;施惠玲从现代性的维度审视了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的代价问题,把代价看做现代性的危机与困境,并力图阐析全球化、现代性与代价之间复杂交织的关系;王林平提出,马克思的代价概念不仅是价值哲学层次上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奠基于现代性基础上的关系范畴。
关键词
中国传统
文化
文化转型时期
沉思
文化
现象
外来
文化
近代以来
文化
转变
精神生活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被引量:
3
5
作者
周建超
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研究>(0 1SJB810 0 0 1)最终成果之一
文摘
中国国民性改造始终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关注的重大课题。陈独秀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 ,中国要成为现代民主国家 ,就必须首先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以唤醒国民。为此 ,他从近代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全面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国民性的种种弊端及其生成原因 ,深刻阐述了重塑新国民的迫切性、目标模式以及具体途径 ,为推进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陈独秀的这一思想 ,集中反映了“五四”时期一代知识精英在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思维焦点 ,表达了整个中华民族渴望摆脱困境和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奠定了陈氏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
关键词
“五四”
时期
陈独秀
改造国民性思想
民族精神
国民素质
改造途径
文化转型时期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词在文化转型时期的确立
栾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化转型时期中西建筑的对话
吕冬
《南方建筑》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转型时期的意义探寻——关于鲁迅和乔伊斯的跨文化比较
黄健
严晓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代价沉思
李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周建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